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天侠专利>正文

轻便折叠五用旅游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509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人力交通工具技术领域。为了使本车能够实现自行车、便携车、简易行李车、可行走坐椅、座管兼有充气筒和手杖五种功能,采用在前轮上直接进行动力驱动的传动方式,并且,在前轮上采用“内啮合、行星传动”增速器,当脚蹬每秒蹬一转时,其速度是18.3公里/小时。本车的车把、前叉、后叉、横梁、脚蹬、车座、梯子均可方便而迅速的拆卸和装配。车座采用充气式结构。(*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室内外、尤其是室外健身活动的健身车。现在一般的健身车都只限于室内健身房里的健身活动,且结构较复杂、功能单一、价格昂贵、缺乏吸引力。走进健身房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对人们心理、情绪有害,人们必须有坚韧的毅力和很强的自制力才能坚持下去。《现代生活用品》杂志1986年第三期第24页报道了澳大利亚人专利技术的“跳虫式儿童智能健身车”,其特点是用双脚掌握方向,用双手扳动操纵杆向前行进。这种车的结构形式是由鞍座、前轮支架、后轮支架、曲轴、连杆、前轮、后轮、前轮叉杆、操纵杆、前轴、脚踏板、曲柄组成,动力传递借助于曲轴,当儿童用手往后扳动操纵杆时,由于前轮不能倒退,迫使后轮向前滚动,鞍座升起;当儿童往前扳动操纵杆时,后轮不动,前轮向前滚动,鞍座降低。如此反复操作,儿童便象骑马一样向前运动。这种车由于是利用杠杆原理并采用不同形式的连杆机构而实现交替转动前进的,因而存在如下缺点1.如果支点和力臂长度选择不当,会导致童车不动;2.用双手操作,双脚掌握方向,不方便,不舒适,不好使力,不利于儿童整个身体的协调运动,很容易劳累;3.这种健身车的运动是间歇性的,只限于儿童使用。而问题的关键是健身车只能间歇性地运动,且大人不适用。因此,研制一种新的健身车为急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身车,它能克服上述健身车的不足,能载大人、小孩方便地实现连续高低起伏向前运动。本技术包括鞍座、前轮支架、后轮支架、曲轴、连杆、前轮、后轮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踏脚、后支杆、前支杆、前倾式控向把、车架、靠背,曲轴包括后曲轴、驱动曲轴和前曲轴,连杆包括后连杆和前连杆,前车轮和后车轮采用偏心轮,鞍座上装有两层缓冲弹簧。其特征还在于后连杆与后曲轴和驱动曲轴均以轴承形式连接,前连杆与驱动曲轴、前曲轴均以轴承形式连接,后支杆、前支杆均与驱动曲轴以轴承形式连接,前轮支架与前曲轴以轴承形式连接,后轮支架与后曲轴以轴承形式连接,车架与前轮支架连接处能灵活转动,前连杆与前曲轴轴承连接处用软质材料。其特征还在于后曲轴与后轮、前曲轴与前轮均以楔式连接,后曲轴、驱动曲轴和前曲轴三者的转角与后轮和前轮的轴心位置合理配置,驱动和制动全由踏脚控制。该车采用脚蹬踏脚驱动,能载人连续高低起伏地向前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可以调节情绪。调养身体和心理,开发智力,适于各种层次的人使用。本技术运动平稳,运动韵律感强,能很方便地载人连续高低起伏向前运动,操作和用力方便、舒适、不劳累;身体、脑、手、脚能很协调地运动;不仅能达到身体锻炼的目的,而且能促进人们心理协调、情绪高涨和智力开发,坐在上面给人以青春焕发之感,不仅儿童,其他各层次的人均适用;结构简单,造价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新型的B-B左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右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由后偏心轮(1)、后曲轴(2)、后连杆(3)、后支杆(4)、踏脚(5)、驱动曲轴(6)、前连杆(7)、前偏心轮(8)、前曲轴(9)、前轮支架(10)、前倾式控向把(11)、前支杆(12)、车架(13)、鞍座(14)、靠背(15)、后轮支架(16)组成。