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园深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0618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园深耕机,属于农林机械技术领域。该机包括前轮驱动的手扶行走机,所述行走机的后端装有独轮导向限深机构,所述行走机的中部上方装有下端铰支于转位中心的前伸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上端装有支撑于轴承座的曲柄,所述行走机的中部下方(即变速箱一输出轴端位置)铰支摇杆的内端,所述摇杆内端的铰支点位于所述曲柄旋转中心的后下方,所述曲柄的旋转中心与安装在转位中心的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曲柄的外端与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所述摇杆的外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前侧安装含朝下延伸锄齿的撬翻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上述相互关联的一系列结构改变,可以妥善解决丘陵山区陡坡茶园无机耕道造成机械深耕作业难且翻耕深度不达标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田间深翻作业机械,尤其是一种小型茶园深耕机,属于农林机械

技术介绍
茶场的茶行间土壤由于春、夏、秋各季都被采茶人频繁践踏,因此极易板结,通透性变差,土壤蓄肥、水功能下降,茶树根系生长发育受阻而易老化。必须经过深耕才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减轻土壤的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蓄水量;同时,加深和熟化耕作层,加速下层土壤风化分解,将水不溶性养分转化为可溶性养分;有利根系生长发育。此夕卜,深耕可以清除杂草,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茶树越冬病虫基数,有利茶树秋冬季生长,为下一年春茶增产优质积累更多养分。据申请人了解,茶园深耕需要在空间狭小的茶行间进行,尤其适用于土壤板结严重的疏植、丛栽、老龄茶园,通常有如下要求:1)深耕深度为行间深约20?30厘米且靠近茶树根部二侧浅约为10?15厘米最好,这样可减少根系损伤;2)茶园深耕后土垡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于碎小,必须是有利于茶树根系生长发育的适度大小。长期以来,茶园通过人工用铁耙挖掘,劳动强度大,功效低,特别是当需要在高茶树封行的茶园中进行时,更难工作,并且人工深耕的深度很难保证在20?30厘米,耕后土垡的形状和大小不统一,难以满足上述茶园深耕的要求。目前我国茶园可分为平坡茶园、缓坡茶园和丘陵陡坡茶园,针对缓坡和平坡茶园,已研制出低地隙茶园深耕机和高地隙跨行茶园深耕机(详见申请号为201320230923.7、201320002031.1,200820238191.5的中国专利文献)。然而,现有茶园深耕机不仅锄耕装置完全后置于行走动力机之后,臃长庞大、难以灵活掌控,不适合丘陵陡坡采用,而且其限深装置紧邻锄耕装置,不仅更加大了整机的长度,使其结构更显拖拉,而且深度调节收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局限,通过结构改变,提出一种适用于丘陵陡坡茶园的小型深耕机,从而解决目前丘陵山区陡坡茶园无机耕道造成机械深耕作业难且翻耕深度不达标的难题,保证丘陵山区茶树高效生长,提高茶鲜叶产量和质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申请人经过打破常规结构的大胆创新,提出的本技术茶园深耕机基本结构为:包括前轮驱动的手扶行走机,所述行走机的后端装有独轮导向限深机构,所述行走机的中部上方装有下端铰支于转位中心的前伸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上端装有支撑于轴承座的曲柄,所述行走机的中部下方铰支摇杆的内端,所述摇杆内端的铰支点位于所述曲柄旋转中心的后下方,所述曲柄的旋转中心与安装在转位中心的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曲柄的外端与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所述摇杆的外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前侧安装含朝下延伸锄齿的撬翻装置。