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式血管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3544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5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介入式血管止血装置,包括空心鞘管、推杆、缝线,以及能用于夹紧血管壁的固定挡片和活动挡片,所述缝线、固定挡片和活动挡片均为可降解材料,所述推杆、固定挡片和活动挡片能在空心鞘管中移动,所述缝线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挡片的中间位置,另一端穿过活动挡片中间位置的通孔,所述活动挡片能在缝线上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介入手术中的穿刺进行止血,不需要人工用手指对血管进行按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与现有介入缝合产品相比大大简化,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省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而且还能缩短医生学习操作步骤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介入式血管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医疗领域的介入手术治疗中,经股动、静脉路径的穿刺最为常见,例如冠状动脉成形及支架植入,这是目前治疗严重心脏病的常用导管介入技术。介入手术结束后需要对动、静脉血管上的穿刺口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静脉血管上的穿刺口处理较为简单?’动脉血管上的穿刺口处理较为复杂,其处理方法一般采用手指按压法或机械压迫法进行止血。手指按压法较难掌握,如果按压太轻则容易出现动脉大出血,如果按压太紧又容易形成肢体动脉血栓,按压不当也会在穿刺部位产生血肿,如果患者自身的凝血功能不好,则会产生较大面积青紫和皮下包块。此外,因为手指按压的方法需要人工对动脉血管的局部压迫止血,压迫时间一般要达到半个小时左右,随后用沙袋压迫6小时,同时患者手术一侧肢体要保持伸直并制动12小时,12小时后才能在床上坐起,24小时内不能下床活动,患者的排尿、排便都十分困难。机械压迫法是使用医疗设备对动脉血管的穿刺处进行按压,但是这种方法使用不灵活,根据患者的病变位置不同,其很难做到使用自如,因此机械压迫法的使用较少。随着科技的发展,采用血管缝合器对动脉血管的穿刺口进行处理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一般的血管缝合器主要包括造影导丝、缝合器鞘管、打针器、拉杆、推结器等,其涉及的结构较多,因此其操作方法较也较为复杂,有些血管缝合器的使用步骤甚至比一般介入手术本身更多,这也就导致了医生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并熟练技术。此外,因为其步骤多、操作复杂,所以也容易发生医疗事故。所以综合以上,亟需一种新型血管止血装置以方便医生操作,节省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节省手术时间的介入式血管止血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介入式血管止血装置,包括空心鞘管、推杆、缝线,以及能用于夹紧血管壁的固定挡片和活动挡片,所述缝线、固定挡片和活动挡片均为可降解材料,所述推杆、固定挡片和活动挡片能在空心鞘管中移动,所述缝线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挡片的中间位置,另一端穿过活动挡片中间位置的通孔,所述活动挡片能在缝线上移动。优选地,还包括限位块和配合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缝线穿过配合块,所述配合块与限位槽锁紧配合,配合块与限位槽配合后限位块贴靠在活动挡片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配合块能够在缝线上移动,所述限位块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配合块由软质材料制成,所述配合块的体积大于限位槽的容积,当配合块与限位槽配合后,配合块不能在缝线上移动。进一步地,所述配合块设有多个并且均固定在缝线上,所述配合块能穿过活动挡片上的通孔,所述限位块不能穿过通孔。优选地,所述推杆开有轴向的通孔,所述缝线能穿过所述通孔。优选地,所述固定挡片和活动挡片的表面均涂覆凝血物质。进一步地,所述缝线、固定挡片和活动挡片的材料是聚乳酸PLA、聚乳酸乙醇酸PLGA、聚乙交酯PGA、聚对二氧环己酮PDO或聚己内酯PCL。如上所述,本技术一种介入式血管止血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以对介入手术中的穿刺进行止血,不需要人工用手指对血管进行按压,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与现有介入缝合产品相比大大简化,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省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而且还能缩短医生学习操作步骤的时间。本技术中的空心鞘管可以使用现有的输送装置,其他所涉及的各个组件也容易制作,大大节省了投入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结构图。图6为图3和图4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空心鞘管2推杆21通孔3缝线4固定挡片 5活动挡片51通孔6限位块61限位槽7配合块8血管壁【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一: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介入式血管止血装置,包括空心鞘管1、推杆2、缝线3,以及能用于夹紧血管壁8的固定挡片4和活动挡片5,所述缝线3、固定挡片4和活动挡片5均为可降解材料,所述推杆2、固定挡片4和活动挡片5能在空心鞘管I中移动,空心鞘管I用于将固定挡片4和活动挡片5输送到工作位置。所述缝线3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挡片4的中间位置,另一端穿过活动挡片5中间位置的通孔51,所述活动挡片5能在缝线3上移动。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原理是:在使用时先将空心鞘管I插入到穿刺的血管壁8位置,然后将固定挡片4通过推杆2先推入到血管壁8的内侧,推放到位后向后拉动空心鞘管I从血管壁8中脱出,再将活动挡片5通过推杆2推送到血管壁8的外侧;当固定挡片4和活动挡片5稳定在血管壁8内、外两侧以后,通过缝线3将活动挡片5锁紧,即如图2和图3所示,通过固定挡片4和活动滑块5的夹紧作用将穿刺的血管壁8夹持在中间位置,以此来对穿刺血管进行止血。活动挡片5的其锁紧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将缝线3打结实现锁紧,也可以通过缝线3与活动挡片5之间摩擦力实现锁紧。经过试验验证,缝线3和活动挡片5之间不需要太大的摩擦力即可实现锁紧并且能够保证与固定挡片4相配合以夹紧血管壁8,所以上述锁紧方法可以实现。实施例二:结合图3-图5,为了确保固定挡片4和活动挡片5能够稳定的夹紧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入式血管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鞘管(1)、推杆(2)、缝线(3),以及能用于夹紧血管壁(8)的固定挡片(4)和活动挡片(5),所述缝线(3)、固定挡片(4)和活动挡片(5)均为可降解材料,所述推杆(2)、固定挡片(4)和活动挡片(5)能在空心鞘管(1)中移动,所述缝线(3)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挡片(4)的中间位置,另一端穿过活动挡片(5)中间位置的通孔(51),所述活动挡片(5)能在缝线(3)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陈娟杨永森罗鹏李博蒲忠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