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来剑波专利>正文

一种手提式箱包电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984 阅读:4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提式箱包电动自行车,其包括折合式车把,车架前管、后车架、前叉、后叉,安装于前叉、后叉的前后车轮,置于后车架的曲柄链轮、链条和脚蹬以及鞍座;左右箱盖,分别设置于后车架两侧,与后端部相连接;还包括车架主管,车架摆杆,折合式车把,前叉,前轮,以及位移机构和后轮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手提式电动自行车折叠后,可将前轮、折合式车把、后车轮均移藏至车后身的箱包内,使折叠后的手提式电动自行车成为一个便于携带的箱包,采用位移系统和由斜齿轮和螺杆传动组成的后轮升降的结构使折叠后的电动自行车更紧凑,外表美观,便于携带;而且,箱盖表面可用太阳能电池板,符合现在技术发展和环保要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手提式箱包电动自行车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短程代步工具及运动休闲用品给人 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快捷、轻松的节奏,倍受人们的青睐。然而,电 动自行车的体积过大,加上电动自行车的被盗、携带等原因给人们使用带 来不便。特别是人们在长途旅行时就更无法带上电动自行车,而目前市场 上的提供的一些可折叠电动自行车由于体积大、质量重,折叠后仍为裸装, 给携带、运输、存放都带来不便,外观也不美观;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 快速发展,城市的轨道交通的发展,人们需要能携带方便、防盗又能骑车 轻松的廉价的交通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手提式箱包电动自行车,便于携带,操 作简单,外观美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提式箱包电动自行车,其包括,折合式车把、车架前管、后车 架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相连接的前叉、后叉,安装于前叉、后叉的前后车轮, 设置于后车架的曲柄链轮、链条和脚蹬以及鞍座;左、右箱盖,分别设置 于后车架两侧,其后端部相连接;所述的后车架为L型结构,所述的曲柄 链轮通过中接头置于后车架的L型结构上,该曲柄链轮为可折叠结构;该 电动自行车还包括,车架主管,其一端活动连接于车架前管,其管身沿轴 向设有滑槽;车架摆杆,其一端活动连接于车架前管,另一端滑设于车架 主管上的滑槽内,并设有可锁紧的快卸件;位移机构,包括,弧形连杆,其上端固定于后车架的上端,下端固定 于后车架的下端,其上设有弧形滑槽;位移接头,其滑设于弧形连杆上,所述的车架主管的一端连接于该位移接头;前后连接摆杆,其为可折叠式 结构,其一端活动连接于位移接头,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的后车架的L型结构的下部;车架主管的另一端连接于位移接头上,使该车架主管与前 后连接摆杆形成可折叠式结构;后轮升降机构,包括,立管,固定于后车架上,所述的后叉可伸縮设 于该立管内;过渡轮,设置于立管上,其输出轴上固定第一同步带轮;传 动齿轮,通过固定架固定于后车架上,其一侧为直齿结构,与过渡轮啮合; 另一侧为斜齿结构,与一齿套配合,齿套及其内的螺杆通过连杆与后叉相 连接;涨紧轮,通过一摆杆连接于传动齿轮的固定架;第二同步带轮,固 定于位移接头;第三同步带轮,固定于后车架的下端部;左右箱盖前端部 分别抵靠第二、第三同步带轮两侧;通过同步带将第一 三同步带轮以及 涨紧轮相联接;第一、三同步带轮上还分别设有齿套、螺杆,该螺杆分别 抵靠左箱盖或右箱盖,随螺杆伸縮使左、右箱盖形成开合式结构;电机, 安装于后车架的曲柄链轮的中轴或者后轮轮毂中;蓄电池以及控制器,设 置于后车架上,分别连接电机。进一步,所述的折合式车把包括,把立管,安装于车架前管上;左、 右把手,其下端分别连接于该把立管的上端部;平管,其为可折叠式结构, 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左、右把手。