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破碎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786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22:08
一种多功能破碎头,包括斗(1)、斗(1)上部的动力仓、动力仓下部的锤板(19)以及通过钎杆(2)安装在锤板(19)下方的钎头(3),动力仓包括中部的油缸(15)以及两侧的气缸(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15)的活塞杆(16)为管状结构,活塞杆(16)上设有快速回油阀;所述的活塞杆(16)下端与锤板(19)固定连接,活塞杆(16)内和锤板(19)内设有推动快速回油阀打开和关闭的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破碎头冲击力大,能量利用率高,使钎头能够实现每分钟180次的往复运动,工作效率高;还能用作挖斗,对破碎后的硬层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破碎头,属于掘进机机头设备的设计与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的破碎头。
技术介绍
在进行土石方工程、各种矿业的开采、隧道开挖、寒冷地区冻土层开挖等工作之前,必须要解决硬层的问题。使用传统的炸药爆破,必须经过建立炸药库、开路、钻孔、布药、点炮前停工、疏散人员、布置警戒线等一系列工作后才能爆破,炸不碎的还要解炮一系列的工艺才能装车。这样的生产操作生产效率不高,并且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冲击力大、能量利用率高、工作效率高的多功能破碎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多功能破碎头,包括斗、斗上部的动力仓、动力仓下部的锤板以及通过钎杆安装在锤板下方的钎头,动力仓包括中部的油缸以及两侧的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的活塞杆为管状结构,活塞杆上设有快速回油阀;所述的活塞杆下端与锤板固定连接,活塞杆内和锤板内设有推动快速回油阀打开和关闭的控制机构。优选的,所述的快速回油阀包括活塞杆内的回油口、活塞杆上的分油孔以及活塞杆内的阀杆,油缸的活塞套在活塞杆外,将活塞杆分为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回油口设在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之间,分油孔分别设在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靠近回油口的一端,阀杆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下活塞杆内。优选的,所述的油缸顶部设有调节活塞杆行程的行程调节杆。优选的,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上活塞杆内的推杆以及安装在锤板中部的弹性部件,锤板中部设有安装孔,弹性部件安装在安装孔内,推动阀杆将回油口关闭,推杆推动阀杆将回油口打开。优选的,所述的弹性部件为气弹簧。优选的,所述的气缸顶端均开有压力平衡接口,两个气缸的压力平衡接口通过耐压管道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的气缸的气缸活塞下端通过顶杆与锤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斗下部设有破土板,破土板上开有竖向的通孔,钎杆上端固定在锤板上,下端穿过通孔与钎头铰接。优选的,所述的钎杆和破土板之间设有减震弹簧。优选的,所述的斗由合金钢浇铸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多功能破碎头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多功能破碎头油缸的活塞杆内安装有快速回油阀,能够使油缸内活塞下部腔体内的液压油快速流到上部腔体,解决了油缸内的液压油排放不及时削弱气缸产生的冲击力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增大了破碎头产生的冲击力,提高了破碎头的工作效率;控制机构使快速回油阀随着活塞杆的上下运动自动关闭与开启,使钎头能够实现每分钟180次的往复运动。2、油缸顶部设有行程调节杆,能够调节油缸的活塞杆的行程,从而调整气缸产生的冲击力的大小。3、气缸顶端的压力平衡接口通过耐压管道相连通,使每个气缸内的压力相等,产生的冲击力相等,避免了破碎头工作时发生偏移,提高了工作精度。4、气缸活塞通过顶杆与锤板相连接,使气缸活塞和油缸的活塞杆同步运动,保证了钎头每次往复运动产生的冲击力相同,提高了破碎头工作的稳定性。5、钎杆穿过破土板上的通孔与钎头铰接,使气缸产生的冲击力能够全部沿着钎杆传递到钎头上,避免了钎杆与气缸活塞的轴线不平行造成能量损失。6、钎杆和破土板直接设有减震弹簧,既能避免破碎头工作时产生较大的震动,又能在锤板上升时压缩,增加钎头的冲击力。附图说明图1为多功能破碎头的左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斗  2、钎杆  3、钎头  4、行程调节杆  5、顶杆  6、进油口  7、气缸活塞  8、气缸  9、气缸顶盖  10、充气气咀  11、压力平衡接口  12、出油口  13、推杆  14、活塞  15、油缸  16、活塞杆  17、阀杆  18、气弹簧  19、锤板  20、破土板  21、压套  22、回油口  23、分油孔。具体实施方式图1~2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多功能破碎头,包括斗1、斗1上部的动力仓、动力仓下部的锤板19以及通过钎杆2安装在锤板19下方的钎头3,动力仓包括中部的油缸15以及两侧的气缸8。油缸15的活塞杆16为管状结构,活塞杆16上设有快速回油阀。活塞杆16下端与锤板19固定连接,活塞杆16内和锤板19内设有推动快速回油阀打开和关闭的控制机构。