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处理设备用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5249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9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尾气处理设备用清洁装置,包括:燃烧室,还包括:倒置的L型支架和清洁组件,所述L型支架上端设有液压缸且液压缸下端设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内固接有电机,所述清洁组件包括:位于燃烧室外的环形上盘、位于燃烧室内的中盘和下盘,分别通过轴承与中盘和下盘连接的主轴以及至少一根清洁杆,所述清洁杆外侧固接有刮刀,其内侧固接有清洁刷,其环形阵列排布且依次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上盘、中盘和下盘,所述上盘上设有与清洁杆对应设置的旋钮,主轴可与电机输出端相匹配。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优良,清洁效率高,非常易于操作且可大大降低对燃烧室内壁造成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尾气处理设备用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生产光电显示器件的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诸如Si02、P205、HF等气体,这些气体大都具有易衍生粉尘堆积、酸腐蚀性等特性,故需要采取相应的尾气处理设备对上述尾气进行处理。现有技术中,所述尾气处理设备具备一燃烧室及设置于燃烧室内的刮刀,将尾气引入到所述燃烧室内进行燃烧,燃烧后产生的粉尘状产物会粘附于所述燃烧室的内壁上,所述刮刀刮除粘附于燃烧室内壁上的粉尘产物,然而,刮刀只能将粘附于所述燃烧室的内壁上的燃烧产物刮下来,而刮下来的产物仍会滞留在燃烧室内并不断堆积,随着燃烧产物的堆积,易导致燃烧室的堵塞,进而影响所述尾气处理设备的运作。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专利ZL201420573822.4公开有一种尾气处理设备,所述尾气处理设备包括燃烧腔、刮除装置及驱动机构,所述刮除装置设置于所述燃烧腔内,且所述刮除装置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刮除装置包括驱动轴、刮刀及若干连接部件,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刮刀相连接,且所述驱动轴沿所述燃烧腔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刮刀沿燃烧腔的内壁呈螺旋状设置。如此设置,所述尾气处理设备除具备刮除燃烧腔内壁面上的燃烧产物的功能外,兼具将刮除下来的燃烧产物在燃烧腔内进行定向传输的功能,避免燃烧腔内出现堵塞现象,改善尾气处理设备的运作效率并降低成本。虽然以上的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的技术问题,但是,很显然,利用刮刀对燃烧室的内壁进行清洁,长此以往,一定会对燃烧室内壁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而且,仅仅利用刮刀进行清洁,并不能完全清洁掉燃烧后产生的粉尘状产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优良,清洁效率高,非常易于操作且可大大降低对燃烧室内壁造成的损害的尾气处理设备用清洁 目.ο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尾气处理设备用清洁装置,包括:燃烧室,还包括:倒置的L型支架和清洁组件,所述L型支架上端设有液压缸且液压缸下端设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内固接有电机,所述清洁组件包括:位于燃烧室外的环形上盘、位于燃烧室内的中盘和下盘,分别通过轴承与中盘和下盘连接的主轴以及至少一根清洁杆,所述清洁杆外侧固接有刮刀,其内侧固接有清洁刷,其环形阵列排布且依次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上盘、中盘和下盘,所述上盘上设有与清洁杆对应设置的旋钮,主轴可与电机输出端相匹配。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有清洁组件,上述清洁组件包括:位于燃烧室外的环形上盘、位于燃烧室内的中盘和下盘,分别通过轴承与中盘和下盘连接的主轴以及至少一根清洁杆,为了既能够利用所述的刮刀进行初步清洁,再利用清洁刷将刮刀清理下的碎肩进行深度清理,本技术设计所述清洁杆外侧固接有刮刀,其内侧固接有清洁刷,为了能够适应燃烧室内壁的形状,所述清洁杆环形阵列排布且依次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上盘、中盘和下盘,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将不同位置的清洁杆的经过旋转之后,选择将清洁杆设有刮刀的一侧或者设有清洁刷的一侧旋转至正对应所述燃烧室内壁,这样一来,在使用清洁组件清洁燃烧室内壁时,刮刀和清洁刷随着主轴的旋转依次工作,相互辅助,相互配合。为了给清洁组件提供动力,本技术还设计有所述L型支架上端设有液压缸且液压缸下端设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内固接有电机,所述主轴可与电机输出端相匹配。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中盘和下盘之间固接有支撑柱。此处设计可增强中盘和下盘之间的承载强度。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旋钮带有锁死罩且其两侧均设有螺栓,所述锁死罩上设有与螺栓相匹配的挂环。此设计是为了使操作者更加便捷地利用所述的旋钮对清洁杆进行旋转,而锁死罩、挂环以及螺栓的设计就是为了将操作者选择的位置固定。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L型支架上设有加强筋板。此设计是为了增强L型支架的承载强度。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L型支架包括两部分,即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可旋转地设置在下支架上。此设计是为了便于当不需要使用本技术时,可以将上支架旋转至不妨碍燃烧室工作之处,当需要使用本技术时再将其旋转至燃烧室正上方即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L型支架与燃烧室的位置结构示意图(L型支架不可转动);图2是本技术的L型支架与燃烧室的位置结构示意图(L型支架可转动);图3是图1中A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清洁组件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清洁组件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中:1、燃烧室;2、L型支架;2-1、上支架;2-2、下支架;3、液压缸;4、电机支架;5、电机;6、上盘;6-1、螺栓;7、中盘;8、下盘;9、主轴;10、清洁杆;10_1、刮刀;10_2、清洁刷;11、旋钮;12、支撑柱;13、锁死罩;13-1、挂环。【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尾气处理设备用清洁装置,包括:燃烧室1,还包括:倒置的L型支架2和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尾气处理设备用清洁装置,包括:燃烧室(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倒置的L型支架(2)和清洁组件,所述L型支架(2)上端设有液压缸(3)且液压缸(3)下端设有电机支架(4),电机支架(4)内固接有电机(5),所述清洁组件包括:位于燃烧室(1)外的环形上盘(6)、位于燃烧室内的中盘(7)和下盘(8),分别通过轴承与中盘(7)和下盘(8)连接的主轴(9)以及至少一根清洁杆(10),所述清洁杆(10)外侧固接有刮刀(10‑1),其内侧固接有清洁刷(10‑2),其环形阵列排布且依次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上盘(6)、中盘(7)和下盘(8),所述上盘(6)上设有与清洁杆(10)对应设置的旋钮(11),主轴(9)可与电机(5)输出端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云凤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嘉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