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珊瑚仿生环境修复的人工浮岛。
技术介绍
1、人工浮岛是人工岛的一种,可漂浮于水面或者海洋,为人类或者其他生物提供生存拓展空间。随着海洋中各类工程的开发,各类工程对人工浮岛的需求日益增多。
2、珊瑚礁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在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经济社会中占据重要位置,在海洋生态平衡维护、渔业资源再生、生态旅游观光、海岸线保护和海洋药物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造礁石珊瑚是珊瑚礁的主要构建者,也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其他类型的一些珊瑚由于其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广泛出现在水族馆、珠宝市场等。
3、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全球诸多海域的珊瑚礁出现严重退化现象,亟需开展珊瑚礁生态修复。同时,随着民众对于旅游观光、医疗、高端珠宝等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商用珊瑚发展前景广阔。人工养殖珊瑚有利于快速增加珊瑚数量,既能应用于恢复珊瑚礁生态,又可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因此,珊瑚人工养殖将逐步成为海洋经济大开发的重要环节。
4、珊瑚人工养殖产业发展前景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珊瑚仿生环境修复的人工浮岛,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发泡浮力材料制成的浮岛主体,所述浮岛主体整体呈上下均外凸的碟形结构;所述浮岛主体的中心设置有轴向的与海底相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底部连接有至少两根锚索,所述锚索的底端与海底锚定;所述浮岛主体的上凸部分的两侧坡面为珊瑚生长平台,下凸部分的两侧坡面为波浪发电结构安装平台;所述浮岛主体的上凸部分顶面中间处为平面结构,涨潮状态下,该平面结构位于海面以下,退潮状态下,该平面结构露出于海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珊瑚仿生环境修复的人工浮岛,其特征在于,涨潮状态下,所述浮岛主体上的平面结构与海面的距离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珊瑚仿生环境修复的人工浮岛,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发泡浮力材料制成的浮岛主体,所述浮岛主体整体呈上下均外凸的碟形结构;所述浮岛主体的中心设置有轴向的与海底相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底部连接有至少两根锚索,所述锚索的底端与海底锚定;所述浮岛主体的上凸部分的两侧坡面为珊瑚生长平台,下凸部分的两侧坡面为波浪发电结构安装平台;所述浮岛主体的上凸部分顶面中间处为平面结构,涨潮状态下,该平面结构位于海面以下,退潮状态下,该平面结构露出于海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珊瑚仿生环境修复的人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哲生,白又丹,李阳,杨帆,侯明润,石敏,马云海,任露泉,王培壮,李晨,韩佳义,周英豪,程明,张昕,王栋一,王安,武潇,张一鸣,张芯语,郭文颖,代英东,罗淇文,王玉,苏英杰,梅鑫源,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化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