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定兴专利>正文

迷你自行车折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581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迷你自行车折收装置,包括一车前管、一轴转内管、二管束、一下段车把竖管、一节头、一上段车把竖管构件,是令车前管内的轴转内管向上凸伸适长且设有剖沟的管段,并套结一管束,管束上设定位栓伸置于该剖沟,而下段车把竖管下端部设一节头并穿接于轴转内管,节头由上段与下段枢接构成,另在下段车把竖管的上端套结另一管束,以将上段车把竖管经管束插接于下段车把竖管。以达到缩短车把竖管复可折收手把利于收藏携带的功效。(*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迷你自行车,尤指一种迷你自行车折收装置。自行车产品种类众多,而本创作人是摆脱一般正规自行车的设计概念,着重于具趣味性与休闲性的迷你自行车上,重新就此类车型产品规划改良,而一迷你自行车的设计,除整体车架较一般的自行车为小外,小型的车轮亦是必须的配备,另因缩小的车架与车轮,其车体不仅较低,且前后车架长度亦较短,又因迷你自行车并非专供儿童玩乐用,非属一般的儿童车,其设计需供一般青少年骑乘,故缩短的车架尚需设计在可供在人足以骑乘的规格内,又,基于车身变低与缩短,而大人身高不变,迷你自行车的车把竖管是需加长而提升手把本体高度,并可略将手把朝前延伸,方适合大人的体型以较符合人体工学的舒适姿势来骑乘此种迷你自行车。然而,一旦加长车把竖管提升手把本体高度后,虽其整体车身架构较短,手把部位的相关管件却相当长,甚占储放空间与不利携带,故此,将迷你自行车结合可伸缩与折收的结构,便是解决此一问题的最佳模式。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迷你自行车折收结构,令手把架构可以分段伸缩且可弯折收合,并使其弯折枢接部在固接使用时退藏于车前管内,及在其伸缩端与弯折处配合有快拆扳手的管束加以束紧固定,而达致缩短其车把竖管复可折收手把利于收藏携带的功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迷你自行车折收装置,包括一车前管、一轴转内管、二管束、一下段车把竖管、一节头、一上段车把竖管、一手把本体等构件,手把的车把竖管设为分段伸缩,且车把竖管相对车前管可弯折收合,其中车前管内设的轴转内管向上凸伸一管段,该管段的管壁轴向设有一剖沟,并套结一有快拆扳手的管束,该管束在环体上设有定位栓伸置于轴转内管的剖沟;车把竖管分为上、下段,下段车把竖管下段穿接在轴转内管,该容于轴转内管的穿接端部设一节头,节头由上段与下段枢接构成,其上、下段的侧部管面对应轴转内管剖沟方向形成一道纵向的滑槽,管束穿螺的定位栓伸抵于滑槽,在节头的上段或下段的相对内端设有卡榫与凹槽,且下段车把竖管的上端套结另一有快拆扳手的管束,上段车把竖管穿经管束插接于下段车把竖管中,及上段车把竖管上部为朝前斜上弯折延伸而固接于手把本体的水平杆段。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上段车把竖管相对下段车把竖管得予伸缩固定,且松解轴转内管上的管束可拉出下段车把竖管的节头上段予以弯折相连的整体手把,以达到缩短车把竖管复可折收手把利于收藏携带的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配合车体设置的整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手把缩短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折收操作示意图(一);图6是本技术的折收操作示意图(二);图7是本技术折收后的整体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手把的变化例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另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另一实例的组合剖视图。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例是包括一车前管1、一轴转内管2、二管束3、6、一下段车把竖管4、一节头5、一上段车把竖管7、一手把本体8等构件,其中车前管1内的轴转内管2向上凸伸一适长管段,该管段在管壁轴向设有一剖沟21,且管端套结一有快拆扳手31的管束3,该管束3并在环体上设一螺孔32螺结一定位栓33,以伸置于轴转内管2的剖沟21;下段车把竖管4的下段端部设一节头5并穿接于轴转内管2,节头5由上段51与下段52枢接构成,其上、下段51、52是以凸板511与枢座521相插置,并以一铆钉53穿接枢连上、下段51、52,且上、下段51、52的侧面对应轴转内管2剖沟21方向形成一道凹入的纵向滑槽512、522,供管束3的定位栓33伸抵在该凹入的滑槽512、522,使节头5的下段52常态局部伸置于轴转内管2内而予卡抵定位,节头5的上段51或下段52的一相对内端(图式中为下段52)形成一内设有一卡榫54的容孔523,卡榫54由一弹簧541顶抵一钢珠542而容于一容筒543所构成(详参图3),而上段51的凸板511则对应卡榫54的钢珠542设有凹槽513;在下段车把竖管4的上端轴向对称侧各设一剖沟41与一穿孔42,而套结另一具快拆扳手61的管束6,管束6相对下段车把竖管4的穿孔42设一螺孔62而螺结一固定栓63,以及,令上段车把管7穿经管束6以插接于下段车把竖管4中,上段车把竖管7的上部为朝前斜上弯折延伸而固接于手把本体8的水平杆段,水平杆段两端则可有握把81。