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高电容性能的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绿色能源储能领域。
技术介绍
二氧化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宽禁带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化学性质稳定,对生物无毒性等优点。二氧化钛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的二氧化钛纳米结构,最早由Honyer课题组通过模板法合成制得。这种管状的结构结合二氧化钛自身的特性,使得其在众多领域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得益于二氧化钛较大的能隙,能产生电势电位较高的光生电子和空穴,二氧化钛纳米管常被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光解制氢以及太阳能电池的研宄。而由于其半导体的特性使得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导电性能不足,限制了其在电化学储能器件方面的研宄。如何提升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导电性成为了当前研宄的重点。Salari等研宄了通过改变退火条件引入氧空位等方法提升了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电容性能。此外,对二氧化钛纳米管进行异原子掺杂特别是氢掺杂对改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电化学性能表现出很好的作用。石墨烯量子点是碳量子点的一种。它是准零维的纳米材料,石墨烯量子点内部电子在各方向上的运动都受到局限,所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高电容性能的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取分散好的用多环芳烃芘经过处理后得到的前驱物30‑40mL,立即放入80mL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边搅拌边加入氨水和水合肼的混合液,然后加入制备好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1.2cm×1.4cm),在185‑220oC温度下反应5‑20h,冷却到室温后,用去离子水将二氧化钛纳米管洗净,烘干,得到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珍,秦平,丁友停,李艳峰,杨成帅,潘登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