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床多功能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502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床多功能反应器,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所述反应器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内部为第一反应区,所述内壳体外壁与所述外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一反应区和所述第二反应区低端连通;在所述第一反应区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至少两个反应床层,在所述第二反应区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至少三个反应床层;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待净化气体进口,与待净化气体进口密封连接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贯通所述外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外壳体外部;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净化气体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组合床多功能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且节省空间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床多功能反应器,特别涉及一种焦炉煤气净化的组合床多功能反应器,属于化工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气体净化处理过程中,为了达到较好的净化效果,在对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深度净化处理时,往往需要采用多个净化设备串联的方式实现初级、深度的多级净化。例如,在对煤气化产生的煤气进行脱硫处理时,常采用多级串联的方式对煤气中的硫化氢进行深度净化。中国专利文献CN1068356A就公开了一种高温煤气二步脱硫法,包括采用填充初级脱硫剂的脱硫装置和填充精细脱硫剂的精细脱硫装置,在650°C、反应空速2000hr-l状态下,对高温煤气进行二步脱硫,经二步脱硫后的高温煤气中硫化氢浓度<lppm。上述技术中,通过采用初级脱硫装置和精细脱硫装置串联的方式,首先利用初级脱硫装置对煤气进行粗脱硫处理,然后再利用精细脱硫装置对粗煤气进行精脱硫,使得高温煤气中硫化氢浓度降到Ippm以下,达到精脱硫的目的。但是,上述技术中,由于采用多个装置串联的方式对煤气进行精脱硫,而多个装置串联的方式一方面会加大设备成本,而且不同装置之间的操作平稳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多个装置串联也需要很大的占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床多功能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壳体(1)和外壳体(2),所述内壳体(1)的内部为第一反应区,所述内壳体(1)的外壁与所述外壳体(2)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一反应区和所述第二反应区低端连通;在所述第一反应区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至少两个反应床层,在所述第二反应区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至少三个反应床层;所述内壳体(1)上设置有待净化气体进口(3),与待净化气体进口(3)密封连接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贯通所述外壳体(2)并延伸至所述外壳体外部;所述外壳体(2)上设置有净化气体出口(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床多功能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壳体(I)和外壳体(2),所述内壳体(I)的内部为第一反应区,所述内壳体(I)的外壁与所述外壳体(2)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一反应区和所述第二反应区低端连通; 在所述第一反应区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至少两个反应床层,在所述第二反应区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至少三个反应床层; 所述内壳体(I)上设置有待净化气体进口( 3 ),与待净化气体进口( 3 )密封连接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贯通所述外壳体(2)并延伸至所述外壳体外部; 所述外壳体(2)上设置有净化气体出口(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床多功能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I)的顶部向上延伸贯穿所述外壳体的顶端设置,且所述内壳体(I)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之赖周平曹子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聚创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三聚能源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