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行李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1545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行李架,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行李架使用较为麻烦的问题。本汽车行李架,包括两边杆组件,两边杆组件均包括前固定部、后固定部及活动部,前固定部和后固定部均固连在汽车车顶上,活动部的两端分别与前固定部及后固定部可拆卸连接,后固定部的后端铰接有卷绕轮,该卷绕轮上卷绕有固定绳,固定绳穿过活动部并固连在前固定部内。本汽车行李架能够对行李物品进行固定,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涉及一种汽车行李架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的实用性被赋予更多要求,汽车行李架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既可让车的造型更酷,也可在你出游时派上大用场。它能承载行李厢放不下的东西,比如体积大的行李、自行车、折叠床等。只要车主将货物固定到位,特别是在货物上加装上行李绳网的话,可以携带更多的东西,行李架通过由两根边杆组成,固定在汽车车顶。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1220297469.2)公开了一种汽车行李架,包括设于车顶的两条相互平行的支撑杆及设置在支撑杆两端的支座,与支座相对的车顶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支座设于第一凹槽底面上;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设有转轴,转轴可转动的设于支座上;所述支座与支撑杆之间设有用于定位支撑杆的定位装置;所述车顶的顶面上设有用于容纳支撑杆的第二凹槽。该汽车行李架在对行李物品进行固定时往往需要额外的固定绳或者固定网,使用较为麻烦,且固定好后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行李架,本汽车行李架能够对行李物品进行固定,操作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行李架,包括两边杆组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边杆组件均包括呈管状的前固定部、后固定部及活动部,所述前固定部和后固定部均固连在汽车车顶上,所述活动部位于前固定部和后固定部之间,且活动部的两端分别与前固定部及后固定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后固定部的后端铰接有卷绕轮,该卷绕轮上卷绕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穿过活动部并固连在前固定部内,所述卷绕轮上设有能够将固定绳拉紧的操纵件。前固定部、活动部及后固定部相连接成笔直状,两个边杆组件对称设置,即活动部在两个边杆组件上均能够进行连接,需要对行李物品进行固定时,拆卸两个活动部,即对两个活动部的位置进行对换,此时固定绳被拉出并交叉缠绕在行李物品上,也可以拆卸一个活动部,该活动部绕过另一个边杆组件后重新连接在原边杆组件上,此时固定绳也能够对行李物品进行缠绕,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操作,在活动部重新连接在前固定部及后固定部上后,通过操纵件转动卷绕轮,使得固定绳拉紧以对行李物品进行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在上述的汽车行李架中,所述前固定部的后端与后固定部的前端均滑动插接有定位套,所述活动部的两端端面上均开设有环形定位槽,所述前固定部和后固定部内均设有定位弹簧,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定位套一端能够插入定位槽内。即活动部的两端通过定位套插入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有效。在上述的汽车行李架中,所述前固定部和后固定部内侧壁上均周向具有环形挡沿,上述定位弹簧的一端抵压在环形挡沿上,另一端抵压在定位套端面上。即定位弹簧位于前固定部与后固定部内部,结构紧凑稳定。在上述的汽车行李架中,所述前固定部和后固定部的侧壁上均沿轴向开设有滑槽,所述定位套侧壁上径向具有拉杆,所述拉杆的自由端伸出滑槽。由于汽车车顶具有一定的高度,操作者只需要手动移动拉杆即可完成操作,操作简单方便。在上述的汽车行李架中,所述操纵件包括设置在卷绕轮一侧侧面上的旋钮和另一侧侧面上周向上的若干楔形凸块,所述后固定部后端还具有筒状罩壳,上述卷绕轮转动连接在罩壳内,所述罩壳侧壁上铰接顶杆,且在顶杆上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顶杆抵压在楔形凸块上。在顶杆与楔形凸块的作用下,卷绕轮只能够向一个方向转动,即固定绳被拉紧的方向,该结构与棘轮的远离相似。 