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摩托车前轮的电控式避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1651 阅读:4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托车前轮的电控式避震装置,包含一个三角台、二避震器,及二可拆离的电控器。该三角台具有一本体,及二贯通的固定孔。每一避震器具有一缸体、一可相对该缸体滑移的移动管、一固定座,及一可转动的遮蔽件,该固定座形成有多个大小不等的通孔,该遮蔽件能遮蔽部分通孔而让液体仅从一通孔流通。每一电控器具有一连接每一遮蔽件并可转动的连接轴,当该二连接轴旋转时,会带动该二遮蔽件转动,让流体流通过不同孔径的通孔,达到调整阻尼效果。由于该二电控器是可拆离设置在该三角台上,拆解过程将变得简单且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一 种电控式避震装置,特别涉及 一 种 用于摩托车前轮的电控式避震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公知的电控式避震装置1包含 一 缸体11、 一可相对该缸体上下往复运动的活塞杆12、 一 设置在该活塞杆12顶部且为中空的连接座13、 一环 设于该缸体11表面上的承座14、 一介于该连接座13 与承座14之间的弹簧15,及一容置于该连接座13内 用以调整该活塞杆12的阻尼效果的电控器16。然而,因为该电控器16是整合设置于该连接座 13的内部,对于日后的维修检测方面或是该电控器16 发生问题,都必须将先该电控式避震装置1从摩托车 上拆卸下来,再将该弹簧15下压并卸下该连接座13。 接着,进一步分解该电控器16,才能进行维修作业, 过程相当繁琐且不便。而且,为了将该电控器16整合 于该电控式避震装置1中,其机构比一般非电控式避 震装置要复杂许多,因而导致整体费用提高不少,对 于想由非电控式避震装置更换成电控式避震装置1的 使用者而言,其高费用的门槛,将成为阻碍的主因之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 前轮的电控式避震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便于维修且 整体价格较为便宜。于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摩托车前轮的电控式避震装置, 包含一个三角台、二位于该前轮两相反侧的避震器, 以及二可拆离地锁固于该三角台上的电控器。该三角 台具有一本体,及二贯通地形成于该本体的两相反侧的固定孔。每一避震器具有一底部与该前轮枢接并容 置有液体的缸体、 一顶部固定于该三角台的每一固定 孔中并可相对该缸体上下滑移的移动管、一 设置在该移动管顶部的固定座,及一可相对该固定座转动并有部分显露于外的遮蔽件,该固定座上形成有复数个间隔且孔径大小不等的通孔,该遮蔽件能遮蔽部分通孔,而使液体仅从其中之一通孔流通。每一电控器是封盖每一固定孔,并具有一连接每一避震器的遮蔽件并可转动的连接轴,当该—电控器的连接轴转动时,会带动该二避震器的遮蔽件转动,以遮蔽不同孔径的通孔,达到调整阻尼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功效在于因为该二电控器是可拆离地设置在该三角台上,进行维修时,可以直接将所述的电控器拆下,而不需要拆卸该二避震器,维修过程较为简单且方便,同时曰需加装该二电控器,即可由非电控式升级为电控式避震装置,费用便宜且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剖视图,说明公知的电控式避震装置的结构;图2是侧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用于摩托车前轮的电 控式避震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已结合 一 前轮;图3是透视分解图,说明二避震器与二电控器均 是借助于紧固件结合于一个三角台上;图4是局部剖视放大图,用以辅助说明图2;图5是局部剖切透视分解图,说明避震器的内部 构造;图6是沿图4上的线VI-VI的剖视图7是俯视图,说明了电控器的内部构造;图8是透视分解图,说明本专利技术还可应用在另一 种类型的摩托车上;及图9是 一 侧视图,用以辅助说明图8 。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 在以下配合附图中的 一 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 将可清楚的呈现。如图2、 3所示,本专利技术用于摩托车前轮2的电控 式避震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三角台3、 二位 于该前轮2两相反侧的避震器4,以及二可拆离地锁 固于该三角台3上的电控器5。