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37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把手结构,包含有一种把手结构,包含有一第一管件与二第二管件,该二第二管件分别接合于该第一管件的两端;其中,该第一管件与二第二管件分别是由不同材质所对应制成,并且是各自成型后而接合;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取用不同材质的特性,使整体结构可以符合不同造型的设计需求,且同时达到减重的目的,以及降低材料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车用的把手有关,特别是关于一 种把手结构。北 冃景技术般来说,车用的把手(如自行车、机车或者全地形车等车辆用的把手),是可因应结构设计上的需求而采用钢铁、铝合金或碳纤维等材质制成,以白行车把手来说,钢铁材质的把手具有足够的刚性与咼强度的优占,可承受恶劣地形的震动,缺点则是重过重而碳纤维材质的把手具有足够的刚性与质轻的优点,且本身吸震效果好,使用者骑乘与搬运上皆相当方便,缺点、则是延展性不足,1即受撞击时容易脆裂;铝合金材质把手的强度与重量是介于钢铁与碳纤维材质之间且不易断裂,但刚性不足,容易因外力撞击而变形另外钢铁与铝合金材质所制成的把手,若需要3巳 升型管的设计,即中间部分相较于两端部分的管径不同时,其必须增加制造程序,如经由扩管、抽管或液压成型的方式,连带地会增加制作的难度与成本相反地,碳纤维材质的把手于造型变化上就相当简单因此,如何结合与利用各材质的特点,以设计出符合需求的把手,仍然是业界 一 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手结构,整体结构可以符合不同设计考量的需求,以同时达到轻量化与耐撞击的目的,且降低材料成本c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 一 管件,是由碳纤维材质所制成;二第二管件,是由铝材质所制成,其分别接合于该第一管件的两端,且是各自成型后而接合其中该第一管件的两端各设有一连结部,而该第管件则对应各设有 一 连结部,以分别接合于《第—管件的二连结部。其中该第一管件的二连结部呈连续齿状,且该第一管件的连结部亦为对应的连续齿状。苴 z 、中该第—-管件的二连结部是母螺纹状,且该二第二管件的连结部亦为对应的公螺纹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把手结构,其整体结构可以符合不同设计考量的需求,以同时达到轻量化与耐撞击的目的,且降低材料成本。附图说明以下配合附图列举以下较佳实施例,用以对本技术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其中所用附图先简要说明如下,其中图1为本技术第 一 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第 一 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与图2,为本技术一第较佳实施例的把手结构1 0 ,把手结构0可应用于白行车、机车或全地形车等车辆的把手,以下说明是以白行车为例。把手结构1 0包含有一第一管件20与第二管件3 0 。第 一 管件2 0是由碳纤维材质所制成,且呈中六管状,其两端分别设有 一 连结部2 2 ,第一管件20是供一自行车的龙头竖杆(图未示)锁合(各第二管件3 0是由铝材质所制成,且亦呈中空管状,其 一 端设有 一 连结部3 2 ,是分别对应于第管件2 0的二连结部2 2。经由上述构件,当第 一 管件2 0与各第二管件30组装成把手结构1 o ,由于第 一 管件20是由碳纤维材质所制成,所以第 一 管件2 0可依昭 八、 需求而设计出不同造型,而各第二管件3 O的连结部3 2的直径则对应等同于第一管件2 0的连结部22的开口直径,以使第一管件2 0与各第二管件30便于连结由此,把手结构l 0是取用第一管件20的碳纤维材质的特性,以便于制造出不同的造型,且能减轻把手结构1 O的整体重量,而各第二管件30的铝材质则可减少碳纤维材质的使用,使材料成本降低。中,各第二管件3 0的连结部3 2是紧配于第一管件20的连结部2 2 ,以加强第 一 管件20与各第二管件3 0的连结效果。当然,各连结部22、32除了以前述实施例方式接合外,亦可如图3所示,第一管件2 0A的二连结部2 2A为连续齿状,而各第二管件30A的连结部3 2A亦为连续齿状,以对应接合于第管件2 OA;以及如图4所示,第一管件20B的连结部2 2 B为母螺纹,而各第二管件30B的连结部32 B为公螺纹;而前述第 一 管件与二第管件连结后,是可于各连结部外周面缠绕碳纤维进行—次加工,或者加装一套环(图未示),以进一步加强连结的强度,由于第一管件2 0与各第二管件30的接合并非本技术的重点,在此容不详述。另外,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把手结构l 0C的第一管件2 OC同样是采用碳纤维材质所制成,而各第二管件3 0 C是铝材质所制成, 则把手结构1 0 C同样利用不同材质的特性,而可将第 一管件3 OC作出不同的造型,且同样能减轻把手结构 1 0 C的整体重量。因此,由上述的说明可以得知,本技术把手 结构取用不同材质的特性,而使整体结构可以符合不 同设计考量的需求,以同时达到轻量化与耐撞击的目的,且降低材料成本。综上所述,本技术于前揭实施例中所揭露的 构成组件,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案的范围, 其它等效组件的替代或变化,亦应为本案的权利要求 范围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管件,是由碳纤维材质所制成; 二第二管件,是由铝材质所制成,其分别接合于该第一管件的两端,且是各自成型后而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管件,是由碳纤维材质所制成;二第二管件,是由铝材质所制成,其分别接合于该第一管件的两端,且是各自成型后而接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第一管件的两端各设有一连结部,而该二第二 管件则对应各设有 一 连结部,以分别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奎
申请(专利权)人: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