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留龙专利>正文

直肠MRI检查专用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4201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肠MRI检查专用气囊装置,包括气泵、双腔气囊管、控制阀、电磁阀、压力传感器、三通和控制器,双腔气囊管由气囊管、注入管和气囊组成;气泵出气端与三通第一端连接,三通第二端与气囊管端相连接,三通第三端连接排气管,排气管上有电磁阀,注入管端设有控制阀,控制阀外端设有针管连接头;气泵出气端与三通第一端连接处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输出端分别连接气泵和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使用程序简易,在给患者进行检查时,压力自动控制、准确稳定,保障检查结果,采用电动驱动,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直肠MRI检查专用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磁共振室给患者进行检查时,需要经肛门向直肠内插入三腔管气囊,向气囊内注入适量水或空气增加天然对比,使直肠处于良好的充盈状态以便更好的显示病变。上述工作需要医护人员人工完成,工作程序复杂、费时费力且充水或空气的压力不易掌握,既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又给患者带来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直肠MRI检查专用气囊装置。其技术方案是:直肠MRI检查专用气囊装置,包括气泵、双腔气囊管、控制阀、电磁阀、压力传感器、三通和控制器,所述双腔气囊管由并排粘接成一体的气囊管、注入管和气囊组成,气囊管的尾端与气囊连接并内腔贯通,注入管的尾端穿过气囊并向外延伸2— 6厘米,注入管的尾端侧部设有小孔;所述气泵的出气端与三通的第一端连接,三通的第二端与双腔气囊管前端的气囊管端相连接,三通的第三端连接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电磁阀,双腔气囊管前端的注入管端设有控制阀,控制阀外端设有针管连接头;气泵的出气端与三通第一端的连接处管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气泵和电磁阀,控制器上连接有电源接线端子。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开关、压力控制电路和时间继电器,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电源接线端子通过开关与压力控制电路的电源端相连接,压力控制电路的一输出端与气泵相连接,压力控制电路的另一输出端与时间继电器的电源端相连接,时间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电磁阀。所述气囊在受气膨胀时呈圆柱状结构,该圆柱状结构的长度为5 — 15厘米。所述小孔为椭圆状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使用程序简易,在给患者进行直肠MRI检查时,充水或空气的压力自动控制、准确稳定,保障检查结果,采用电动驱动,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电路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图2,一种直肠MRI检查专用气囊装置,包括气泵1、双腔气囊管2、控制阀3、电磁阀4、压力传感器5、三通7和控制器6,所述双腔气囊管2由并排粘接成一体的气囊管21、注入管22和气囊23组成,气囊管21的尾端与气囊23连接并内腔贯通,注入管22的尾端穿过气囊23并向外延伸2— 6厘米,注入管22的尾端侧部设有小孔20 ;所述气泵I的出气端与三通7的第一端连接,三通7的第二端与双腔气囊管2前端的气囊管端相连接,三通7的第三端连接排气管8,排气管8上设有电磁阀4,双腔气囊管2前端的注入管端设有控制阀3,控制阀3外端设有针管连接头9 ;气泵I的出气端与三通7第一端的连接处管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5与控制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6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气泵I和电磁阀4,控制器6上连接有电源接线端子10。所述控制器6包括开关60、压力控制电路61和时间继电器62,压力传感器5与压力控制电路61的输入端相连接,电源接线端子10通过开关60与压力控制电路61的电源端相连接,压力控制电路61的一输出端与气泵I相连接,压力控制电路61的另一输出端与时间继电器62的电源端相连接,时间继电器62的输出端连接电磁阀4。所述气囊23在受气膨胀时呈圆柱状结构,该圆柱状结构的长度为5 —15厘米。所述小孔20为椭圆状孔。某些特殊患者,利用针管连接头9上连接注射器可对患者进行药物注射,辅助治疗。使用时,患者侧卧于检查床,双腔气囊管2带有气囊23的尾部涂少量润滑剂(石蜡油等),经患者肛门插入,设定压力控制电路61的压力值,具体量视患者承受能力而定。将电源接线端子10连接电源并打开开关60,此时,压力控制电路61的一输出端有电源输出,驱动气泵I运行通过气囊管21向气囊23充气,当压力传感器5感知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压力控制电路61的一输出端停止电源输出,气泵I停止向气囊23充气,同时压力控制电路61的另一输出端有电源输出,给时间继电器62供电,时间继电器62开始计时,计时时间到达后,其输出端输出电源控制电磁阀4打开,将气囊23内的空气排出,工作完成。时间继电器62的计时时间为患者肠内被气囊23充胀的最长承受时间,使用前预先根据医生指导设置。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使用程序简易,在给患者进行直肠MRI检查时,充水或空气的压力自动控制、准确稳定,保障检查结果,采用电动驱动,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主权项】1.直肠MRI检查专用气囊装置,包括气泵、双腔气囊管、控制阀、电磁阀、压力传感器、三通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气囊管由并排粘接成一体的气囊管、注入管和气囊组成,气囊管的尾端与气囊连接并内腔贯通,注入管的尾端穿过气囊并向外延伸2— 6厘米,注入管的尾端侧部设有小孔;所述气泵的出气端与三通的第一端连接,三通的第二端与双腔气囊管前端的气囊管端相连接,三通的第三端连接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电磁阀,双腔气囊管前端的注入管端设有控制阀,控制阀外端设有针管连接头;气泵的出气端与三通第一端的连接处管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气泵和电磁阀,控制器上连接有电源接线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肠MRI检查专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开关、压力控制电路和时间继电器,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电源接线端子通过开关与压力控制电路的电源端相连接,压力控制电路的一输出端与气泵相连接,压力控制电路的另一输出端与时间继电器的电源端相连接,时间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肠MRI检查专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在受气膨胀时呈圆柱状结构,该圆柱状结构的长度为5 —15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肠MRI检查专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为椭圆状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直肠MRI检查专用气囊装置,包括气泵、双腔气囊管、控制阀、电磁阀、压力传感器、三通和控制器,双腔气囊管由气囊管、注入管和气囊组成;气泵出气端与三通第一端连接,三通第二端与气囊管端相连接,三通第三端连接排气管,排气管上有电磁阀,注入管端设有控制阀,控制阀外端设有针管连接头;气泵出气端与三通第一端连接处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输出端分别连接气泵和电磁阀。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使用程序简易,在给患者进行检查时,压力自动控制、准确稳定,保障检查结果,采用电动驱动,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IPC分类】A61B5-055【公开号】CN204520688【申请号】CN201520218939【专利技术人】张留龙 【申请人】张留龙【公开日】2015年8月5日【申请日】2015年4月1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直肠MRI检查专用气囊装置,包括气泵、双腔气囊管、控制阀、电磁阀、压力传感器、三通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气囊管由并排粘接成一体的气囊管、注入管和气囊组成,气囊管的尾端与气囊连接并内腔贯通,注入管的尾端穿过气囊并向外延伸2—6厘米,注入管的尾端侧部设有小孔;所述气泵的出气端与三通的第一端连接,三通的第二端与双腔气囊管前端的气囊管端相连接,三通的第三端连接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电磁阀,双腔气囊管前端的注入管端设有控制阀,控制阀外端设有针管连接头;气泵的出气端与三通第一端的连接处管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气泵和电磁阀,控制器上连接有电源接线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留龙
申请(专利权)人:张留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