该三角台3具有一本体31、 二贯通地形成于该本 体31的两相反侧的固定孔32,及多个形成于该本体 3 1上且邻近该二固定孔32周围的螺孔33 。在该较佳 实施例中,是分别在该二固定孔32的周围钴设各两个 螺孔33 。当然,也可以更多螺孔33 。在该较佳实施例 中,该三角台3是属于应用于大型速克达摩托车类型 的摩托车,又称之为Top Bridge ,该三角台3是远离 该前轮2。参看图4,每一避震器4具有一底部与该前轮2 枢接并容置有液体的缸体4K 一顶部固定于该三角台 3的每一固定孔32中并可相对该缸体41上下滑移的 移动管42、 一设置在该移动管42顶部的固定座43, 及一可相对该固定座43转动并有部分显露于外的遮 蔽件44。在该较佳实施例中,是利用二如螺丝类的紧 固件6锁设于该三角台3上而将该二避震器4的移动 管42迫紧在该二固定孔32中。如图4至6所示,该固定座43具有 一 锁固在该移 动管42内面的基壁43 1 、 一自该基壁43 1向下延伸的 围绕壁432,及三个间隔地形成于该围绕壁432上且 孔径大小不等的通孔433 。每 一 遮蔽件44具有 一 容置 于该固定座43的围绕壁432内并可遮蔽部分通孔433 的半月型套筒441、及一连接该套筒441并穿伸出该 固定座43之基壁431的转动杆442。在该较佳实施例 中,有三个孔径不同的通孔433形成于该围绕壁432 上,该套筒441形成有一可与所述之通孔433其中之 一对应连通的开口 443 。因此,可以利用该套筒441 遮蔽其中两个通孔433,而仅让一个通孔433与该开 口 443相连通,使得液体能从固定座43的内部流出去, 如箭头8所指。参看图7,每一电控器5是封盖该三角台3的每 一固定孔32上,并具有一壳座51、 一套接于每一遮 蔽件44的转动杆442并可转动的连接轴52、 一容置 于该壳座5 1中用以带动该连接轴52旋转的齿轮组53 、 一容置于该壳座51中用以驱动该齿轮组53运转的马 达54,及一与该马达54电连接的电路板55。每一壳 座5 1的外围形成有二穿孔5 11 ,所述的穿孔5 11是分 别与该三角台3的所述的螺孔33相对应。在该较佳实 施例中,可利用四根如螺丝类的紧固件7分别穿过所 述穿孔511,再螺设于所述的螺孔33中,而将该二电 控器5分别锁固于该三角台3上。每 一 齿轮组53具有 三个依序啮合的齿轮531。当每 一 电控器5的电路板55经由 一 电子控制系统 (图未示)所传输的调整讯息时,会驱动该马达54,并 透过该齿轮组53的减速传递,以带动该连接轴52转 动一预定角度,进而连动每一避震器4的遮蔽件44转 动,使得该套筒441随之转动,而让该开口 443与不 同孔径的通孔433相连通,并遮蔽另两个通孔433, 借助于连通的通孔433孔径的改变了 ,液体流动的速 率也会有不同,由此达到调整阻尼效果的目的。再参看图3、4,由于该二电控器5并未设置在任 何构件的内部,而是以组合的方式固锁在该三角台3 上,因此在进行维修该电控器5的组件时,例如马达54,并不需要将该二避震器4卸除,可直接将所述的 紧固件7松开,即能取下该二电控器5 ,拆开其壳座 51,就可对内部的马达54进行检修,过程相当的简单 且方便。同时,因为所述的电控器5采用组合式,对 于未具有电控功能的避震器而言,只需加装该二电控 器5,即可由非电控式升级为电控式避震装置,所需 费用较公知的电控式避震装置l(见图l)为便宜,而且 整体结构也较为简单。如图8、 9所示,本专利技术用于摩托车前轮2的电控 式避震装置还可应用在小型速克达摩托车类型的摩托 车,当中的三角台3较为邻近该前轮2,其又称之为 Bottom Bridge。在进行维修拆解时,同样具有过程简 单且方便的功效。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用于摩托车前轮的电控式避震 装置,是将该二电控器5可拆离地设置在该三角台3 上,而不是整合于该二避震器4内,因此,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摩托车前轮的电控式避震装置,包含:一个三角台,具有一本体,及二贯通地形成于该本体的两相反侧的固定孔;二避震器,位于该前轮两相反侧,每一避震器具有一底部与该前轮枢接并容置有液体的缸体、一顶部固定于该三角台的每一固定孔中并可相对该缸体上下滑移的移动管、一设置在该移动管顶部的固定座,及一可相对该固定座转动并有部分显露于外的遮蔽件,该固定座上形成有多个间隔且孔径大小不等的通孔,该遮蔽件能遮蔽部分通孔,而使液体仅从其中之一通孔流通;以及二电控器,可拆离地锁固于该三角台上并封盖该二固定孔,每一电控器具有一连接每一避震器的遮蔽件并可转动的连接轴,当该二电控器的连接轴转动时,会带动该二避震器的遮蔽件转动,以遮蔽不同孔径的通孔,达到调整阻尼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信志陈玉坤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