所述的平管由左右两平管通过铰链连接而成。所述的把立管为两段式结构,由上下把立管组成,并通过一折叠接头 连接,使把立管形成可折叠式结构。所述的左右箱盖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该左右箱盖上形成一供放置物品 或电池的容置空间的凸起结构;或者,该左右箱盖上设有可供放置物品或 电池的夹层结构。左右箱盖大小为可包覆后车架及进入箱体的所有部件。又,所述的前后连接摆杆的一端形成一卡勾部,该卡勾部与后轮轴配合。所述的鞍座还设有一快卸和避震件,分别连接鞍座、立管。 所述的连接涨紧轮的摆杆上还设有一弹簧,并连接于后车架。 使用过程中,所述折合式车把的下把立管插入车架前管,车把上设有 可折叠的把手折合平管,车架前管与车架摆杆的前端构成转动连接;车架摆杆的后端与车架主管上的滑槽组成滑动连接,车架前管与车架主管的前 端构成转动连接,车架主管与前后连接摆杆由位移接头连接组成偏移折 叠,在折叠过程中,固定于位移接头上的第二同步带轮的同步带带动第一、 三同步带轮转动,能使后左车箱盖打开(或关闭)及升降传动机构的升(或 降),在运动中,中置电机的链轮可替代自行车的链轮,用于骑行。折叠过程中,位移接头沿弧形连杆上的弧形滑槽相上滑移,带动其上 的第二同步带轮,从而带动同步带运动,使第一、三同步带轮带动其上的 齿套旋转,使螺杆外伸,推动左箱盖外移,形成一个可供放置折叠后的折 合式车把,车架前管、前车轮等部件的容置空间。与此同时,同步带带动第一同步带轮使过渡轮旋转,从而也使与之啮 合的传动齿轮旋转,带动其上的齿套旋转,使螺杆及连杆上升,带动后叉 上升,从而使后车轮收入左、右箱盖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手提式电动自行车折叠后,可将前轮、折合式车把、 后轮均移藏至车后身的箱包内,使折叠后的手提式电动自行车成为一个便 于携带的箱包,采用位移机构以及由斜齿轮和螺杆传动组成的后轮升降机 构使折叠后的电动自行车更紧凑,外表美观,便于携带;而且,箱盖表面 可用太阳能电池板,符合现在技术发展和环保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折叠后的外观示意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左右箱盖开合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图4,本技术的手提式箱包电动自行车,其包括,折合式车把l,车架前管2、后车架3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相连接的前叉4、后叉 5,安装于前叉4、后叉5的前车轮6、后车轮7,设置于后车架3的曲柄 链轮8、链条81和脚蹬82以及鞍座9;右箱盖IO、左箱盖ll,分别设置 于自行车后车架3的两侧,其后端通过一连接销19相连接;与后车架3 相连接的车架主管12、车架摆杆13、位移机构14、后轮升降机构15。所述的后车架3为L型结构,所述的曲柄链轮8通过中接头83置于 后车架3的L型结构上。车架主管12,其一端活动连接于车架前管2,其管身沿轴向设有滑槽 121;车架摆杆13,其一端活动连接于车架前管2,另一端滑设于车架主 管12上的滑槽121内;位移机构14,包括,弧形连杆141,其上设有弧形滑槽1411;位移接 头142,其滑设于弧形连杆141上的弧形滑槽1411,所述的车架主管12 的一端连接于该位移接头142;位移接头142连接于前后连接摆杆143, 其为偏移、折叠式结构,前后连接摆杆143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的后车 架3的L型结构的下部32的前端部;后轮升降机构15,包括,立管151通过固定架162固定于后车架3 的上部31上,所述的后叉5可伸縮设置于该立管151内;过渡轮152,设 置于立管151上,其输出轴上固定第一同步带轮153;传动齿轮154,通 过固定架162固定于后车架3上,其一侧为直齿结构,与过渡轮152啮合; 另一侧为斜齿结构,与一齿套155配合,齿套155 (斜齿、内螺纹)及其 内的螺杆156通过连杆157与后叉5相连接;涨紧轮158,设置于连接固定架162的摆杆163,且其上还设有弹簧 164,其另一端固定于后车架3的L型结构的上部31;第二同步带轮159, 