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阻燃性的纱线/织物/服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7613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8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名称是提供阻燃性的纱线/织物/服装,包含如下质量比例的三种纤维,百分比以如下三种纤维质量之和为基准:变性聚丙烯腈:20%~80%;纤维素:10%~50%;聚酰亚胺:1%~5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阻燃的纱线、织物或服装的阻燃性的测试均按照GB/T 5455‑2014进行垂直燃烧测试,所测得的损毁长度低于150mm,或低于100mm,或低于50mm。不同程度减少损毁长度,从而达到不同的阻燃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纺织、劳动防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提供阻燃性的纱线/织物/服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变性聚丙烯腈、纤维素纤维、聚酰亚胺三种纤维的物理、化学特性迥然不同,生产厂家也迥异,完全理解和掌握其特性进行合适的混合加工是一件难事。美国市场上有变性聚丙烯腈/莱赛尔(纤维素纤维的一种)/芳族聚酰胺产品;他公司有变性腈纶/棉/芳族聚酰胺的专利,但实际上没有量化生产。变性聚丙烯腈在燃烧时产生阻燃的气体能阻隔氧气,让混合物整体阻燃,同时产生一定量的酸性蒸汽,由于芳族聚酰胺的耐酸性不强,可能出现织物的燃烧损毁长度不够理想或不稳定现象。聚酰亚胺纤维价格昂贵,在航天领域运用较为广泛,耐辐射能力强,耐酸碱性能好,耐热性、隔热性均很好。近年来该纤维在中国发展得很好,逐步开始进入民用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把变性聚丙烯腈/纤维素/聚酰亚胺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让织物垂直燃烧后损毁长度变短,适用于提供阻燃性的纱线/织物/服装。适合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包含如下质量比例的三种纤维,百分比以如下三种纤维质量之和为基准:变性聚丙烯腈:20%~80%;纤维素:10%~50%;聚酰亚胺:1%~50%。本专利技术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包含如下质量比例的三种纤维,百分比以所述纱线质量为基准:变性聚丙烯腈:25%~75%;纤维素:15%~45%;聚酰亚胺:2%~45%。本专利技术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中,含有防静电短纤维或长丝。本专利技术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中,含有防静电短纤维。本专利技术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中,所述防静电短纤维中的防静电成分是碳或金属。本专利技术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中,所述防静电成分是碳。本专利技术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中,所述变性聚丙烯腈(Modacryli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35%~85%,包括氯乙烯和丙烯腈的共聚物或偏氯乙烯和丙烯腈的共聚物或氯乙烯、偏氯乙烯和丙烯腈的共聚物。变性聚丙烯腈中氯乙烯或偏氯乙烯或两者之和所占变性聚丙烯腈质量的40~60%,丙烯腈35~55%时阻燃性为更佳,另含有磺酸基的染色基团占0.5%~1%。所述变性聚丙烯腈还包括含有三氧化二锑、四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中的一种或几种锑氧化物的变性聚丙烯腈,锑氧化物的含量占变性聚丙烯腈质量比为2.5%以上时阻燃性为更佳。变性聚丙烯腈的极限氧指数一LOI值28~33(LOI值是维持燃烧需要的最少氧气含量的百分比,一般而言空气中含约20%氧气,LOI值低于20为不阻燃物,高于26为阻燃物,高于40为不燃物)。被点燃后释放出比空气重的阻燃气体,阻隔不阻燃物与氧气的接触,从而可以增加周围物体的阻燃性。该纤维的阻燃性较高,但耐温性和尺寸稳定性较差。变性聚丙烯腈占混合物20%~80%的含量效果明显。如变性聚丙烯腈低于20%,产生的阻燃气体不足,不能确保混合物整体的阻燃性;如变性聚丙烯腈的含量超过80%,混合物的耐热性不足,在垂直燃烧时,由于热收缩造成燃烧部位被撕裂,损毁长度反而增加,变性聚丙烯腈过度增加,价格便宜的纤维素纤维的添加量随之减少,对控制成本不利。变性聚丙烯腈占混合物25%~75%的含量时阻燃性更佳。本专利技术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中,所述聚酰亚胺(Polyimide)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其中,双(-CO-N-CO-)为核心结构,质量比为50%以上。分解温度500度以上,耐酸耐碱,阻燃性高,LOI值为36以上,隔热性好,热稳定性好,由于耐辐射能力强,在航天领域应用广泛。本专利技术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中,所述纤维素的分子结构式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纤维素是由D-吡喃型葡萄糖基(失水葡萄糖)组成。简单分子式为(C6H10O5)n,具体的形式有,棉(Cotton),麻、粘胶(Viscose、Rayon)、莱赛尔(Lyocell)、竹纤维、木纤维等来源于植物纤维素的纤维,特点是吸水性好,对人体友好。LOI值为17~19,属于不阻燃纤维。本专利技术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中,还包括如涤纶、尼龙66、间位芳族聚酰胺、芳族聚酰胺、聚芳噁二唑、腈纶、羊毛、兔毛、蚕丝、含碳的防静电成分、含金属的防静电成分等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效果的各类纤维。