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义金专利>正文

一种人力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751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输用人力三轮车,主要由车架、车厢、前后车轮、转向装置、脚蹬及链条传动装置、刹车装置组成,在车架的中间位置安有靠背座椅,前部设有流线型挡风板和挡风玻璃;在后轴与车架之间设有杠杆板簧组合可调式减震器;转向装置通过左、右转向手柄操纵齿条齿轮式转向器实现转向;刹车装置中设有转向助力刹车联动器。采用上述结构的人力三轮车操纵简便、减震性能良好、安全稳定、乘坐舒服和骑行阻力较小。(*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用三轮车,特别是一种人力脚蹬式三轮车。目前,现有的人力脚蹬式三轮车主要由车架、前后车轮、车把、鞍座、车厢、脚蹬及链条传动装置、刹车装置等组成,由于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无环境污染、且装卸货物快捷、运输稳固,而被广泛用于小重量货物运输,并成为人们出行的一种代步工具,也有许多城市出现了大量的用于客、货运输出租的人力三轮车。但现有的人力三轮车在人们骑乘时减震性能差、骑行阻力大、急转弯易翻车,而且骑乘人员操纵时需弯腰进行撑把和脚蹬等,极易造成疲劳甚至产生腰椎疾病等,特别是在冬季风雪天气,还常引起脚腿疾病。另外,由于客、货运输混用,乘客乘座时极不舒适。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操纵简单、转向稳定、减震性能良好、骑行阻力较小和乘座舒适的人力三轮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人力三轮车主要由车架、车厢、前后车轮、转向装置、脚蹬及链条传动装置、刹车装置组成,在车架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靠背座椅,前部安装有流线型挡风板和挡风玻璃;在后轴两端与车架之间分别设有减震器;转向装置由安装在靠背座椅支架上的左、右转向手柄、转向支杆、转向拉杆和转向器组成;脚蹬及链条传动装置为通过设在座椅前方车架上的脚蹬驱动两级链条传动装置而使后轴转动,从而驱动后车轮转动前进;为便于转向稳定安全,在由刹车手柄、刹车拉杆、转轴、刹车器组成的刹车装置中增设有转向助力刹车联动器。上述的转向器可以为齿轮齿条式结构转向器,也可以采用曲柄式或其他结构的转向器。所述的减震器采用杠杆板簧组合可调式减震器,主要由车架、支杆、杠杆、限位板、板簧、拉簧组成,在空车或负荷较小时,由支杆支撑车身,靠拉簧弹力减震,当负荷较大时,板簧触及限位板上止点支撑车身而起减震作用,也可以直接采用适当弹力的板簧式减震器。转向助力刹车联动器由软轴线、拉杆、托板、限位板、拨叉、杠杆组成,当转向时,通过设在转向手柄上的转向助力刹车手柄操纵,靠软轴线拉动刹车拉杆从而使一侧车轮转动减慢或停止,确保转向安全、平稳。当刹车时,通过刹车手柄操纵,靠拨叉拨动刹车拉杆,从而使两侧车轮的转动同时减慢或停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车厢内设有可拆卸式座板,在车厢后部设有可折叠式后备斗,以满足客、货运输的不同需求。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流线型档风板和挡风玻璃的作用,可降低骑行阻力,减小气流对人体的刺激和危害。把车鞍改成背靠座椅,车把改成设在座椅两侧的转向手柄,脚蹬设在座椅前方的车架上,从而操纵方便、乘座舒适、不易造成腰椎疾病。在后轴与车架之间设置减震器,可提高三轮车的减震性能。转向助力刹车联动器,可在转向时由设置在转向手柄上的转向助力刹车手柄分别控制左、右后车轮的转动,能提高转向稳定性能,防止翻车事故发生。车厢内设有可拆卸式座板,可分别满足客货运输的需要,确保乘客乘座舒适,并能在座板下形成一个货物存放箱。车厢后设有可折叠后备斗,能在乘客携带行李较多时,打开存放行李,不用时折起,极为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是操纵简便、使用方便、乘座舒适、安全稳定和骑行阻力较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人力三轮车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人力三轮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转向助力杀车联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杠杆板簧组合可调式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人力三轮车,主要由车架1、车厢15、前后车轮、转向装置、脚蹬及链条传动装置、刹车装置组成。