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新德专利>正文

便携式折叠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086 阅读:3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的改进,它是一种可折叠的摩托车。它包括框架、车轮和驱动机构、其特征是两侧可罩装包面的长方形框架内,设有平行于两上框的横梁和与横梁和下框相连的斜梁,长方形框架的前框上部立管内的车芯管下端连与U形叉管尾端相接的可旋连接板;框架的后框上端通过铰轴连有后架,后架下横筋处铰接后轮轴上的V形折叠减震杆,它具有车体轻,可折叠,携带方便,易于存放等优点。(*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的改进,它是一种可折叠的摩托车。目前,人们所常见的摩托车,经零部件(车架、车轮、车把等)组装成型后,即为结构固定的摩托车,这种车车体重,车身长,存放时占地面积大,是不易存放到室内的,也不能够随身携带。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车体可折叠,车体重量轻,携带方便的摩托车。本技术的技术要点是它包括框架、车轮和驱动机构,其特征是两侧可罩装包面的长方形框架内,设有平行于两上框的横梁(18)和与横梁(18)和下框(41)相连的斜梁(20),框架的两下角及中部分别安装走行轮(42)、(30)和支架(35);长方形框架的前框上部焊接有与套管(7)和可旋臂车把(13)相连的立管(5),插装于立管(5)内的车芯管(3)下端连有与U型叉管(1)尾端相接的可旋连接板(2);框架的后框上端通过绞轴(21)连有后架(22),后架(22)下横筋处绞接两侧对称、顶端装于后轮轴上的V型折叠减震杆(25),把合后轮的后摇架(28)轴套端装于框架内下部设置的发动机变速箱后轴上,后摇架(28)中部连接设置在V型减震杆(25)中部的固定架(26)。本技术与原有固定式摩托车相比,具有车体轻,可折叠,携带方便,易于存放等优点。其结构简单,使用性能稳定,适合于城乡的各种道路行驶,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向视图。图4为图1的D-DA向剖视图。图5为图1的B向视图。图6为图1的C向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后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旋臂手把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E向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叙述从附图1可见,框架内下部固定安装有发动机总成及燃油箱电气组件,框架的上部设有燃油箱、燃油开关及油管,燃油箱(17)分隔为汽油和机油两箱,发动机(38)与框架内的排气管(19)及后架(22)上的消音器(23)相连。框架下角的走行包括转轮(42)和滚轮(30),为箱包设置。方向把(14)上带有旋臂手把(13)和旋转法兰(10),来折叠方向把和旋转手把并牵引前叉滑销绞链(8)和滑销拉杆(6)时,使旋转连接板(2)旋转分离芯管和前叉立管(15),达到前轮及前叉旋入框架内下部,固定在前轮夹板(44)上。折叠后轮时,旋转连接板(27)及固定架(26),折叠V型减震杆(25)在铰轴(24)作用下,使后摇架(28)沿后驱动轴向上旋转收缩后轮进入框架后部,同时后架(22)随折叠后轮旋至框架闭合堵面。车轮、车把等收缩后呈箱包状态,前轮挡泥板及后架蒙皮构成箱包两堵头,两侧扣装包面。图中的4为滑销弹簧,9为链条导轮组件,11为防护罩,12为后视镜,15为里程表,16为油管,29为外链条,31为后轴驱动轮,32为后驱动链轮,33为箱体,34为内链条,36为从动轮,37为主动轮,39为化油器,40为空气滤清器,43旋转为铰轴,45为框架横梁,46为提梁,47为电池组件,48为旋转结合缝,49为滑销制动锁。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折叠摩托车,它包括框架、车轮和驱动机构,其特征是两侧可罩装包面的长方形框架内,设有平行于两上框的横梁(18)和与横梁(18)和下框(41)相连的斜梁(20),框架的两下角及中部分别安装走行轮(42)、(30)和支架(35);长方形框架的前框上部焊接有与套管(7)和可旋臂手把(13)相连的立管(5),插装于立管(5)内的车芯管(3)下端连有与U型叉管(1)尾端相接的可旋连接板(2);框架的后框上端通过绞轴(21)连有后架(22),后架(22)下横筋处绞接两侧对称、顶端装于后轮轴上的V型折叠减震杆(25),把合后轮的后摇架(28)轴套端装于框架内下部设置的发动机变速箱后轴上,后摇架(28)中部连接设置在V型减震杆(25)中部的固定架(26)。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是框架内下部固定安装有发动机总成及燃油箱电气组件,框架的上部设有燃油箱、燃油开关及油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摩托车的改进,它是一种可折叠的摩托车。它包括框架、车轮和驱动机构、其特征是两侧可罩装包面的长方形框架内,设有平行于两上框的横梁和与横梁和下框相连的斜梁,长方形框架的前框上部立管内的车芯管下端连与U形叉管尾端相接的可旋连接板;框架的后框上端通过铰轴连有后架,后架下横筋处铰接后轮轴上的V形折叠减震杆,它具有车体轻,可折叠,携带方便,易于存放等优点。文档编号B62K11/00GK2170258SQ9322926公开日1994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18日专利技术者侯新德, 杨宝俊, 李再新, 蔡昭藏 申请人:侯新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折叠摩托车,它包括框架、车轮和驱动机构,其特征是两侧可罩装包面的长方形框架内,设有平行于两上框的横梁(18)和与横梁(18)和下框(41)相连的斜梁(20),框架的两下角及中部分别安装走行轮(42)、(30)和支架(35);长方形框架的前框上部焊接有与套管(7)和可旋臂手把(13)相连的立管(5),插装于立管(5)内的车芯管(3)下端连有与U型叉管(1)尾端相接的可旋连接板(2);框架的后框上端通过绞轴(21)连有后架(22),后架(22)下横筋处绞接两侧对称、顶端装于后轮轴上的V型折叠减震杆(25),把合后轮的后摇架(28)轴套端装于框架内下部设置的发动机变速箱后轴上,后摇架(28)中部连接设置在V型减震杆(25)中部的固定架(2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新德杨宝俊李再新蔡昭藏
申请(专利权)人:侯新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