实施时,如图3所示,轴转内管2向上凸伸的管段套结有快拆扳手31的管束3,而将下段车把竖管4以下段端部连接的节头5容入轴转内管2,再由该管束3上的定位栓33螺进伸置于剖沟21进而抵止于节头5上、下段51、52的凹入滑槽512、522,以限定下段车把竖管4相对轴转向管2无法转向,并利于顺畅伸缩滑移,又可将节头5的上段51与下段52竖直以卡榫54的钢珠542卡于凹槽513定位,再令其压入伸于轴转向管2的管内隐藏,并利用管束3的定位栓33嵌滑于上段51的滑槽512抵止组固,及利用管束3的快拆扳手31可使其束紧轴转内管2而相对下段车把竖管4迫紧锁定,形成一枢结构造隐置于车前管1中的轴转内管2内的形态。而欲折收该手把架构时,如图4所示,可将下段车把竖管4上端管束6的快拆扳手61扳开松解,则插接于下段车把竖管4内的上段车把竖管7便可缩置管中,缩减其长度,此举并可借适当的伸缩调整,令握把81位于适合骑乘者手握的高度;再松解轴转内管2上的快拆扳手31使管束3不再紧束轴转内管2而可松放下段车把竖管4下端的节头5,如图5所示,该下段车把竖管4可拉升节头5使上段51部份伸露出轴转内管2上端,再如图6所示(此状态下为令其手把与轴转内管2旋转朝向侧边),可将此处以上包含下段车把竖管4、上段车把竖管7及手把本体8的大部分手把管体弯折收靠于车架中央,如图7所示,致可缩减体积,利于以较小车体供方便放置、携带;又,当拉出下段车把竖管4伸长至极限时,该管束3的定位栓33可抵于节头5下段52的滑槽522的槽端,而使下段车把竖管4不致被拉出脱离。上述实例中上段车把竖管7上部所固接的手把本体8与握把81亦可加以变化,其如图8所示,乃得令上段车把竖管7上部朝前斜上弯折的延伸段改为一直管段,而令其上端固接手把本体8的水平杆段,水平杆段两端再向前弯折形成一较短且可略向上斜翘的管段而设有握把82,适成一牛角造型的手把。此外,在上段车把竖管7相对下段车把竖管4伸缩的规划上,亦可设计一限定上段车把竖管7无法旋转的构造,以保持上段车把竖管7定向的上下伸缩,如图9、10所示,该下段车把竖管4上的管束6穿结快拆扳手61的环体开放端之间以其枢连的销轴64穿设一定位件65,其定位件65朝向下段车把竖管4剖沟41内面的端部成型一锥形抵块651,而上段车把竖管7上并对应定位件65的锥形抵块651形成一道纵向的滑槽71,藉之,上段车把竖管7以滑槽71与锥形抵块651相抵而限定其无法转向及兼顾伸缩滑移的顺畅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迷你自行车折收装置,包括一车前管、一轴转内管、二管束、一下段车把竖管、一节头、一上段车把竖管、一手把本体等构件,手把的车把竖管设为分段伸缩,且车把竖管相对车前管可弯折收合,其特征在于:车前管内设的轴转内管向上凸伸一管段,该管段的管壁 轴向设有一剖沟,并套结一有快拆扳手的管束,该管束在环体上设有定位栓伸置于轴转内管的剖沟;车把竖管分为上、下段,下段车把竖管下段穿接在轴转内管,该容于轴转内管的穿接端部设一节头,节头由上段与下段枢接构成,其上、下段的侧部管面对应轴转内管剖 沟方向形成一道纵向的滑槽,管束穿螺的定位栓伸抵于滑槽,在节头的上段或下段的相对内端设有卡榫与凹槽,且下段车把竖管的上端套结另一有快拆扳手的管束,上段车把竖管穿经管束插接于下段车把竖管中,及上段车把竖管上部为朝前斜上弯折延伸而固接于手把本体的水平杆段。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迷你自行车折收装置,包括一车前管、一轴转内管、二管束、一下段车把竖管、一节头、一上段车把竖管、一手把本体等构件,手把的车把竖管设为分段伸缩,且车把竖管相对车前管可弯折收合,其特征在于车前管内设的轴转内管向上凸伸一管段,该管段的管壁轴向设有一剖沟,并套结一有快拆扳手的管束,该管束在环体上设有定位栓伸置于轴转内管的剖沟;车把竖管分为上、下段,下段车把竖管下段穿接在轴转内管,该容于轴转内管的穿接端部设一节头,节头由上段与下段枢接构成,其上、下段的侧部管面对应轴转内管剖沟方向形成一道纵向的滑槽,管束穿螺的定位栓伸抵于滑槽,在节头的上段或下段的相对内端设有卡榫与凹槽,且下段车把竖管的上端套结另一有快拆扳手的管束,上段车把竖管穿经管束插接于下段车把竖管中,及上段车把竖管上部为朝前斜上弯折延伸而固接于手把本体的水平杆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定兴
申请(专利权)人:陈定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