适合提供阻燃性的织物,包含如下质量比例的三种纤维,百分比以如下三种纤维质量之和为基准:变性聚丙烯腈:20%~80%;纤维素:10%~50%;聚酰亚胺:1%~50%。本专利技术所述适合提供阻燃性的织物,包含如下质量比例的三种纤维,百分比以所述织物质量为基准:变性聚丙烯腈:25%~75%;纤维素:15%~45%;聚酰亚胺:2%~45%。本专利技术所述适合提供阻燃性的织物,按照GB/T 5455-2014测得的损毁长度小于150mm。本专利技术所述适合提供阻燃性的织物,按照GB/T 5455-2014测得的损毁长度小于100mm。本专利技术所述适合提供阻燃性的织物,按照GB/T 5455-2014测得的损毁长度小于50mm。本专利技术所述适合提供阻燃性的织物,包含防静电成分。本专利技术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织物,其中,所述变性聚丙烯腈(Modacryli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35%~85%,包括氯乙烯和丙烯腈的共聚物或偏氯乙烯和丙烯腈的共聚物或氯乙烯、偏氯乙烯和丙烯腈的共聚物。变性聚丙烯腈中氯乙烯或偏氯乙烯或两者之和所占变性聚丙烯腈质量的40~60%,丙烯腈35~55%时阻燃性为更佳,另含有磺酸基的染色基团占0.5%~1%。所述变
性聚丙烯腈还包括含有三氧化二锑、四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中的一种或几种锑氧化物的变性聚丙烯腈,锑氧化物的含量占变性聚丙烯腈质量比为2.5%以上时阻燃性为更佳。变性聚丙烯腈的LOI值是28~33。被点燃后释放出比空气重的阻燃气体,阻隔不阻燃物与氧气的接触,从而可以增加周围物体的阻燃性。该纤维的阻燃性较高,但耐温性和尺寸稳定性较差。变性聚丙烯腈占混合物20%~80%的含量效果明显。如变性聚丙烯腈低于20%,产生的阻燃气体不足,不能确保混合物整体的阻燃性;如变性聚丙烯腈的含量超过80%,混合物的耐热性不足,在垂直燃烧时,由于热收缩造成燃烧部位被撕裂,损毁长度反而增加,变性聚丙烯腈过度增加,价格便宜的纤维素纤维的添加量随之减少,对控制成本不利。变性聚丙烯腈占混合物25%~75%的含量阻燃性更佳。本专利技术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中,所述聚酰亚胺(Polyimide)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其中,双(-CO-N-CO-)为核心结构,质量比为50%以上。分解温度500度以上,耐酸耐碱,阻燃性高、LOI值为36以上,隔热性好,热稳定性好,由于耐辐射能力强,在航天领域应用广泛。本专利技术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织物,其中,所述纤维素的分子结构式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纤维素是由D-吡喃型葡萄糖基(失水葡萄糖)组成。简单分子式为(C6H10O5)n,具体的形式有,棉(Cotton),麻、粘胶(Viscose、Rayon)、莱赛尔(Lyocell)、竹纤维、木纤维等来源于植物纤维素的纤维,特点是吸水性好,对人体友好。LOI值为17~19,属于不阻燃纤维。本专利技术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织物,其中,还包括如涤纶、尼龙66、间位芳族聚酰胺、芳族聚酰胺、聚芳噁二唑、腈纶、羊毛、兔毛、蚕丝、含碳的防静电成分、含金属的防静电成分等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效果的各类纤维。适合提供阻燃性的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质量比例的三种纤维,百分比以如下三种纤维质量之和为基准:变性聚丙烯腈:20%~80%;纤维素:10%~50%;聚酰亚胺:1%~50%。

【技术特征摘要】
1.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质量比例的三种纤维,百分比以如下三种纤维质量之和为基准:变性聚丙烯腈:20%~80%;纤维素:10%~50%;聚酰亚胺:1%~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质量比例的三种纤维,百分比以所述纱线质量为基准:变性聚丙烯腈:25%~75%;纤维素:15%~45%;聚酰亚胺:2%~4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特征在于,含有防静电短纤维或长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特征在于,含有防静电短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短纤维中的防静电成分是碳或金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成分是碳。7.根据权利要求1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性聚丙烯腈中丙烯腈的含量为35%~85%,包括氯乙烯和丙烯腈的共聚物或偏氯乙烯和丙烯腈的共聚物或氯乙烯、偏氯乙烯和丙烯腈的共聚物。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氯乙烯或偏氯乙烯或两者之和所占变性聚丙烯腈质量的40%~60%,丙烯腈的含量为35%~55%,并且含有磺酸基的染色基团占0.5%~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性聚丙烯腈还包括含有三氧化二锑、四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中的一种或几种锑氧化物的变性聚丙烯腈,锑氧化物的含量占变性聚丙烯腈质量比为2.5%以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提供阻燃性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其中,双(-CO-N-CO-)为核心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宁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劳安防护用品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