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机座底脚加工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0038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机座底脚加工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插置于待加工电机机座端口部的径向定芯的定芯部,定芯部的旁侧设置有周向转动待加工电机机座同时对其实施周向限位的调位机构,工装还包括与工作台配合夹紧待加工电机底座的夹紧部,将待铣削操作的电机机座放置在工作台的定芯部上,通过转动调位机构实施对电机机座转动,直至调至电机机座的两安装底脚的安装面与铣床的铣刀面平齐,加工设备的刀具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从而可将电机机座的安装底脚的安装面切削至平面度处在一致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所述的电机机座底脚加工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电机机座的安装底脚是电机设计和用户安装的一个重要指标,电机机座的安装底脚设置有两个,两个安装底脚呈条形板状且沿着电机机座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安装底脚上开设有安装孔,电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安装孔实现与负载机架的固定。由于电机在实际运转过程中,自身会产生剧烈的震动,这样就必须要求两个安装底脚与负载机架贴合的安装面平面度一致,这样才能避免由于电机震动而导致电机底脚的断裂,最终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行使用。安装底脚是通过机加工的刀具铣削或者镗削而成的,实施对安装底脚加工时,采用目测找正的方式,往往会造成安装底脚的安装面平面度精度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机座底脚加工定位工装,能够确保加工出的安装底脚安装面平面度处在一致的状态。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机机座底脚加工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插置于待加工电机机座A端口部的径向定芯的定芯部,定芯部的旁侧设置有周向转动待加工电机机座A同时对其实施周向限位的调位机构,工装还包括与工作台配合夹紧待加工电机底座的夹紧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将待铣削操作的电机机座A放置在工作台的定芯部上,通过转动调位机构实施对电机机座A转动,直至调至电机机座A的两安装底脚的安装面与铣床的铣刀面平齐,加工设备的刀具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从而可将电机机座的安装底脚的安装面切削至平面度处在一致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工装的主视图;图3和图4是工装右视的两种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4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一种电机机座底脚加工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10,工作台10上设置有插置于待加工电机机座A端口部的径向定芯的定芯部20,定芯部20的旁侧设置有周向转动待加工电机机座A同时对其实施周向限位的调位机构,工装还包括与工作台10配合夹紧待加工电机底座的夹紧部30。摒弃现有技术中人工目测的加工方式,将待加工操作的电机机座A放置在工作台10的定芯部20上,通过转动调位机构实施对电机机座A转动,从而使得电机机座A的两安装底脚的安装面与机床的刀具B平齐,机床的刀具B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从而可将电机机座A的安装底脚的安装面切削至平面度处在一致的状态,这样就可避免由于电机机座A与负载安装时所产的震动而导致安装底脚撕裂的现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定芯部20为设置于工作台10上的圆柱台,构成定芯部20柱体的直径与电机机座A的端面处的孔口直径相符且构成间隙配合,定芯部20的柱体轴芯位于铅垂方向,当转动调整机构实施对电机机座A转动调节时,电机机座A可于定芯部20上转动,直至电机机座A的两安装底脚的安装面处在同一个平面内,刀具B的上下移动,从而可将电机机座A的安装底脚的安装面铣削至平面度一致且处在同一个平面的状态,为便于电机机座A插入定芯部20上,定芯部20的上端有锥面过渡段。进一步地,所述的调位机构包括位于拨杆60上凸伸设置的第一、第二拨爪40、50,所述第一、第二拨爪40、50的凸伸端分别与电机机座A两安装底脚构成点或线或面抵靠接触配合,第一、第二拨爪40、50与电机机座A安装底脚抵靠处的两点或两线或两面共平面,且该平面与刀具的切削面平行,拨杆60上转动的过程中,第一、第二拨爪40、50的凸伸端使得电机机座A于定芯部20上转动,并直至停止转动的状态,在刀具B下移的过程中,从而可将电机机座A的安装底脚的安装面切削至平面处在一致的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第二拨爪40、50与电机机座A安装底脚抵靠端为一球面,第一、第二拨爪40、50与电机机座A安装底脚的两抵靠点共平面且与刀具的切削面平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所述第一、第二拨爪40、50与电机机座A安装底脚抵靠端为直线,第一、第二拨爪40、50与电机机座A安装底脚的两抵靠线共平面且与刀具的铣削面平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所述第一、第二拨爪40、50与电机机座A安装底脚抵靠端为平面,第一、第二拨爪40、50与电机机座A安装底脚的两抵靠面共平面且与刀具的切削面垂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拨块40、50与电机机座A的两安装底脚的背面抵靠,第一、第二拨块40、50之间间距构成沿横杆60杆长方向的可调式配合,横杆60的杆端设置有拨动手柄61,所述拨动手柄61与工作台面10的上板面贴合或者远离。更进一步地,所述拨杆60的杆长方向水平且转动式设置在工作台10上,第一、第二拨爪40、50之间间距构成沿横杆60杆长方向的可调式配合,拨杆60的杆端设置有拨动手柄61,所述拨动手柄61与工作台10的上板面贴合或者远离。所述夹紧部30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0上方的活动横梁31,所述活动横梁31的板面水平且位于定芯部20的上方设置,夹紧部的动力源驱动活动横梁31沿着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活动横梁31与电机机座A的端面构成抵压配合。上述的夹紧部30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0上的导柱32,活动横梁31与导柱32构成竖直方向的导向配合,导柱32的上端板面设置有横板33,动力源为气缸34,所述气缸34固定在横板33上,气缸34的活塞杆伸出横板34且与活动横梁31上板面固定。【主权项】1.一种电机机座底脚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0),工作台(10)上设置有插置于待加工电机机座A端口部的径向定芯的定芯部(20),定芯部(20)的旁侧设置有周向转动待加工电机机座A同时对其实施周向限位的调位机构,工装还包括与工作台(10)配合夹紧待加工电机底座的夹紧部(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机座底脚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芯部(20)为设置在工作台(10)上的圆柱台,构成定芯部(20)的圆柱台的直径与电机机座A端口部的孔口直径相符且构成间隙配合,定芯部(20)的柱体轴芯线位于铅垂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机座底脚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位机构包括位于拨杆(60)上凸伸设置的第一、第二拨爪(40、50),所述第一、第二拨爪(40、50)的凸伸端分别与电机机座A两安装底脚构成点或线或面抵靠接触配合,第一、第二拨爪(40,50)与电机机座A安装底脚抵靠处的两点或两线或两面共平面,且该平面与刀具的切削面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机座底脚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拨爪(40、50)与电机机座A安装底脚抵靠端为一球面,第一、第二拨爪(40、50)与电机机座A安装底脚的两抵靠点共平面且与刀具的切削面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机座底脚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拨爪(40、50)与电机机座A安装底脚抵靠端为直线,第一、第二拨爪(40、50)与电机机座A安装底脚的两抵靠线共平面且与刀具的铣削面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机座底脚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拨爪(40、50)与电机机座A安装底脚抵靠端为平面,第一、第二拨爪(40、50)与电机机座A安装底脚的两抵靠面共平面且与刀具的切削面垂直。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电机机座底脚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60)的杆长方向水平且转动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机座底脚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0),工作台(10)上设置有插置于待加工电机机座A端口部的径向定芯的定芯部(20),定芯部(20)的旁侧设置有周向转动待加工电机机座A同时对其实施周向限位的调位机构,工装还包括与工作台(10)配合夹紧待加工电机底座的夹紧部(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红康希武沈雅丽李利娟陈虎生吴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