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5,11,17,23-四磺酸偶氮苯基杯[4]芳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792966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5,11,17,23-四磺酸偶氮苯基杯[4]芳烃化合物,即在杯[4]芳烃羟基的对位分别引入四个磺酸偶氮苯;这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重氮盐溶液慢慢滴加到溶有杯[4]芳烃的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并且有少量红色沉淀产生,静置2~4小时,调pH值至中性,经过滤、重结晶、洗涤、干燥得到5,11,17,23-四磺酸偶氮苯基杯[4]芳烃。本发明专利技术化合物可作为新型酸碱指示剂和对金属离子的识别、用于金属配合物、聚合物的合成的用途,其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无需惰性气体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1,17,23-四磺酸偶氮苯基杯芳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偶氮基团的杯芳烃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11,17,23-四磺酸偶氮苯基杯[4芳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近几年,由于杯芳烃磺酸盐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因此在中性有机物的分离、 污水处理、相转移催化及酶模型反应等诸多领域中具有潜在而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时,由于偶氮基团具有较好的荧光、紫外、顺反异构等特性,因此把偶 氮基团引入杯芳烃的上沿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一些含偶氮基团 的杯芳烃衍生物已有报道(1) 以杯芳烃和苯甲酸重氮盐为反应物制备羧基偶氮苯杯芳烃的应用(参见Yutaka Morita等人,J.Org.Chem. , 1992 , 7, 368-3662) (2) 如苯偶氮基杯[4芳烃(参见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 1990, 3333-3337)等等c但是磺酸偶氮苯基杯[4芳烃还没有发现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偶氮基团的杯芳烃磺酸盐,11,17,23-四磺酸偶氮 苯基杯[4芳烃。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具体技术方案是,,11,17,23-四磺酸偶氮苯基杯[4芳烃,其结构式如下所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formula>OH OH」2 ,其中磺酸基位于重氮基的对位或间位。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D以苯磺酸重氮盐和杯[4芳烃为反应物,以醋酸钠或吡啶中的一种为引发 剂,于0 'C反应2 4小时;(2)调节步骤(1)中的反应体系的pH至中性,过滤、重结晶、洗涤、干燥得到 ,11,17,23-四磺酸偶氮苯基杯[4芳烃。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苯磺酸重氮盐选自<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formula>混合物或N2BF4和的混合物;因为利用现有技术制备苯磺酸重氮盐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磺酸基位于重氮 基的对位和间位的产物;其中对磺酸基重氮苯盐和杯[4芳烃反应时位阻小于磺 酸基位于重氮基的间位的苯磺酸重氮盐。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苯磺酸重氮盐、杯芳烃和引发剂的物质的量的比例 为10:1 3:30。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偶氮盐在常温下不稳定,且制备偶氮盐是放热反应,因此反应温度应始终保持在0 t:。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反应生成的,11,17,23-四磺酸偶氮苯基杯[41芳烃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溶于水,因此需要调节pH至中性,才会析出目标产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偶氮盐之间会发生自身偶氮反应,产生油状物质,因此在洗涤过后加入活性炭可除去部分油状物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在沸水浴中进行重结晶,然后慢慢析出目标产物,其产率为89%。