鞍座(14)上装有二层缓冲弹簧,前支杆(12)和后支杆(4)均与驱动曲轴(6)以轴承形式连接,前连杆(7)与前曲轴(9)以轴承形式连接,其连接处用软质材料,前连杆(7)与驱动曲轴(6)以轴承形式连接,前轮支架(10)与前曲轴(9)以轴承形式连接,后轮支架(16)与后曲轴(2)以轴承形式连接,车架(13)与前倾式控向把(11)连接处能灵活转动,后曲轴(2)、驱动曲轴(6)、前曲轴(9)三者的转角与后偏心轮(1)、前偏心轮(8)二者的轴心位置合理配置,能防止后偏心轮(1)、前偏心轮(8)在某个位置可能反转,靠背(15)和前倾式控向把(11)能使人操纵和用力方便、舒适,二层弹簧缓冲鞍座(14)不仅起减震作用,而且能增强运动时的舒适快乐感,踏脚(5)是驱动和制动的构件。人坐在车上用力蹬踏脚(5),驱动曲轴(6)带动前连杆(7)和后连杆(3)分别驱动前曲轴(9)、后曲轴(2),前曲轴(9)和后曲轴(2)分别驱动前偏心轮(8)和后偏心轮(1)向前滚动。脚蹬一圈,车轮转一周,车体载人上、下起伏一次,连续蹬,则车载人连续高低起伏地前进。实施侧车体构件均用轻型塑料采用冲压塑制工艺制造,车轮、曲轴和轴承采用注塑工艺或铸造工艺制造,鞍座下面用二层弹性系数不同的弹簧,上面用耐磨面柔软的材料,前、后连杆用铝合金材料制造。权利要求1.一种键身车,包括鞍座(14)、前轮支架(10)、后轮支架(16)、曲轴、连杆、后轮(1)、前轮(8),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还包括踏脚(5)、后支杆(4)、前支杆(12)、前倾式控向把(11)、车架(13)、靠背(15),前车轮(8)和后车轮(1)采用偏心轮,鞍座(14)上装有两层缓冲弹簧,曲轴包括后曲轴(2)、驱动曲轴(6)、前曲轴(9),连杆包括后连杆(3)、前连杆(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车,其特征在于后连杆(3)与后曲轴(2)和驱动曲轴(6)均以轴承形式连接,前连杆(7)与驱动曲轴(6)和前曲轴(9)均以轴承形式连接,后支杆(4)、前支杆(12)均与驱动曲轴(6)以轴承形式连接,前轮支架(10)与前曲轴(9)以轴承形式连接,后轮支架(16)与后曲轴(2)以轴承形式连接,车架(13)与前轮支架(10)连接处能灵活转动,前连杆(7)与前曲轴(9)轴承连接处用软质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健身车,其特征在于后曲轴(2)与后偏心轮(1)、前曲轴(9)与前偏心轮(8)均以楔式连接,驱动和制动全由踏脚(5)控制。专利摘要一种智能健身车,包括鞍座、前轮支架、曲轴、连杆、前轮、后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踏脚、后支杆、前支杆、前倾式控向把、靠背、前车轮和后车轮采用偏心车轮,鞍座上装有两层缓冲弹簧。该车采用脚蹬踏脚驱动,能载人连续地、高低起伏地向前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调节情绪,调养身体和心理,开发智力,适于各种人使用。文档编号B62K15/00GK2046478SQ8820958公开日1989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88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1988年8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李克祥 申请人:李克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便折叠五用旅游自行车,该车在前轮上直接进行动力驱动,其特征是车的前轮采用内啮合、行星传动的增速器(1),车架采用“冂”型直梁结构,可折叠车把横管(3)与车把立管(4)紧固在前叉(11)上,充气式结构车座的座管(9)穿过矩形空心横梁(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天侠
申请(专利权)人:姜天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