一种多变流程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1792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变流程脱硫装置,包括并联连接在原料气进口和产品气出口之间的第一脱硫塔、第二脱硫塔、第三脱硫塔和第四脱硫塔,原料气进口和产品气出口之间还通过带阀门的管道直接连接,第一脱硫塔、第二脱硫塔、第三脱硫塔和第四脱硫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都设有阀门,第一脱硫塔的出气口还通过带阀门的管道分别与第二脱硫塔、第三脱硫塔和第四脱硫塔的进气口连接,第三脱硫塔的出气口还通过带阀门的管道分别与第一脱硫塔、第二脱硫塔、第四脱硫塔的进气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至少两台脱硫塔串并联切换运行,亦可单台运行,脱硫塔台数可根据处理量的需要相应增加,能将生物质原料气化产生的气体中有机硫有效脱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属于生物质原料气化的气体净化及分离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变流程脱硫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质原料作为一种可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可再生资源具有广阔的研究价值,而将其进行快速热解制备粗合成气然后通过气体净化变换及费托合成转变成生物油是目前能源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生物质原料的多样性及成分的复杂性,导致生物质气化后的气化气成分也相对复杂,特别是有机硫含量波动较大,而将气化气转化为生物油的费托合成工艺对硫含量要求较高,气化气中的硫极易使合成装置的催化剂中毒,脱硫装置就需要适应气化气中硫含量的波动变化,使经过脱硫装置处理后的气化气达到合成装置的进料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生物质原料的供应及储备方面不是特别稳定,导致生物质气化后的气化气产量波动范围也较大,脱硫装置也需要适应气体处理量的波动。硫含量波动范围较大的情况下,脱硫塔极易被击穿,导致脱硫剂利用率大大下降,造成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将生物质原料气化产生的气体中有机硫有效脱除的多变流程脱硫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多变流程脱硫装置,包括并联连接在原料气进口和产品气出口之间的第一脱硫塔、第二脱硫塔、第三脱硫塔和第四脱硫塔,所述原料气进口和产品气出口之间还通过带阀门的管道直接连接,第一脱硫塔、第二脱硫塔、第三脱硫塔和第四脱硫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都设有阀门,所述第一脱硫塔的出气口还通过带阀门的管道分别与第二脱硫塔、第三脱硫塔和第四脱硫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三脱硫塔的出气口还通过带阀门的管道分别与第一脱硫塔、第二脱硫塔、第四脱硫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脱硫塔、第二脱硫塔、第三脱硫塔和第四脱硫塔的进气口位于顶部,出气口位于底部。上述方案中,所述原料气进口和产品气出口设有流量计。上述方案中,所述原料气进口和产品气出口设有气体在线分析仪。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脱硫塔、第二脱硫塔、第三脱硫塔和第四脱硫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都设有手动采样点。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脱硫塔、第二脱硫塔、第三脱硫塔和第四脱硫塔为撬装结构。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并联连接在原料气进口和产品气出口之间的第五脱硫塔和第六脱硫塔,所述第三脱硫塔的出气口通过带阀门的管道分别与第四脱硫塔、第五脱硫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五脱硫塔的出气口通过带阀门的管道分别与第一脱硫塔、第二脱硫塔、第六脱硫塔的进气口连接。实施本技术的多变流程脱硫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经变换处理后的气化气进脱硫塔采用上进下出的方式经过脱硫塔,相对于下进上出的脱硫方式可有效避免脱硫塔内部出现沟流,偏流,冲塔等现象,提高脱硫效率及脱硫剂的利用率,也不易发生脱硫剂被水浸泡的现象。2、本技术可实现至少两台脱硫塔串并联切换运行,亦可单台运行,脱硫塔台数可根据处理量的需要相应增加。3、本技术采用气体硫含量在线分析仪和流量计对脱硫装置进口原料气以及出口产品气进行分析,根据实时分析结果及时作出流程配置方案,操作相应阀门实现对应的工艺流程。4、本技术每台脱硫塔进出口管道上都设置有气体采样点,运行过程中按照设定好的采样周期对每台正在运行的脱硫塔进出口硫含量进行采样分析,及时判断出脱硫塔脱硫能力,以便确定是否需要更换处理。