由于苯磺酸重氮盐会发生自身偶氮反应,因此,优选的技术方案为(1) 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得到苯磺酸重氮盐的水溶液,将杯芳烃和引发剂醋 酸钠溶于有机溶剂中,搅拌下,将苯磺酸重氮盐的水溶液缓慢滴加到杯[4芳烃 的有机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并有少量红色沉淀产生,静置2 4 小时;所述有机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或者混合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所述 混合有机溶剂为体积比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二8:的混合溶剂;(2) 调pH值至中性,经过滤、重结晶、洗涤、干燥得到,11,17,23-四磺酸偶 氮苯基杯[41芳烃。本专利技术的,11,17,23-四磺酸偶氮苯基杯[4芳烃可以用于中性有机物的分 离、相转移催化等等,另外还可以根据pH值不同而其颜色发生变化的原理用于 做新型的酸碱指示剂。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 本专利技术在苯的偶氮基团的对位或者间位引入了磺酸基团, 一方面使得所 述,11,17,23-四磺酸偶氮苯基杯芳烃具有具有和甲 基橙相似的结构,使得最终产物不仅可以用于中性有机物的分离、相转移催化, 还可以作为新型的酸碱指示剂;2. 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可在一般有机溶剂中合成; 本专利技术所用的碱是醋酸钠,而不是文献报道的有较大气味和毒性的吡啶。3. 本专利技术的所用的活性炭可以吸附油状化合物,降低了目标产物的提纯难度。附图说明6附图1,实施例一中制备,11,17,23-四磺酸偶氮苯基杯[4芳烃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1) 制备苯磺酸重氮盐溶液将对氨基苯磺酸1.73g (lOmmol)溶于10mL % (质量分数)的氢氧化 钠溶液中,冷却至室温后加入0.69g (lOmmol)亚硝酸钠,继续搅拌30分钟, 然后把上述溶液在搅拌下慢慢滴加到mL浓盐酸和3mL蒸馏水的混合液中, 使之温度保持在0 C滴加完毕后并再搅拌30分钟,之后发现有大量白色 沉淀产生,加入4mL蒸馏水后溶解。(2) 参见图1,制备,ll,17,23-四磺酸偶氮苯基杯[4芳烃 然后将上述的偶氮盐溶液慢慢滴加到搅拌着的混有lg (2.36mmo1)杯[4芳烃和4.08g (30mmo1)醋酸钠的26mL N,N'-二甲基甲酰胺与甲醇的混合溶液 中(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二8:),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滴加完毕后 并有少量红色沉淀产生,温度仍然使之保持在0 ",停止搅拌,静置大约3 小时。待反应完全后,加入适量10% (质量分数)碳酸氢钠使溶液的pH-7,随 之有大量橙黄色沉淀产生,抽滤,分别用少量水、甲醇洗涤。在沸水浴下,把 粗产品加入到适量蒸馏水中直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lg活性炭搅拌30分钟,趁 热过滤,待滤液冷却后,放入冰箱中静置过夜,使目标产物完全析出。抽滤, 依次用少量水、甲醇、乙醚洗涤,从而得到目标产物;(3) 对产物进行红外、氢谱、碳谱、元素分析等表征。具体结果如下 IR:v(KBr)/cm1 3428(OH);194(N喝;1118和1036(SO3); ^歴R(400Hz,DMSO):4.3(m,8H,Ar-CH2-Ar);6.49-6.7(m,2H,H-Ar);6.98-7.06(m,2H,H-Ar);7.3 -7.38(d,4H,H-Ar);7.9-7.62(d,4H,H-Ar);7.67-7.7(m,6H,H國Ar);8.0(s,6H,H-Ar);12.2(s,4H,S03H);"CNMR(400Hz,DMSO):17.90,14.39,10.04,136.40,132.17,129.32,127.07,37.73。 上述数据表明本实施例得到了目标产物,ll,17,23-四磺酸偶氮苯基杯芳烃,而且该化合物在酸性下呈现红色,中性显示为橙色,因此,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权利要求1. 一种含偶氮基团的杯芳烃衍生物,其特征为所述含偶氮基团的杯芳烃衍生物是,11,17,23-四磺酸偶氮苯基杯芳烃,其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磺酸基位于重氮基的对位或间位。2. 权利要求l所述的含偶氮基团的杯芳烃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 包括以下步骤(D以苯磺酸重氮盐和杯芳烃为反应物,以醋酸钠或吡啶中的一种为引发 剂,于0 "反应2 4小时;(2)调节步骤(1)中的反应体系的pH至中性,过滤、重结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偶氮基团的杯芳烃衍生物,其特征为:所述含偶氮基团的杯芳烃衍生物是:5,11,17,23-四磺酸偶氮苯基杯[4]芳烃,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磺酸基位于重氮基的对位或间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建平刘雷雷陈阳任志刚李红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