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辉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金属蜂窝网的多功能防霾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3087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9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金属蜂窝网的多功能防霾窗;其中:包括窗框、纱窗网子、静电发生器及主控电路;所述的窗框由绝缘内框和外框组成,所述绝缘内框用来撑开所述的纱窗网子,所述外框用于与纱窗推合导轨结合;所述纱窗网子由三面网子组成,依次排列为带毛须导电纱网、蓄静电网及绝缘纱网;所述带毛须导电纱网与所述静电发生器的负静电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节能、防霾效果好、透气性极佳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雾霾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金属蜂窝网的多功能防霾窗
技术介绍
中国的雾霾是一场持久的环保战役,这是人类破坏了自然平衡后的恶果,在这场战役中,没有一个人能够逃避,因为雾霾这个敌人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完全消灭雾霾,需要的是社会经济进步与自然和谐之道。这对任何一个雾霾已经发生的国家来説,不是几年可以,但是这个国家的人们要生存,我们只能是通过一些小面积防霾的产品来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保护我们的健康。为了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除霾,目前出现了多种防雾霾窗户,能够对源源不断进入到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除霾,使得进入室内的空气为净化后的空气,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防雾霾窗户通常为滤网或者玻璃和滤网相结合而组成的一个窗扇,防霾的效果并不尽人意,通风效果差;而目前比较突出的技术如下两种:清华大学研究的“核孔膜”纱窗,是一种在特殊的塑料膜上,用特殊工艺刺穿上几十万个微米级微孔,使得空气可以透入,而尘霾无法穿过的纱窗膜。虽然号称可以达到98%以上的防霾率,但是因为尘霾过多,会存在堵孔等问题,更因为没能量产还是实验室产品;此外核孔膜在无压力情况下,透气率是极低的,并不太符合老百姓日常通风透气使用目的。德国Trittec公司制作的5plus dust evo静电防微尘窗纱(防雾霾窗纱),它是通过空气摩擦纱网纤维线,而产生或者强化网上自带的静电作用,减少微尘颗粒物的通过。这种防微尘的效果基于一种由trittec开发并申请了专利的双组分技术,在丝线外表固溶了一层不溶于水、耐气候的特殊覆盖膜。这种纤维线超细,而且抗拉伸,提供了最佳的透光、透气性能。虽然德国Trittec公司制作的防霾窗有较好的透光与透气性能,但是由于其静电场力较弱,无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真正有效隔离雾霾。我们通过将Trittec公司的5plus dust evo防微尘窗纱置于点燃的香烟头上方,清晰可见香烟依旧从纱网中飘出。专利技术人另有研制出“一种基于导静电纱网的隔霾窗”专利产品,具有极佳的隔霾与斥霾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另一种纱窗架构,通过金属蜂窝网网孔有一定厚度的特点,在金属蜂窝网不接地的情况下,通过蜂窝网孔,实现了静电蓄能,使尘霾更彻底的隔离在了窗户之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专利技术人在研制出“一种基于导静电纱网的隔霾窗”后,通过进一步研制,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更强效使用静电场隔霾的纱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霾效果强效,透气、透光率不受太大影响的基于金属蜂窝网的多功能防霾窗。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蓄静电网的多功能防霾窗;其中:包括窗框、纱窗网子及负静电包;所述的窗框安装有纱窗网子,所述纱窗网子由三面网子组成,依次排列为带毛须导电纱网、蓄静电网及绝缘纱网;所述带毛须导电纱网与所述负静电包的负静电极连接且毛须的尖端方向至少有一面指向蓄静电网方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主控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一端与所述的负静电包连接,另一端与市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窗框由绝缘内框和外框组成,所述绝缘内框用来撑开所述的纱窗网子,所述外框用于与防霾窗推合导轨结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蓄静电网为金属蜂窝网;所述金属蜂窝网由若干个蜂窝小洞组成,所述蜂窝小洞的大小为3~10mm,所述金属蜂窝网的厚度为3~10mm且与带毛须导电纱网间距为1~5C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金属蜂窝网的蜂窝小洞为六角菱形、多角形或圆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带毛须导电纱网工艺流程如下:1)首先,带毛须导电纱网的纱线的线径为0.1~2mm的普通纱线,所述普通纱线为单丝或者多丝混纱;2)将一根纱线以“8”字型打结缠绕编织在另一根纱线上,然后切断“8”字的头部形成毛须,定型;所述“8”字型编织宽度为1~5mm;3)将第2)步做好的纱线,编织成纱网,纱网的网孔尺寸为是1~5mm;4)将第3)步做好的纱网采