在车架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靠背座椅12,供骑乘人员坐用,该靠背座椅12可前后调节位置以适应不同身高人员的需要。在车架1的前部,还设有流线型挡风板2和挡风玻璃3,以减小前进时的阻力,并阻挡风寒,保护人体。在后轴19和车架1之间还设有杠杆板簧组合可调式减震器17,如图3所示,它由车架1、杠杆30、支杆32、限位板31、板簧33、拉簧29组成,在空车或负荷较大时,通过支杆32支撑车身,靠拉簧29的弹力减震,当负荷较大时,板簧33触及限位板31上止点而起减震作用,提高减震性能。如图1和图2所示,转向装置由安装在背靠座椅12支架上的左、右转向手柄11和10、转向支杆6和7、转向拉杆5和转向器4组成,其中转向器4为齿轮齿条式结构。转向时,左转向手柄11后拉,右转向手柄12前推,从而带动转向支杠6、7向后拉动转向拉杆5,进而带动转向器4的齿条向后运动,齿轮逆时针转动,实现左转弯,反之操纵左、右转向手柄11、10,实现右转弯,也可以单独操纵左、右转向手柄11、10中一个实现转向。脚蹬26设在座椅12前方的车架1上,主要是为了保证在人体座姿时蹬动方便,蹬转脚蹬26,通过两级链条传动装置驱动后轴19,进而可驱动后车轮转动前进。刹车装置主要有刹车手柄8、刹车拉杆20、转轴23、以及左、右转向助力刹车联动器21和刹车器18组成,其中转向助力刹车联动器21如图4所示,由软轴线13、刹车拉杆20、托板28、限位板27、拨叉22、拉杆25、杠杆24组成,当转向时,通过设在转向手柄上的转向助力刹车手柄9操纵,软轴线13拉动刹车拉杆20从而使转向一侧车轮转动减慢或停止,确保转向安全、平稳。当刹车时,通过刹车手柄8操纵,靠拨叉22拨动刹车拉杆20,从而使两侧车轮的转动同时减慢或停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车厢15内设有可拆卸式座板14,在车厢15后部设有可折叠式后备斗16,以满足客、货运输的不同需求。本技术还可具有许多变换及改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如所述的转向器、减震器、转向助力刹车联动器可采用其他类似结构;所述座椅、车厢、可折叠式后备斗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和结构;以及增加助力器等等,都是本技术的一种变型。总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哪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力三轮车,主要由车架(1)、车厢(15)、前后车轮、转向装置、脚蹬及链条传传动装置、刹车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车架(1)中间位置安装有靠背座椅(12),前部安装有流线型挡风板(2)和挡风玻璃(3);在后轴(19)两端与车架(1)之间,分别设有减震器(17);所述的转向装置由安装在靠背座椅(12)支架上的左、右转向手柄(11、10)、转向支杆(6、7)、转向拉杆(5)和转向器(4)组成;所述的脚蹬及链条转动装置为通过设在座椅(12)前方车架(1)上的脚蹬(26)驱动两级链条传动装置而使后轴(19)转动,从而驱动后车轮转动前进;所述的刹车装置由刹车手柄(8)、刹车拉杆(20)、刹车杠杆(24)、拉杆(25)、转轴(23)、拨叉(22)以及左、右转向助力刹车联动器(21)和刹车器(18)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力三轮车,主要由车架(1)、车厢(15)、前后车轮、转向装置、脚蹬及链条传传动装置、刹车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车架(1)中间位置安装有靠背座椅(12),前部安装有流线型挡风板(2)和挡风玻璃(3);在后轴(19)两端与车架(1)之间,分别设有减震器(17);所述的转向装置由安装在靠背座椅(12)支架上的左、右转向手柄(11、10)、转向支杆(6、7)、转向拉杆(5)和转向器(4)组成;所述的脚蹬及链条转动装置为通过设在座椅(12)前方车架(1)上的脚蹬(26)驱动两级链条传动装置而使后轴(19)转动,从而驱动后车轮转动前进;所述的刹车装置由刹车手柄(8)、刹车拉杆(20)、刹车杠杆(24)、拉杆(25)、转轴(23)、拨叉(22)以及左、右转向助力刹车联动器(21)和刹车器(18)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器(4)为齿轮齿条式转向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器为杠杆板簧组合可调式减震器(17),由车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义金
申请(专利权)人:宋义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