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路堵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431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7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路堵头,涉及管路连接件领域,包括堵头本体和螺帽,所述的堵头本体沿轴向依次为旋拧部、连接部和输入端头,所述的旋拧部为多边形结构,所述的连接部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输入端头头部为锥形;所述的螺帽整体也为多边形结构,螺帽轴向设有供软管穿过的通孔以及与堵头本体连接部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的堵头密封精度不高、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密封精度高、效果好、操作简便的管路堵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路连接件,尤其涉及一种管路堵头
技术介绍
在设备的气路连接调试过程中,有时因为要与后续气路整合,连接好的管路需要留出部分气管口,但这些气管口如果敞开,会因为漏气影响前期气路的测试,所以往往需要进行封堵处理。目前市场上针对气管的堵头很少,且大多封堵效果不理想,如快接堵头,在2.5KPa的低压测试环境下会出现微泄露,不能用于低压高精度测试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的堵头密封精度不高、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密封精度高、效果好、操作简便的管路堵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路堵头,包括堵头本体和螺帽,所述的堵头本体沿轴向依次为旋拧部、连接部和输入端头,所述的旋拧部为多边形结构,所述的连接部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输入端头头部为锥形;所述的螺帽整体也为多边形结构,螺帽轴向设有供软管穿过的通孔以及与堵头本体连接部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作为优选,所述的旋拧部和螺帽为四边形或六边形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的旋拧部和螺帽外侧设有便于手拧的耳朵结构。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密封精度高,高低压气压中都不会出现泄漏;(2)设置旋拧部和耳朵结构,既可通过扳手拧,也可手拧;(3)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1:堵头本体;2:旋拧部;3:连接部;4:输入端头;5:螺帽;6:耳朵结构;7:内螺纹;8:外螺纹;9:通孔;10: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一种管路堵头,参见图1、图2,包括堵头本体I和螺帽5,所述的堵头本体I沿轴向依次为旋拧部2、连接部3和输入端头4,所述的旋拧部2为六边形结构,可借助扳手旋拧,所述的连接部3外部设有外螺纹8,所述的输入端头4头部为锥形,便于插于软管10 口 ;所述的螺帽5整体也为六边形结构,用于扳手旋拧,螺帽5轴向设有供软管10穿过的通孔9以及与堵头本体I连接部3外螺纹8匹配的内螺纹7 ;所述的旋拧部2和螺帽5外侧都设有耳朵结构6,便于人们在没有工具时,用手旋拧堵头本体I和螺帽5。使用时,先将螺帽5通过通孔9套于软管10上,螺帽5内螺纹7端朝外,再将堵头本体I的输入端头4插入软管10 口中,利用扳手或直接用手将堵头本体I的外螺纹8与螺帽5的内螺纹7螺合拧紧即可,如图3所示。【主权项】1.一种管路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堵头本体(I)和螺帽(5),所述的堵头本体(I)沿轴向依次为旋拧部(2 )、连接部(3 )和输入端头(4),所述的旋拧部(2 )为多边形结构,所述的连接部(3)外部设有外螺纹(8),所述的输入端头(4)头部为锥形;所述的螺帽(5)整体也为多边形结构,螺帽(5)轴向设有供软管(10)穿过的通孔(9)以及与堵头本体(I)连接部(3)外螺纹(8)匹配的内螺纹(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拧部(2)和螺帽(5)为四边形或六边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管路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拧部(2)和螺帽(5 )外侧设有便于手拧的耳朵结构(6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管路堵头,涉及管路连接件领域,包括堵头本体和螺帽,所述的堵头本体沿轴向依次为旋拧部、连接部和输入端头,所述的旋拧部为多边形结构,所述的连接部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输入端头头部为锥形;所述的螺帽整体也为多边形结构,螺帽轴向设有供软管穿过的通孔以及与堵头本体连接部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本技术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的堵头密封精度不高、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密封精度高、效果好、操作简便的管路堵头。【IPC分类】F16L55-10【公开号】CN204554220【申请号】CN201520249623【专利技术人】王铁苗, 王楠, 王铁霞 【申请人】杭州欣卓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申请日】2015年4月2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路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堵头本体(1)和螺帽(5),所述的堵头本体(1)沿轴向依次为旋拧部(2)、连接部(3)和输入端头(4),所述的旋拧部(2)为多边形结构,所述的连接部(3)外部设有外螺纹(8),所述的输入端头(4)头部为锥形;所述的螺帽(5)整体也为多边形结构,螺帽(5)轴向设有供软管(10)穿过的通孔(9)以及与堵头本体(1)连接部(3)外螺纹(8)匹配的内螺纹(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铁苗王楠王铁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欣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