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静电纺丝
,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型静电纺丝装置。
技术介绍
静电纺丝技术是制备微纳米纤维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概念最早在1745年就已经提出,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展,随着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兴起,静电纺丝技术逐渐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已经开始在组织工程支架、药物缓释、过滤、防护服、电池隔膜等领域崭露头角。静电纺丝是一种特殊的纤维制造工艺,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强电场中进行喷射纺丝,在电场作用下,针头处的液滴会由球形变为圆锥形,并从圆锥尖端延展得到纤维细丝。这种方式可以生产出纳米级直径的聚合物细丝。静电纺丝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例如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分子结构、溶液性质、电动势大小、毛细管和收集集之间的距离、环境参数、收集集的运动规律、以及喷丝口的针头形状等等。此外,静电纺丝机的结构、功能和工艺可控性也是影响静电纺丝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尽管现有市售静电纺丝机种类繁多,但其核心部件都是以市售的数显高压电源、推进泵等组合拼凑而成,集成度不高,导致现有的电纺装置体积大(至少lm3)、重量大(至少70kg)、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型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驱动单元、推进单元和静电纺丝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含步进电机、向所述步进电机供电的变压器以及控制所述步进电机工作的步进电机控制电路;所述推进单元包含与所述步进电机连接的螺杆、与所述螺杆平行设置的至少一个导轨以及与所述螺杆垂直设置的推进板;所述螺杆在所述步进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并带动所述推进板沿所述导轨滑动;所述静电纺丝单元包含带针头和推杆的注射器、可调式高压静电发生模块和电纺纤维收集极,所述可调式高压静电发生模块的输出端正极与所述电纺纤维收集极相连通,所述可调式高压静电发生模块的输出端负极与所述注射器的针头相连通;且所述注射器的推杆被所述推进板滑动推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术亮,黄渊源,彭万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博纳汇通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