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接空心管时采用的定位机构,包括支架、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支架的上端具有用于容纳空心管的放置空间,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别位于所述放置空间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与所述支架固定的第一支座以及伸缩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上的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与所述支架固定的第二支座以及伸缩安装于所述第二支座上的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销的端部均为空心管插入端。采用上述定位机构后,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可以更容易地从空心管内拔出,以此提高空心管的焊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心管的焊接
,尤其涉及一种焊接空心管时采用的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在零部件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将空心管焊接于其他零部件上,例如将空心管焊接于U形板上。一般地,空心管的两端需要焊接在其他零部件的不同位置处,且空心管的两端均需要焊接于其他零部件上。在焊接空心管时,需要对空心管进行定位,以保证空心管与其他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传统技术中通常采用一根比较长的定位销,该定位销穿过空心管的两端即可。然而,采用此种定位方式后,定位销整体插入空心管内,而空心管经过焊接操作后通常会出现变形,变形后的空心管将与定位销接触,致使两者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继而导致定位销无法从空心管中拔出,最终造成空心管的焊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焊接空心管时采用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能够提高空心管的焊接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接空心管时采用的定位机构,包括支架、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支架的上端具有用于容纳空心管的放置空间,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别位于所述放置空间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与所述支架固定的第一支座以及伸缩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上的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与所述支架固定的第二支座以及伸缩安装于所述第二支座上的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销的端部均为空心管插入端。优选地,在上述定位机构中,所述第一定位部还包括第一伸缩杆、固定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上的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支座上开设第一安装孔和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伸缩杆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定位销固定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端部,所述第一手柄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两端分别对应避让位置和定位位置。优选地,在上述定位机构中,所述第一定位槽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所述第一槽段、所述第二槽段和所述第三槽段形成U形结构。优选地,在上述定位机构中,所述第一支座上开设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位置处为倒角结构,所述第一槽段的中部和所述第三槽段的中部位于所述倒角结构的延伸方向上。优选地,在上述定位机构中,所述第二定位部还包括第二伸缩杆、固定于所述第二伸缩杆上的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支座上开设第二安装孔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伸缩杆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定位销固定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端部,所述第二手柄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所述第二定位槽的两端分别对应避让位置和定位位置。优选地,在上述定位机构中,所述第二定位槽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四槽段、第五槽段和第六槽段,所述第四槽段、所述第五槽段和所述第六槽段形成U形结构。优选地,在上述定位机构中,所述第二支座上开设所述第二定位槽的位置处为倒角结构,所述第四槽段的中部和所述第六槽段的中部位于所述倒角结构的延伸方向上。优选地,在上述定位机构中:所述第一定位销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上,所述第一伸缩杆上具有贯通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定位销撬出孔,所述第一定位销的固定端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销撬出孔内;所述第二定位销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二伸缩杆上,所述第二伸缩杆上具有贯通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二定位销撬出孔,所述第二定位销的固定端位于所述第二定位销撬出孔内。优选地,在上述定位机构中,所述第一定位销和所述第二定位销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定位销和多个所述第二定位销的设置位置与多个空心管的焊接位置相对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一种焊接空心管时采用的定位机构,使用该定位机构时,首先驱动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收缩,以便于将待焊接在一起的空心管及另一零部件放入支架上的放置空间内,当空心管的两端处于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之间时,驱动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伸出,直至两者上的空心管插入端分别进入空心管的两端,以此实现空心管的定位。上述定位机构采用伸缩设置的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分别作用于空心管的两端,此两者可仅与空心管的两端相作用,以此减小整个定位机构与空心管的作用面积。显然,相比于
技术介绍
中所介绍的内容,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定位机构后,即使空心管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与空心管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得两者与空心管接触的部位发生变形的概率较小,因此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可以更容易地从空心管内拔出,以此提高空心管的焊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后视图;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结构的主视图;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机构的工作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a-空心管,b-板件,11-支架,12-第一支座,13-第一定位销,14-第二支座,15-第二定位销,16-第一伸缩杆,17-第一手柄,18-第二伸缩杆,19-第二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如图1-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焊接空心管时采用的定位机构,当需要将空心管焊接于其他零部件(例如U形板)上时,可采用上述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适用的空心管的截面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等。上述定位机构包括支架11、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支架11的上端具有用于容纳空心管的放置空间,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分别位于该放置空间的相对两侧,第一定位部包括与支架11固定的第一支座12以及伸缩安装于该第一支座12上的第一定位销13,第二定位部包括与支架11固定的第二支座14以及伸缩安装于第二支座14上的第二定位销15,第一定位销13的端部和第二定位销15的端部均为空心管插入端,该空心管插入端能够与空心管定位连接。上述支架11的顶端可采用U形结构,该U形结构的两端用于设置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4,以此在U形结构的中部形成前述放置空间;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4可通过转接块以螺纹紧固的方式固定于支架11上;第一定位销13和第二定位销15可通过弹簧分别设置于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4上的安装孔内,以此实现两者的伸缩运动。请参考图7,以将空心管a焊接于板件b上为例,使用该定位机构时,可将空心管a插入板件b上的对应孔内,首先驱动第一定位销13和第二定位销15收缩,以便于将待焊接在一起的空心管a和板件b放入支架11上的放置空间内,当空心管a的两端处于第一定位销13和第二定位销15所处的位置时,驱动第一定位销13和第二定位销15伸出,直至两者上的空心管插入端进入空心管a的两端,以此实现空心管a的定位。此时,即可采用焊接装置将空心管a和板件b焊接在一起。上述定位机构采用伸缩设置的第一定位销13和第二定位销15分别作用于空心管的两端,此两者可仅与空心管的两端相作用,以此减小整个定位机构与空心管的作用面积。相比于
技术介绍
中所介绍的内容,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机构后,即使空心管在焊接过当前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焊接空心管时采用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支架的上端具有用于容纳空心管的放置空间,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别位于所述放置空间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与所述支架固定的第一支座以及伸缩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上的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与所述支架固定的第二支座以及伸缩安装于所述第二支座上的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销的端部均为空心管插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瑞,陈明鑫,胡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