在上述的汽车行李架中,所述活动部的两端端口均开设有避让缺口。在固定绳被拉出使用时,固定绳能够从避让缺口伸出,避免固定绳与活动部端部发生干涉。在上述的汽车行李架中,所述前固定部和后固定部和活动部连接的一端均通过支座固连在汽车车顶上。即前固定部与后固定部的结构更加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行李架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在活动部重新连接在前固定部及后固定部上后,固定绳能够对行李物品进行缠绕,通过操纵件转动卷绕轮,使得固定绳拉紧以对行李物品进行固定,操作简单方便。2、由于卷绕轮只能够向一个方向转动,即固定绳被拉紧的方向,该结构与棘轮的远离相似,因此能够方便快速的拉紧固定绳。【附图说明】图1是本汽车行李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汽车行李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3是操纵件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边杆组件;11、前固定部;12、活动部;121、定位槽;122、避让缺口 ;13、后固定部;2、卷绕轮;3、固定绳;4、操纵件;41、旋钮;42、楔形凸块;43、顶杆;44、扭簧;5、定位套;51、定位弹簧;52、环形挡沿;53、滑槽;54、拉杆;6、罩壳;7、支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行李架,包括两边杆组件1,两边杆组件I均包括呈管状的前固定部U、后固定部13及活动部12,前固定部11和后固定部13均固连在汽车车顶上,活动部12位于前固定部11和后固定部13之间,且活动部12的两端分别与前固定部11及后固定部13可拆卸连接,后固定部13的后端铰接有卷绕轮2,该卷绕轮2上卷绕有固定绳3,固定绳3穿过活动部12并固连在前固定部11内,卷绕轮2上设有能够将固定绳3拉紧的操纵件4。前固定部11、活动部12及后固定部13相连接成笔直状,两个边杆组件I对称设置,即活动部12在两个边杆组件I上均能够进行连接,需要对行李物品进行固定时,拆卸两个活动部12,即对两个活动部12的位置进行对换,此时固定绳3被拉出并交叉缠绕在行李物品上,也可以拆卸一个活动部12,该活动部12绕过另一个边杆组件I后重新连接在原边杆组件I上,此时固定绳3也能够对行李物品进行缠绕,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操作,在活动部12重新连接在前固定部11及后固定部13上后,通过操纵件4转动卷绕轮2,使得固定绳3拉紧以对行李物品进行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具体来说,结合图2、图3所示,前固定部11的后端与后固定部13的前端均滑动插接有定位套5,活动部12的两端端面上均开设有环形定位槽121,前固定部11和后固定部13内均设有定位弹簧51,在定位弹簧51的作用下,定位套5 —端能够插入定位槽121内,即活动部12的两端通过定位套5插入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有效。前固定部11和后固定部13内侧壁上均周向具有环形挡沿52,定位弹簧51的一端抵压在环形挡沿52上,另一端抵压在定位套5端面上,即定位弹簧51位于前固定部11与后固定部13内部,结构紧凑稳定。前固定部11和后固定部13的侧壁上均沿轴向开设有滑槽53,定位套5侧壁上径向具有拉杆54,拉杆54的自由端伸出滑槽53,由于汽车车顶具有一定的高度,操作者只需要手动移动拉杆54即可完成操作,操作简单方便。操纵件4包括设置在卷绕轮2 —侧侧面的旋钮41和另一侧侧面上周向上的若干楔形凸块42,后固定部13后端还具有筒状罩壳6,卷绕轮2转动连接在罩壳6内,罩壳6侧壁上铰接顶杆43,且在顶杆43上设有扭簧44,在扭簧44的作用下,顶杆43抵压在楔形凸块42上,在顶杆43与楔形凸块42的作用下,卷绕轮2只能够向一个方向转动,即固定绳3被拉紧的方向,该结构与棘轮的原理相似。活动部12的两端端口均开设有避让缺口 122,在固定绳3被拉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行李架,包括两边杆组件(1),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边杆组件(1)均包括呈管状的前固定部(11)、后固定部(13)及活动部(12),所述前固定部(11)和后固定部(13)均固连在汽车车顶上,所述活动部(12)位于前固定部(11)和后固定部(13)之间,且活动部(12)的两端分别与前固定部(11)及后固定部(13)可拆卸连接,所述后固定部(13)的后端铰接有卷绕轮(2),该卷绕轮(2)上卷绕有固定绳(3),所述固定绳(3)穿过活动部(12)并固连在前固定部(11)内,所述卷绕轮(2)上设有能够将固定绳(3)拉紧的操纵件(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程郑雄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