固定于位移接头142;第三同步带轮160,固定于后车架3的下端部32; 右箱盖10、左箱盖11前端部分别抵靠第二同步带轮159、第三同步带轮 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提式箱包电动自行车,其包括,折合式车把、车架前管、后车架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相连接的前叉、后叉,安装于前叉、后叉的前后车轮,设置于后车架的曲柄链轮、链条和脚蹬以及鞍座;左、右箱盖,分别设置于后车架两侧,其后端部相连接;其特征是,    所述的后车架为L型结构,所述的曲柄链轮通过中接头置于后车架的L型结构上,该曲柄链轮为可折叠结构;    该电动自行车还包括,    车架主管,其一端活动连接于车架前管,其管身沿轴向设有滑槽;    车架摆杆,其一端活动连接于车架前管,另一端滑设于车架主管上的滑槽内,并设有可锁紧的快卸件;    位移机构,包括,    弧形连杆,其上端固定于后车架的上端,下端固定于后车架的下端,其上设有弧形滑槽;    位移接头,其滑设于弧形连杆上,所述的车架主管的一端连接于该位移接头;    前后连接摆杆,其为可折叠式结构,其一端活动连接于位移接头,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的后车架的L型结构的下部;车架主管的另一端连接于位移接头上,使该车架主管与前后连接摆杆形成可折叠式结构;    后轮升降机构,包括,    立管,固定于后车架上,所述的后叉可伸缩设于该立管内;    过渡轮,设置于立管上,其输出轴上固定第一同步带轮;    传动齿轮,通过固定架固定于后车架上,其一侧为直齿结构,与过渡轮啮合;另一侧为斜齿结构,与一齿套配合,齿套及其内的螺杆通过连杆与后叉相连接;    涨紧轮,通过一摆杆连接于传动齿轮的固定架;    第二同步带轮,固定于位移接头;    第三同步带轮,固定于后车架的下端部;左右箱盖前端部分别抵靠第二、第三同步带轮两侧;通过同步带将第一~三同步带轮以及涨紧轮相联接;    第一、三同步带轮上还分别设有齿套、螺杆,该螺杆分别抵靠左箱盖或右箱盖,随螺杆伸缩使左、右箱盖形成开合式结构;    电机,安装于后车架的曲柄链轮的中轴或者后轮轮毂中;    蓄电池以及控制器,设置于后车架上,分别连接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提式箱包电动自行车,其包括,折合式车把、车架前管、后车架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相连接的前叉、后叉,安装于前叉、后叉的前后车轮,设置于后车架的曲柄链轮、链条和脚蹬以及鞍座;左、右箱盖,分别设置于后车架两侧,其后端部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后车架为L型结构,所述的曲柄链轮通过中接头置于后车架的L型结构上,该曲柄链轮为可折叠结构;该电动自行车还包括,车架主管,其一端活动连接于车架前管,其管身沿轴向设有滑槽;车架摆杆,其一端活动连接于车架前管,另一端滑设于车架主管上的滑槽内,并设有可锁紧的快卸件;位移机构,包括,弧形连杆,其上端固定于后车架的上端,下端固定于后车架的下端,其上设有弧形滑槽;位移接头,其滑设于弧形连杆上,所述的车架主管的一端连接于该位移接头;前后连接摆杆,其为可折叠式结构,其一端活动连接于位移接头,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的后车架的L型结构的下部;车架主管的另一端连接于位移接头上,使该车架主管与前后连接摆杆形成可折叠式结构;后轮升降机构,包括,立管,固定于后车架上,所述的后叉可伸缩设于该立管内;过渡轮,设置于立管上,其输出轴上固定第一同步带轮;传动齿轮,通过固定架固定于后车架上,其一侧为直齿结构,与过渡轮啮合;另一侧为斜齿结构,与一齿套配合,齿套及其内的螺杆通过连杆与后叉相连接;涨紧轮,通过一摆杆连接于传动齿轮的固定架;第二同步带轮,固定于位移接头;第三同步带轮,固定于后车架的下端部;左右箱盖前端部分别抵靠第二、第三同步带轮两侧;通过同步带将第一~三同步带轮以及涨紧轮相联接;第一、三同步带轮上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来剑波刘幸华
申请(专利权)人:来剑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