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整机结构发生了以下实质性的改变:I)完成深耕操作的撬翻装置主要部分位于行走机之上,前伸长度十分有限,而限深装置成为行走机的一部分,因此结构十分紧凑,最大限度缩短了整机长度,使本技术的小型茶园深耕机操作非常灵便,耕深调节范围加大,十分适于丘陵陡坡茶园使用,在无机耕道时也能达到所需的翻耕深度;2)完成耕作的撬翻装置位于行走机前而不是之后,深耕操作打破常规,以退行方式实现;3)撬翻装置与限深装置位于行走机的一前一后,改变了原先同位于后端结构,形成调节灵便的杠杆式限深调节,并且有利于加大耕作深度;4)限深装置与支撑行走机的后置导向轮有机结合,简化了结构;由此可见,本技术采取上述相互关联的一系列结构改变,可以妥善解决丘陵山区陡坡茶园无机耕道造成机械深耕作业难且翻耕深度不达标的难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的撬翻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投影图。图5是图1中的导向限深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的导向限深机构剖视图。图7是图1中的锄齿运动轨迹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小型茶园深耕机基本结构如图1、2所示(参见其它附图),包括前轮I驱动作为行走机12的手扶拖拉机,该机配有常规的发动机、传动及操控机构,借助扶手和档位手柄掌控。行走机12的后端装有独轮导向限深机构2。行走机前轮I和导向限深机构2之间的机架中部上方装有下端铰支于转位中心C的前伸支撑臂3,该支撑臂3的上端装有支撑于轴承座6以其中心O为旋转中心的曲柄4。行走机的中部下方(变速箱一输出轴端位置)以O’铰支摇杆5的内端,且摇杆5内端的铰支点位于曲柄4旋转中心的后下方。曲柄4的旋转中心O与安装在转位中心C的主动链轮7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曲柄4的外端与连杆8的上端铰接,该连杆8的下端与摇杆5的外端铰接,从而构成曲柄摇杆机构。连杆8的前侧安装含朝下延伸锄齿9-1的撬翻装置9。此外,行走机12的机架中部上方还装有可转位的锄位支撑杆11,构成曲柄旋转中心可调的曲柄摇杆机构。该锄位支撑杆11的上端支撑在曲柄4的轴承座6底部,当使其顺时针转动时,可以抬高轴承座6,从而借助曲柄摇杆机构提升撬翻装置9,将锄齿9-1抬离地面,使行走机12可以不受阻碍地前行。当通过操控,使锄位支撑杆11逆时针转动时,轴承座6降低并定位,撬翻装置9的锄齿9-1降低,达到可以进行深耕的工作位置,显然锄位支撑杆11对调节耕深具有辅助作用。行走机12最前侧的机架上固定有位于撬翻装置9前上方的挡泥板10。撬翻装置9的具体结构如图3、4所示,曲柄4由一对分别支撑在两侧轴承座6的曲拐构成,其中一个曲拐的转轴与从动链轮7’同轴固连。两曲拐的外端通过同一销轴与一对连杆8的上端铰套8-1铰接,两连杆8之间通过开有垂向长槽的连接板9-1固连,撬翻装置9的柄部借助穿过垂向长槽的紧固件与连接板9-1固连,因此可以在安装时适当调整其高低位置。两连杆8的下端分别与一对弓形摇杆5的外端铰接,从而巧妙让开前轮I的轮轴,使整个机构在行走机上的结构十分紧凑。撬翻装置9柄体的下端插装齿尖朝下的三叉働齿9-1 ο独轮导向限深机构2的具体结构如图5、6所示,含有通过下端平面轴承安置在行走机12后端具有内螺纹的垂向套筒2-2,该套筒2-2中插装与之通过丝杆段旋合的支撑杆2-4,该支撑杆2-4的下端通过叉形支架支撑转向轮2-5,支撑杆2-4的上端与伸出套筒2_2的转柄2-1固连,套筒外壁装有支紧柄2-3。松开支紧柄摇转转柄,可以调节支撑杆下端的伸出长度,从而改变转向轮的落地高低,进而以前轮为支点,借助行走机机架的杠杆作用,达到调节撬翻装置相对地面高低位置的目的,实现翻耕深度的调控。调好之后,锁紧支紧柄,使套筒和支撑杆固紧,即可操控转柄方便地实现行走机行进方向的掌控。当需要对茶园进行翻耕时,行走机倒行,发动机通过减速箱和链传动带动曲柄摇杆机构动作,从而使锄齿做图7所示翘翻运动轨迹的运动,不断插入地面,再通过翘翻运动将土壤耕翻。具体而言,当高位转至低位时,三齿锄齿先入土,当曲柄与连杆在一条直线且不重合时,锄齿入土最深,当撬翻锄齿随曲柄摇杆机构由低位转至高位过程中,锄齿将土壤向机器运动反方向翻出。之后在行走机后退过程中,移位重复运动轨迹,只要行走机的后退速度与撬翻锄齿作业频率成合适比例,即可避免漏耕或重耕现象,持续不断完成高效的翘翻深耕。试验证明,由于本实施例的小型茶园深耕机突破性的以前置退行翘翻取代了传统的前行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园深耕机,包括前轮驱动的手扶行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的后端装有独轮导向限深机构,所述行走机的中部上方装有下端铰支于转位中心的前伸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上端装有支撑于轴承座的曲柄,所述行走机的中部下方铰支摇杆的内端,所述摇杆内端的铰支点位于所述曲柄旋转中心的后下方,所述曲柄的旋转中心与安装在转位中心的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曲柄的外端与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所述摇杆的外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前侧安装含朝下延伸锄齿的撬翻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宏儒梅松丁文芹宋志禹韩余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