5、本技术的脱硫塔可以是撬装结构,当脱硫塔硫容达到饱和或脱硫塔被击穿时,直接将脱硫塔吊装托运至指定的脱硫塔换剂地点对脱硫剂进行更换,废催化剂集中回收处理,也可现场就地对脱硫塔进行脱硫剂的更换装填。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多变流程脱硫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多变流程脱硫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第一脱硫塔1、第二脱硫塔2、第三脱硫塔3、第四脱硫塔4、第五脱硫塔34、第六脱硫塔35、阀门5~21、流量计22、气体在线分析仪23、流量计24、气体在线分析仪25、手动采样点26~33、脱硫塔34、脱硫塔35、阀门36~43、手动采样点44~4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原料气进入脱硫装置,经气体在线分析仪23分析后,确定硫含量达标的情况下,可不进入脱硫塔,在无需脱硫塔时,打开阀门21,其他阀门关闭,进脱硫装置的原料气直接经连接阀门21的管道进入脱硫装置产品气管道进入下游的合成装置。实施例2如图1所示,原料气进入脱硫装置,经流量计22测定流量及气体在线分析仪23分析后,如流量较大(根据脱硫塔最大允许空速确定需要的脱硫塔台数),而硫含量又较低时(根据脱硫塔脱硫能力及原料气的硫含量情况确定所需脱硫塔级数),可选择多台脱硫塔并联投用,假定本实例最少需要2台脱硫塔并联投用,所需脱硫塔级数为一级则具体操作如下:打开阀门5、6、9、10,其他阀门关闭,即可实现第一脱硫塔1和第二脱硫塔2并联投用,运行期间对投用的每台脱硫塔进出口采样点进行气体采样,并对气体硫含量进行分析,如分析结果为脱硫塔硫容达到饱和,则切出该塔并对塔内脱硫剂进行更换备用。假定本实施例中脱硫塔1硫容最先达到饱和,可打开阀门7和阀门11切入第三脱硫塔3,同时关闭第一脱硫塔1的进口阀门5和出口阀门9,将第一脱硫塔1切出,就地更换脱硫剂备用。如脱硫塔为撬装,可将撬装脱硫塔吊装托运至脱硫剂统一更换地点进行更换,旧的脱硫剂统一回收处理,脱硫塔装填好新的脱硫剂后运回原厂进行安装等待再次投入使用。脱硫塔的切换依次类推,脱硫塔的切换按照脱硫塔的编号依次后推,为串联切换时做好准备,尽量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当切换至最后一台脱硫塔后还需要继续进行切换时,返回切入第一脱硫塔1与第四脱硫塔4并联投用。当脱硫塔多于4台时也依此类推。实施例3如图1所示,原料气进入脱硫装置,经流量计22测定流量及气体在线分析仪23分析后,如流量较小(根据脱硫塔最大允许空速确定需要的脱硫塔台数),而硫含量又较高时(根据脱硫塔脱硫能力及原料气的硫含量情况确定所需脱硫塔级数),可选择多台脱硫塔串联投用,假定本实例最少需要3台脱硫塔串联投用,则所需脱硫塔为三级,本实施例中第一脱硫塔1为一级脱硫塔,第二脱硫塔2为二级脱硫塔,第三脱硫塔3为三级脱硫塔,实现三级串联投用具体操作如下:打开阀门5、15、19、11,其他阀门关闭即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变流程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连接在原料气进口和产品气出口之间的第一脱硫塔、第二脱硫塔、第三脱硫塔和第四脱硫塔,所述原料气进口和产品气出口之间还通过带阀门的管道直接连接,第一脱硫塔、第二脱硫塔、第三脱硫塔和第四脱硫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都设有阀门,所述第一脱硫塔的出气口还通过带阀门的管道分别与第二脱硫塔、第三脱硫塔和第四脱硫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三脱硫塔的出气口还通过带阀门的管道分别与第一脱硫塔、第二脱硫塔、第四脱硫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脱硫塔、第二脱硫塔、第三脱硫塔和第四脱硫塔的进气口位于顶部,出气口位于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变流程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连接在原料气进口和
产品气出口之间的第一脱硫塔、第二脱硫塔、第三脱硫塔和第四脱硫塔,所述
原料气进口和产品气出口之间还通过带阀门的管道直接连接,第一脱硫塔、第
二脱硫塔、第三脱硫塔和第四脱硫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都设有阀门,所述第一
脱硫塔的出气口还通过带阀门的管道分别与第二脱硫塔、第三脱硫塔和第四脱
硫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三脱硫塔的出气口还通过带阀门的管道分别与第一
脱硫塔、第二脱硫塔、第四脱硫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脱硫塔、第二脱硫
塔、第三脱硫塔和第四脱硫塔的进气口位于顶部,出气口位于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变流程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气
进口和产品气出口设有流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满意金家琪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