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云村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式健身车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5964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叠式健身车改良结构,主要包括一前轮杆、一后轮杆及一连接于该前、后轮杆的斜杆,在前轮杆顶、底缘分别设有把手及前转轮,后轮杆则于底缘设以后转轮,并于邻近后转轮处设有对称的踏杆,而斜杆则于其顶缘设有一座椅,其特征是:在后轮杆邻近斜杆处,以及该斜杆邻近前轮杆处,分别设有两段式连接,在连接端分别设有扣合装置,其中,扣合装置设有一呈U状的固定座,在固定座侧板后缘设有固定孔,水平面前缘设有一缺口;活动片是设有前、后轴筒,在前轴筒设有一缺口,使活动片以后轴筒枢接于固定座的固定孔而呈可转动状,活动片的前轴筒则由缺口连接一穿设有弹簧的螺杆,在螺杆的另端设有一压柄,使活动片与固定座并合时,组装为供骑乘状态,当活动片脱离固定座时,后轮杆及斜杆呈可弯折状。(*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类,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式健身车改良结构,尤指一种易于组装或拆卸折合,以利于搬运、收藏或置于背袋随身携带使用。具体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一般的健身车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种折叠式健身车改良结构,使健身车于搬运、收藏时,藉由简易的折叠动作,使其得以缩小体积,以利于搬运且收藏时避免占据过多的空间,其结构包括有转轮的前、后轮杆及一斜杆,在该前轮杆顶端设有把手,并于该斜杆设有座椅,其中,该后轮杆及斜杆分别设有两段式连接,在连接端设有扣合装置,使健身车藉由扣合装置的扣持固定,以供骑乘,藉由扣合装置的解扣使该后轮杆及斜杆弯折,以利于车体的折叠缩小;其中的扣合装置,包括一固定座及一枢接于该固定座呈可转动状的活动片,在活动片枢接一压柄,使该活动片与固定座并合时,该压柄得以扣持于固定座的缺口形成固定,在压柄由缺口脱落时构成解扣,使后轮杆与斜杆呈可弯折状。图2为本技术的折叠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扣合装置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扣合装置动作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示意图。1为前轮杆、100为健身车、11为把手、12为前转轮、2为后轮杆、21为后转轮、22为踏杆、3为斜杆、31为座椅、4为扣合装置、41为固定座、411为固定孔、412为凹槽、413为缺口、42为活动片、421为前轴筒、422为后轴筒、423为翼片、43为缺口,44为横杆、45为弹簧、46为螺杆、461为弹簧、462为螺丝、463为环体、464为垫圈、47为压柄、5为大齿轮、51为踏板、6为小齿轮、7为传动链。如附图5及附图6所示,本技术的另一及再一实施例,后轮杆2及后转轮21分别设有大、小齿轮5、6,该大齿轮5的轴心设有一踏板51,并使大、小齿轮5、6以传动链7连接,而构成一脚踏健身车,以供踏板51踩踏前行,而当不使用时,同样可将其折叠缩小,以利于搬运、收藏或置于背袋随身携带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健身车改良结构,主要包括一前轮杆、一后轮杆及一连接于该前、后轮杆的斜杆,在前轮杆顶、底缘分别设有把手及前转轮,后轮杆则于底缘设以后转轮,并于邻近后转轮处设有对称的踏杆,而斜杆则于其顶缘设有一座椅,其特征是在后轮杆邻近斜杆处,以及该斜杆邻近前轮杆处,分别设有两段式连接,在连接端分别设有扣合装置,其中,扣合装置设有一呈U状的固定座,在固定座侧板后缘设有固定孔,水平面前缘设有一缺口;活动片是设有前、后轴筒,在前轴筒设有一缺口,使活动片以后轴筒枢接于固定座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村高传富
申请(专利权)人:张云村高传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