用真空氩气溅镀工艺,采用铜、金、铁、铝或银为靶材来进行溅镀;所述的溅镀要求为:金属离子在纱网上分布均匀,方阻不高于50Ω/□,溅镀后形成带毛须导电纱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控电路上设有环境监测模块、WIFI模块及液晶显示屏;所述的环境监测模块设有若干监测房间里的PM2.5/PM10/温度/湿度/甲醛/一氧化碳的传感器;所述液晶屏模块有显示驱霾窗监测的环境指数的窗口,多功能防霾窗的开与关的提示灯及负静电包寿命的窗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导电纱网与金属蜂窝网相结合,即保证了防霾窗的透气率,也实现了加强静电隔霾的效果;2、采用毛须面的静电释放的尖端放电原理进行斥霾,隔霾或斥霾效果更好,且不影响隔霾窗的透气率;3、采用金属蜂窝网结构实现蓄静电功能,因为金属蜂窝网没有接地,负静电消散得慢,静电不能及时释放从而不断堆积,使金属蜂窝网带满感应电荷,形成了一个加强的负静电场域,从而形成强静电隔霾域,达到加强负静电场势的效果,更加的节能省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二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带毛须导电纱线的工艺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带毛须导电纱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工作原理流程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四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双面带毛须导电纱线生产工艺流程。具体实施方式由于大自然中雾霾的正电颗粒在高层平流层之上,下面带负电,而地球表面释放负电荷;人们排放的污染物颗粒带正电荷,这些正电荷离子与地表释放的负电荷结合,使得大气丧失浮力,雾霾不能飘浮在大气层中,也不能接地消失。所以我们生活中的雾霾是负电荷或者不带电颗粒;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的防霾窗针对不带电颗粒及带负电颗粒的工作原理如下:1、首先通过适配器插头连接12~220V电源,此时防霾窗,可通过两种方式开启,第一种直接通过强制开关开启防霾窗的斥霾或隔霾功能,第二种通过环境监测模块中的传感器检测到尘霾颗粒超标后,通过主控电路开启隔霾窗的斥霾或隔霾功能;或者通过wifi模块通知用户后,用户通过手机APP开启防霾窗。2、本专利技术针对不带电的雾霾颗粒,不带电的雾霾颗粒接近防霾窗产生的静电场内,即刻因带毛须的导电纱网的尖端放电效应,带上负电荷,被排斥出窗外,在就近的地面吸被收,不会再扬起进入室内,从而达到隔霾的效果。室内的悬浮颗粒10会被金属蜂窝网不断同化,带上负电,然后被室内地面或窗框吸收,每隔半个月使用毛刷清洁一下防霾窗绝缘纱网即可,非常方便。3、本专利技术针对带负电的雾霾颗粒,当室外的带负电的雾霾12靠防霾窗时,由于带毛须导电纱网与大地产的负静电场11与带负电的雾霾产生负负相斥的作用而将雾霾颗粒斥走,如果在外力的作用下,譬如大风等自然状况,带负电的雾霾颗粒穿过带毛须的导电纱网,则此时雾霾颗粒进入了带毛须的导电纱网及金属蜂窝网产生的强负静电场,从而被斥走,达到防霾功能;由于金属蜂窝网有蓄静电功能,能比传统的静电纱窗节能30%以上。4、本专利技术的纱网网子及蓄静电网的网孔比较大,而随着孔径的增大风阻变小,透气率能大于60%,最高能达到95%,透气效果极佳。现结合附图2至9说明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金属蜂窝网的多功能防霾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蓄静电网的多功能防霾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纱窗网子及负静电包;所述的窗框安装有纱窗网子,所述纱窗网子由三面网子组成,依次排列为带毛须导电纱网、蓄静电网及绝缘纱网;所述带毛须导电纱网与所述负静电包的负静电极连接且毛须的尖端方向至少有一面指向蓄静电网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蓄静电网的多功能防霾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纱窗网子及负静电包;所述的窗框安装有纱窗网子,所述纱窗网子由三面网子组成,依次排列为带毛须导电纱网、蓄静电网及绝缘纱网;所述带毛须导电纱网与所述负静电包的负静电极连接且毛须的尖端方向至少有一面指向蓄静电网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蜂窝网的多功能防霾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一端与所述的负静电包连接,另一端与市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蜂窝网的多功能防霾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框由绝缘内框和外框组成,所述绝缘内框用来撑开所述的纱窗网子,所述外框用于与防霾窗推合导轨结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蜂窝网的多功能防霾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静电网为金属蜂窝网;所述金属蜂窝网由若干个蜂窝小洞组成,所述蜂窝小洞的大小为3~10mm,所述金属蜂窝网的厚度为3~10mm且与带毛须导电纱网间距为1~5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蜂窝网的多功能防霾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蜂窝网的蜂窝小洞为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辉
申请(专利权)人:邵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