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空气末端减压控制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6030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空气末端减压控制节能装置,其包括远端的主控制PLC,其包括远端的主控制PLC,与所述的主控制PLC连接的工业以太网,工业以太网通过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产生,工业以太网与光电转换器组通过光缆连接;光电转换器组与末端控制PLC通过双绞线连接;末端控制PLC的输入接口与设置在各个车间的压缩空气管道上的压力计、流量计、露点仪连接,输出接口与各个车间的调节器执行器连接,调节器执行器与气动调节阀连接,所述的气动调节阀设置在压缩空气管道上;所述的压力计、流量计和、露点仪安装在压缩空气管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压缩空气末端减压控制节能装置,可以解决大量通讯线路的不稳定性问题,同时也有效解决网络控制的丢包和延时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缩空气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空气末端减压控制节能装 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压缩空气末端的现状是,要么末端根本就不进行压力和流量的控制,要 么是在空压机站房采用一组PLC进行远程控制,而最长传输距离可达1500m之远。 针对制造行业的压缩空气末端的压力和流量控制提出设计,直接在车间入口处安 装压力计、流量计、露点仪、调节阀和控制器,通过远程设定,在压缩空气使用端附近的直接 形成本地闭环自动控制,从而避免经过长距离通讯线路在空压站进行远程控制(最长距离 1500m)的情况,由于信号干扰、线路故障等问题的存在,极其容易造成控制和反馈通道中 断。 鉴于上述缺陷,本技术创作者经过研宄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空气末端减压控制节能装置,用以克服上述 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压缩空气末端减压控制节能装置,其包括 远端的主控制PLC,与所述的主控制PLC连接的工业以太网,工业以太网通过工业以太网交 换机产生,工业以太网与光电转换器组通过光缆连接;光电转换器组与末端控制PLC通过 双绞线连接; 末端控制PLC的输入接口与设置在各个车间的压缩空气管道上的压力计、流量计 和露点仪连接,输出接口与各个车间的调节器执行器连接,调节器执行器与气动调节阀连 接,所述的气动调节阀设置在压缩空气管道上;所述的压力计、流量计和露点仪安装在压缩 空气管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压缩空气末端减压控 制节能装置,可以解决大量通讯线路的不稳定性问题,同时也有效解决网络控制的丢包和 延时等问题,将末端压缩空气的压力、流量和温度的控制置放于每一个车间的入口,以便对 末端的空气压力、流量和温度进行实时控制。【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压缩空气末端减压控制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压缩空气末端减压控制节能装置的流程图; 图3为本技术的压力控制框图; 图4为本技术的末端压力控制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本技术实施例,将末端压缩空气的压力、流量和温度的控制置放于每一个车 间的入口,以便对末端的空气压力、流量和温度进行实时控制。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的压缩空气末端减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包括远端的主控制PLC,与所述的主控制PLC连接的工业 以太网,工业以太网通过工业以太网交换机2产生,工业以太网与光电转换器组通过光缆 连接;光电转换器组与末端控制PLC通过双绞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光电转换器组3与末端控制PLC的输出端连接,末端控制PLC的输 入端与设置在各个车间的压力计5、流量计6、露点仪8和气动调节阀7连接,其采集上述的 压力信息、流量信息和温度信息,并向气动调节阀7输出控制信息,控制流量、压力以及温 度。 请结合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光电转换器组包括若干光电转换器,光电转换器 之间通过光纤耦合器连接;末端控制PLC的输入接口与压力计和流量计连接,采集各个车 间的管道的压力和流量;末端控制PLC的输出接口与调节器执行器连接,调节器执行器与 气动调节阀7连接,所述的气动调节阀7设置在压缩空气管道,用以控制压缩控制管道中的 气体压力、温度和流量;所述的压力计5、露点仪8和流量计6安装在压缩空气管道上。 