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蓝光性能偶氮苯-4,4’-二羧酸铜配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894577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7 15:07
一种具有蓝光性能偶氮苯-4,4'-二羧酸铜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它涉及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蓝光有机发光材料的亮度和发光效率偏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的分子式为C16H16N4CuO4。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蓝光有机发光材料的方法如下: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分别将配体、氯化铜溶于溶剂中,然后混合加入乙二胺,室温下搅拌30分钟,放入透明玻璃瓶内,程序升温至120°C,72小时,得到棕褐色片状晶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产品为晶型完好的单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蓝光有机发光材料经发光性能测试,均呈现蓝色荧光,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成膜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产品的产率高,达到4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偶氮苯-4, 4' -二羧酸铜 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含偶氮配体的发光配合物在传感器技术、光化学和电致发光材料等方面有 很好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倍受人们的关注,成为研宄的热点。研宄人员合成了大 量的含偶氮配体金属配合物特别是含镍的配合物,并研宄了它们的发光性能,研宄发现配 体31共轭体系的大小和配体取代基的电子影响是调节配合物发光性能的重要因素;如 2010年X.Feng等人报道了 一系列的偶氮配合物3, 3'-azodibenzoate(3, 3'-ADB)和 4, 4'-azodibenzoate(4, 4' -ADB)配体分别合成了 j^P1 {Tb2(4,4'-ADB)34 ? 16}11,上述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近几年人 们还研宄了很多偶氮类的配位聚合物,但具有蓝光性能的偶氮类铜配合物很少见。虽然人 们对发光配合物做了大量研宄,但是现有蓝光有机发光材料的亮度和发光效率仍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蓝光有机发光材料的亮度和发光效率偏低的问 题;而提供一种蓝光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中蓝光有机发光材料"的分子式为C16H16N4Cu04,其结构式为【主权项】1. 蓝光有机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蓝光有机发光材料"的分子式为C16H16N4Cu04,其结构式为2. 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蓝光有机发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蓝光有机发光材料的制 备方法步骤如下:在2mL水和15mL%A^_二甲基乙酰胺的溶剂中加入60mg氯化铜与 5mg偶氮苯-4, 4' -二羧酸,搅拌后加入0. 01mL乙二胺,继续搅拌30min后将所得溶液转 移至25mL透明玻璃瓶内,程序升温至120 °C,72h,得到棕褐色片状晶体,将产物过滤 后,自然烘干,产率为42 %(以Cu计算)。【专利摘要】一种具有蓝光性能偶氮苯-4,4'-二羧酸铜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它涉及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蓝光有机发光材料的亮度和发光效率偏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产品的分子式为C16H16N4CuO4。本专利技术制备蓝光有机发光材料的方法如下: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分别将配体、氯化铜溶于溶剂中,然后混合加入乙二胺,室温下搅拌30分钟,放入透明玻璃瓶内,程序升温至120°C,72小时,得到棕褐色片状晶体。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产品为晶型完好的单晶;本专利技术制得蓝光有机发光材料经发光性能测试,均呈现蓝色荧光,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成膜特性,本专利技术制得产品的产率高,达到40%以上。【IPC分类】C09K11-06, C07F1-08【公开号】CN104693220【申请号】CN201510137559【专利技术人】于丽颖, 罗亚楠, 连丽丽, 刘旭影, 姜慧莹 【申请人】吉林化工学院【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申请日】2015年3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蓝光有机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蓝光有机发光材料[Cu(偶氮苯‑4,4'‑二羧酸)(乙二胺)]n的分子式为C16H16N4CuO4,其结构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丽颖罗亚楠连丽丽刘旭影姜慧莹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