快速回油阀能够使油缸15内活塞下部腔体内的液压油快速流到上部腔体,解决了油缸15内的液压油排放不及时削弱气缸8产生的冲击力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增大了破碎头产生的冲击力,提高了破碎头的工作效率;控制机构使快速回油阀随着活塞杆16的上下运动自动关闭与开启,使钎头3能够实现每分钟180次的往复运动。具体的:如图1~2所示:多功能破碎头的斗1为前部和下部敞口的壳体,斗1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在掘进机或挖掘机臂上的耳环。斗1由合金钢浇铸而成。斗1既作为多功能破碎头的安装总成,又能用作挖斗,清理破碎后的硬层。斗1的上部为动力仓,动力仓包括中部的油缸15和两侧的气缸8,油缸15和气缸8均竖直固定在斗1上。油缸15主要作用是带动锤板19向上运动并压缩气缸8内的气体;气缸8的作用是产生冲击力。油缸15的活塞杆16为管状,活塞杆16上设有快速回油阀,快速回油阀能够使油缸15内活塞下部腔体内的液压油快速流到上部腔体,解决了油缸15内的液压油排放不及时削弱气缸8产生的冲击力的问题。活塞杆16下端与锤板19采用钢珠连接固定,活塞杆16内和锤板19内设有推动快速回油阀打开和关闭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使快速回油阀随着活塞杆16的上下运动自动关闭与开启,使钎头3能够实现每分钟180次的往复运动。快速回油阀包括活塞杆16内的回油口22、活塞杆16上的分油孔23以及安装在活塞杆16内的阀杆17。油缸15的活塞14套在活塞杆16外,将活塞杆16分为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回油口22位于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之间,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在靠近回油口22的一端分别均匀开有多个沿直径方向的分油孔23;油缸15内活塞14下腔内的液压油依次流经下活塞杆上的分油孔23、回油口22和上活塞杆上的分油孔23后快速流入活塞14上部腔体内,解决了油缸15内的液压油排放不及时削弱气缸8产生的冲击力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能量利用率。阀杆17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下活塞杆内,阀杆17主要用于控制回油口22的打开与关闭。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上活塞杆内的推杆13以及安装在锤板19中部的弹性部件。推杆13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上活塞杆内腔内,推杆13上端伸出,在活塞杆16向上运动到行程上止点时,推杆13推动阀杆17将回油口22打开。锤板19中部开有安装孔,弹性部件安装在安装孔内,当活塞杆16从行程下止点向行程上止点运动时,弹性部件推动阀杆17将回油口22封闭,使活塞杆16带动锤板19向上运动,将锤板19抬起并压缩气缸8内的气体。弹性部件为气弹簧18。弹性部件还可以是螺旋弹簧。油缸15顶端设有调节活塞杆16行程的行程调节杆4,行程调节杆4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油缸15上,行程调节杆4的作用是调节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破碎头,包括斗(1)、斗(1)上部的动力仓、动力仓下部的锤板(19)以及通过钎杆(2)安装在锤板(19)下方的钎头(3),动力仓包括中部的油缸(15)以及两侧的气缸(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15)的活塞杆(16)为管状结构,活塞杆(16)上设有快速回油阀;所述的活塞杆(16)下端与锤板(19)固定连接,活塞杆(16)内和锤板(19)内设有推动快速回油阀打开和关闭的控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破碎头,包括斗(1)、斗(1)上部的动力仓、动力仓下部的锤板(19)以及通过钎杆(2)安装在锤板(19)下方的钎头(3),动力仓包括中部的油缸(15)以及两侧的气缸(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15)的活塞杆(16)为管状结构,活塞杆(16)上设有快速回油阀;所述的活塞杆(16)下端与锤板(19)固定连接,活塞杆(16)内和锤板(19)内设有推动快速回油阀打开和关闭的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破碎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速回油阀包括活塞杆(16)内的回油口(22)、活塞杆(16)上的分油孔(23)以及活塞杆(16)内的阀杆(17),油缸(15)的活塞(14)套在活塞杆(16)外,将活塞杆(16)分为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回油口(22)设在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之间,分油孔(23)分别设在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靠近回油口(22)的一端,阀杆(17)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下活塞杆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破碎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15)顶部设有调节活塞杆(16)行程的行程调节杆(4)。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破碎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强翟耐泉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海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