在本实施例中,末端减压控制系统采用主从站模式,在末端减压控制中,主站的主 控制PLC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与从站的末端PLC控制器进行通讯,主站负责设定焊接、冲压、 涂装、总装等六车间的末端压力设定值,从站PLC将末端设备的压力、流量数据通过以太网 通讯传给主站PLC,供主站PLC进行数据处理。 由于末端压力控制的设定值需要主控制器PLC进行给定,末端压力和末端流量数 据也需要传给主控制器,因此建立从站PLC与主站PLC的通讯连接,通讯方式采用工业以太 网通讯方式,在建立通信过程中从站PLC做服务器,主站PLC做客户机。 末端减压控制目标值,实现压力的分车间控制,各个车间末端减压控制采用的PID 控制方法,通过PID控制和调整使各系统的末端压力达到目标压力,计算空压机的运转台 数以及负载台数,减小压力波动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了适应系统变工况对PID控制的要求, 系统拟采用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同时为了解决系统存在大滞后环节,采用Smith预估补偿 的控制策略,实现系统的完美平滑控制。 某空压站共有十台空压机,为总装、涂装一、涂装二、冲压、总装、树脂车间提供压 缩空气,由于各工厂工序要求的压力不一致,生产过程中用气量变化带来压力波动大,过剩 供给增加了消费量。人工调节空压机开、停(负载@卸载),增加操作时间和设备整体运转 时间,能源利用率差。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供气末端(各车间进气管)进行调节分压力供气,以降低主 管供气压力,避免过剩供给。 末端压力控制流程图如图4所示,在控制程序上,根据车间空气流量的大小,当流 量较低时,系统识别出车间为停产或休息时刻,这时为了防止调节阀开度过小,再次进行生 产时,供气量不足,这时调节阀开度为固定开度,压力控制不受调节,当流量大于一定值时, 根据设定压力控制压力调节阀开度,系统进行自动压力调节,输出调节阀开度设有最大开 度值和最小开度值,当压力超过压力设定上限值、压力设定上上限、压力设定下限、压力设 定下下限时,进行报警显示。末端压力控制方式分为自动和手动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方式下 程序按照设定压力进行调节,手动控制模式可以进行调节阀的开关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技术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 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 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 一种压缩空气末端减压控制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远端的主控制PLC,与所 述的主控制PLC连接的工业以太网,工业以太网通过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产生,工业以太网 与光电转换器组通过光缆连接;光电转换器组与末端控制PLC通过双绞线连接; 末端控制PLC的输入接口与设置在各个车间的压缩空气管道上的压力计、流量计和露 点仪连接,输出接口与各个车间的调节阀执行器连接,调节阀执行器与气动调节阀连接,所 述的气动调节阀设置在压缩空气管道上;所述的压力计和流量计安装在压缩空气管道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缩空气末端减压控制节能装置,其包括远端的主控制PLC,其包括远端的主控制PLC,与所述的主控制PLC连接的工业以太网,工业以太网通过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产生,工业以太网与光电转换器组通过光缆连接;光电转换器组与末端控制PLC通过双绞线连接;末端控制PLC的输入接口与设置在各个车间的压缩空气管道上的压力计、流量计、露点仪连接,输出接口与各个车间的调节器执行器连接,调节器执行器与气动调节阀连接,所述的气动调节阀设置在压缩空气管道上;所述的压力计、流量计和、露点仪安装在压缩空气管道上。本技术压缩空气末端减压控制节能装置,可以解决大量通讯线路的不稳定性问题,同时也有效解决网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空气末端减压控制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远端的主控制PLC,与所述的主控制PLC连接的工业以太网,工业以太网通过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产生,工业以太网与光电转换器组通过光缆连接;光电转换器组与末端控制PLC通过双绞线连接;末端控制PLC的输入接口与设置在各个车间的压缩空气管道上的压力计、流量计和露点仪连接,输出接口与各个车间的调节阀执行器连接,调节阀执行器与气动调节阀连接,所述的气动调节阀设置在压缩空气管道上;所述的压力计和流量计安装在压缩空气管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江华谭树彬庄勋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德尔科机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