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阻燃和抗菌功能的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0941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阻燃和抗菌功能的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功能织物为织物上覆有一层以上的由聚六亚甲基胍盐渍和其上的聚磷酸盐渍组成的渍层;方法先将织物浸入0.05~5g/100g的聚六亚甲基胍盐水溶液中10~120s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20~120s后置于50~80℃下烘20~60min,得到其上渍有聚六亚甲基胍盐渍的织物,再将其浸入0.05~5g/100g的聚磷酸盐水溶液中10~120s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20~120s后置于50~80℃下烘20~60min,得到其上依次渍有聚六亚甲基胍盐渍和聚磷酸盐渍的织物,之后,对其上依次渍有聚六亚甲基胍盐渍和聚磷酸盐渍的织物重复上述步骤的过程0次以上,制得目的产物。它具有显著的阻燃效果和优异的抗菌功能,以及经久耐用的品质,可广泛地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阻燃和抗菌功能的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物及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具有阻燃和抗菌功能的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纺织品织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被广泛使用,如各种棉织物、麻织物、化纤织物,以及它们的混纺织物等。这些织物材料极易燃烧,且火焰传播速率快、不易熄灭,同时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也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此外,织物中的纤维素分子链含有大量的羟基,因而吸湿性很强,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所滋生的细菌不仅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威胁,还会通过释放酸性物质破坏纤维素的结构,引发纤维织物降解。因此,织物的阻燃和抗菌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CN101654864A于2010年2月24日公开的一种阻燃聚丙烯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该公布说明书中提及的产物为以聚丙烯无纺布为基体,在其表面覆盖由阻燃剂形成的阻燃层,其中,阻燃剂为无机磷类阻燃剂,或有机磷阻燃剂,或含氮阻燃剂,或膨胀型阻燃剂;制备方法为先将聚丙烯无纺布置于浓度为10~40%的阻燃剂水溶液中浸渍5~30min,再将其在40~65℃下烘干后收卷、包装。这种无纺布虽有着阻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阻燃和抗菌功能的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阻燃和抗菌功能的织物,包括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上覆有一层以上的渍层,所述渍层由聚六亚甲基胍盐渍和其上的聚磷酸盐渍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阻燃和抗菌功能的织物,包括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上覆有一层以上的渍层,所述渍层由聚六亚甲基胍盐渍和其上的聚磷酸盐渍组成;所述具有阻燃和抗菌功能的织物由以下方法制得,步骤1,将聚六亚甲基胍盐和聚磷酸盐分别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少1h,得到0.05~5g/100g的聚六亚甲基胍盐水溶液和0.05~5g/100g的聚磷酸盐水溶液,步骤2,先将织物浸入聚六亚甲基胍盐水溶液中10~120s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20~120s后置于50~80℃下烘20~60min,得到其上渍有聚六亚甲基胍盐渍的织物,再将其上渍有聚六亚甲基胍盐渍的织物浸入聚磷酸盐水溶液中10~120s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20~120s后置于50~80℃下烘20~60min,得到其上依次渍有聚六亚甲基胍盐渍和聚磷酸盐渍的织物,步骤3,对其上依次渍有聚六亚甲基胍盐渍和聚磷酸盐渍的织物重复步骤2的过程0次以上,制得具有阻燃和抗菌功能的织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阻燃和抗菌功能的织物,其特征是织物为棉纤维织物,或麻纤维织物,或化学纤维织物,或棉麻纤维混纺织物,或棉纤维与化学纤维混纺织物,或麻纤维与化学纤维混纺织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阻燃和抗菌功能的织物,其特征是聚六亚甲基胍盐为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磷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阻燃和抗菌功能的织物,其特征是聚磷酸盐为聚磷酸钠、聚磷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阻燃和抗菌功能的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浸渍法,其特征在于完成步骤如下:步骤1,将聚六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飞张献丁欣陈小璇陈召包超田兴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