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回油孔弹性封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6968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手动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罐回油孔弹性封堵结构。包括罐体,罐体内设有油罐回油孔,还包括位于油罐内的弹片结构和封堵结构,所述弹片结构安装在油罐回油孔侧壁上,所述封堵结构包括插入油罐回油孔内的定位轴和位于定位轴顶部用于封堵油罐回油孔的封堵盖,所述封堵盖端部与弹片结构弹性接触,所述定位轴与油罐回油孔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利用弹片结构的回复力,使封堵结构对回油口形成密封,在回油孔回油时,封堵结构在油压下推动弹片结构,形成回油的间隙,油通过间隙呈四散飞溅状落入油罐油层表面,防止了产生气泡和噪音的产生,保证了手动泵的良好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罐回油孔弹性封堵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动泵
,尤其涉及一种油罐回油孔弹性封堵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手动泵的油罐回油孔处未设封堵结构,回油孔直接通向油罐内侧。回油孔回油时,油直接喷入油罐内,造成油罐内的油形成气泡,还会产生噪音,影响手动泵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对油罐回油孔进行弹性封堵,防止回油时油内产生气泡和噪音的油罐回油孔弹性封堵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罐回油孔弹性封堵结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油罐回油孔,还包括位于油罐内的弹片结构和封堵结构,所述弹片结构安装在油罐回油孔侧壁上,所述封堵结构包括插入油罐回油孔内的定位轴和位于定位轴顶部用于封堵油罐回油孔的封堵盖,所述封堵盖端部与弹片结构弹性接触,所述定位轴与油罐回油孔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封堵盖直径大于油罐回油孔口径。进一步的,所述弹片结构包括:固定段,位于弹片结构的两端,与油罐回油孔侧壁固定连接;接触段,位于弹片结构的中部,与封堵结构的封堵盖端部弹性接触;弹性段,呈凸圆弧状结构且对称设置在接触段的两侧;连接段,连接固定段、弹性段和接触段,所述连接段与弹性段的凸圆弧状结构相切。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段呈矩形平面状结构,所述接触段同侧的连接段之间形成夹角。进一步的,所述封堵盖端部设置有向外突出的限位凸台,所述接触段为矩形平面状结构,其上设置有与限位凸台相对应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凸台位于限位孔内。更进一步的,所述封堵盖下端面设置有穿过定位轴用于密封油罐回油孔的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弹片结构的回复力,使封堵结构对回油口形成密封,在回油孔回油时,封堵结构在油压下推动弹片结构,形成回油的间隙,油通过间隙呈四散飞溅状落入油罐油层表面,防止了气泡和噪音的产生,保证了手动泵的良好运行。而弹片结构与封堵结构之间通过限位孔和限位凸台进行限位,封堵结构与回油孔之间又通过定位轴进行定位,保证了封堵结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使得封堵效果更加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弹片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弹片结构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油罐回油孔21、弹片结构10和封堵结构30,弹片结构10安装在油罐回油孔侧壁20上,封堵结构30包括插入油罐回油孔21内的定位轴301和位于定位轴301顶部用于封堵油罐回油孔21的封堵盖302,封堵盖302端部与弹片结构10弹性接触,定位轴301与油罐回油孔21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封堵盖302直径大于油罐回油孔21口径。如图2和3所示,较佳实施例的弹片结构10,可由金属片弯折而成或经模具压制而成。弹片结构10包括位于两端的固定段1、中间的接触段2、位于接触段2两侧的弹性段3、和用于连接2三者的连接段13和32。固定段1和接触段2均呈矩形平面状,固定段1根据弹片结构安装的实际需求可布置有螺钉的安装孔,以通过螺钉将该弹片结构10安装固定在油罐回油孔侧壁20上,也可取消固定段1上的安装孔,采用焊接方式来连接固定该弹片结构10。固定段1两侧的弹性段3呈对称布置,弹性段3为凸圆弧状结构,弹性段3一侧通过与其圆弧面相切的连接段13与固定段1连接,另一侧通过与其圆弧面相切的连接段32与接触段2连接。连接段13和连接段32之间形成夹角,且夹角在弹片结构处于自然状态时小于90°。封堵盖302端部设置有向外突出的限位凸台303,接触段2为矩形平面状结构,其上设置有与限位凸台303相对应的限位孔,限位凸台303位于限位孔内。封堵盖302下端面设置有穿过定位轴301用于密封油罐回油孔21的密封圈。本结构运用在手动泵上时,封堵结构30在弹片结构10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紧紧封堵在油罐回油孔21上,在回油孔开始回油时,油压对封堵结构30施加一个推力,封堵结构30推动弹片结构10进一步产生形变,封堵盖302与油罐回油孔侧壁20之间形成间隙,油经由定位轴301与油罐回油孔21之间的间隙流动并经封堵盖302的端面阻挡后呈四散飞溅状落入油罐内油层的上表面,从而防止了气泡和噪音的产生,保证了手动泵的良好运行。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油罐回油孔弹性封堵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罐回油孔弹性封堵结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油罐回油孔(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油罐内的弹片结构(10)和封堵结构(30),所述弹片结构(10)安装在油罐回油孔侧壁(20)上,所述封堵结构(30)包括插入油罐回油孔(21)内的定位轴(301)和位于定位轴(301)顶部用于封堵油罐回油孔(21)的封堵盖(302),所述封堵盖(302)端部与弹片结构(10)弹性接触,所述定位轴(301)与油罐回油孔(21)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封堵盖(302)直径大于油罐回油孔(21)口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罐回油孔弹性封堵结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油罐回油孔(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油罐内的弹片结构(10)和封堵结构(30),所述弹片结构(10)安装在油罐回油孔侧壁(20)上,所述封堵结构(30)包括插入油罐回油孔(21)内的定位轴(301)和位于定位轴(301)顶部用于封堵油罐回油孔(21)的封堵盖(302),所述封堵盖(302)端部与弹片结构(10)弹性接触,所述定位轴(301)与油罐回油孔(21)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封堵盖(302)直径大于油罐回油孔(21)口径,所述弹片结构(10)包括固定段(1),位于弹片结构(10)的两端,与油罐回油孔侧壁(20)固定连接;接触段(2),位于弹片结构(10)的中部,与封堵结构的封堵盖(302)端部弹性接触;弹性段(3),呈凸圆弧状结构且对称设置在接触段(2)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炼红朱碧霞叶丛超成祥李保国武朝峰易淑祥贺绍峰吴汉良张明明唐俊杰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