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适用于现浇混凝土圆柱施工,涉及一种圆台形柱头的模板。
技术介绍
在现浇框架结构施工中,为达到建筑造型等需求,混凝土圆柱越来越多被采用。在此类现浇柱中,梁柱节点的柱头部分或变径时,常采用径向斜面的台形变径方式处理。此处模板处理一般均采用竹木模板的小板拼组,此种施工方法对工人素质和质量管理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即会因拼组尺寸错误、加固不牢、接缝过多、模板刚度不够等原因造成梁柱节点混凝土出现错台、涨模、漏浆等质量问题,影响结构砼的实体质量和观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台形柱头专用模板,要解决现浇圆柱柱头及变径处的模板拼组的技术问题;并解决节点部位的混凝土实体质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台形柱头专用模板,其特征在于:为三段模板拼接而成,从下至上的顺序依次为用于与下层已浇筑的混凝土圆柱衔接的包柱段模板,用于处理待浇筑的径向斜面部分的圆台段模板和用于处理待浇筑的变径圆柱部分的圆柱段模板;所述包柱段模板包括上缘板a、浇筑面板a、背楞a、下缘板a和箍筋a,所述背楞a为若干根竖向木方连续排列围合成的包柱状主体且用两道箍筋a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台形柱头专用模板,其特征在于:为三段模板拼接而成,从下至上的顺序依次为用于与下层已浇筑的混凝土圆柱衔接的包柱段模板(1),用于处理待浇筑的径向斜面部分的圆台段模板(2)和用于处理待浇筑的变径圆柱部分的圆柱段模板(3);所述包柱段模板(1)包括上缘板a(1.1)、浇筑面板a(1.2)、背楞a(1.3)、下缘板a(1.4)和箍筋a(1.5),所述背楞a(1.3)为若干根竖向木方连续排列围合成的包柱状主体且用两道箍筋a(1.5)绑扎固定,所述背楞a(1.3)的内侧围有一圈浇筑面板a(1.2),在背楞a(1.3)的上、下檐口分别设置留有与包柱状主体相配套的开有圆孔的上缘板a(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井泉,刘晓飞,孙会功,杨智慧,闫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