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铭哲专利>正文

运动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151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运动用自行车,主要具有一车架,车架向前、向上延伸分别设有一把手及一坐垫,前方则设有一轮径较大的前轮及分位两侧的踏板,把手之把手杆向下延伸则连结有一轮径较小的转向轮,车架底部还设有一个以上的辅助轮;藉由转动把手,使把手杆可控制该转向轮前进或转向,加上藉由前轮的驱动及转向轮与辅助轮的支撑,使在骑乘时可较为稳固而不易倾倒,纵使不会骑车的人也可以使用,且更方便在有限空间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运动用自行车,尤指一种可在有限空间内作运动用,且 操作简单,纵使不会骑车的人也可以使用它,属于运动用自行车装置。(二)
技术介绍
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运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它除了可以使人保持身体 健康,亦可让人心灵得到纾解,但是许多运动皆为户外,且有些运动甚至必须 付费才能使用,例如游泳、去健身房等;或是要有一定的场地才能运动,例 如打篮球、骑自行车等;虽然也有一些可在室内做的运动,但大都只能在同 一地点行动,例如仰卧起坐、跳绳等,而此种运动模式也较为枯燥乏味,常 使许多人运动没多久后就放弃,致无法达到真正运动的效果。(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有限空间内作运动用,且操作简单,纵 使不会骑车的人也可以使用的运动用自行车。本专利技术一种运动自行车,在构造上主要具有一车架,车架向前、向上延伸分别设有一把手及一坐垫,前方则设有一轮径较大的前轮及分位两侧的踏板,把手之把手杆向下延伸则连结有一轮径较小的转向轮,车架底部还复设有一个以上的辅助轮;藉由转动把手,使把手杆可控制该转向轮前进或转向,加上藉由前轮的驱动及转向轮与辅助轮的支撑,使在骑乘时可较为稳固而不易倾倒,纵使不会骑车的人也可以使用,且更方便在有限空间内使用。其中,该车架可固设在一平板上,而该把手下方之把手杆则穿设过该平板, 并固设在一转盘上,转盘再藉由一传动皮带套设在其中一转向轮上,且该传动皮带呈"8"字形,使把手杆可间接控制转向轮前进及转向。其中,该把手下方的把手杆是可直接与转向轮连接,使把手杆可直接控制转向轮前进及转向。其中,该车架上可增设一动力系统。本专利技术一种运动自行车,其优点及功效在于1、因至少为三点鼎立,且 前轮的轮径较转向轮的轮径大,故可藉由前轮的驱动与转向轮的支撑,并配合 辅助轮的支撑,使骑乘时可较为稳固而不易倾倒;2、因极为稳固不易倾倒,故 纵使不会骑车的人也可以使用;3、方便在有限空间内使用,尤其是公寓室内。 附图说明 — 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转向正时的俯视图。 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转向左时的俯视图。 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转向右时的俯视图。 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io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图。图中具体标号如下1、 2、 3、 4、车架12、 22、 32A、 32B、 42、把手122、 222、 322A、 322B、 422、把手杆丄4、 24、 34A、 34B、前轮16、转盘18、 28、 38A、 38B、 48、转向轮11、平板 121、刹车器 13、坐垫15、 25、 35A、 35B、踏板 17、 37、传动皮带 19、 29、 49、辅助轮50、动力系统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l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运动自行车,其在构造组成上具有一车架l, 固设在一平板11上,车架1向前、向上延伸分别设有一把手12及一坐垫13,把手12上并设有刹车器121,而车架1前方则设有一轮径较大的前轮14及位 于前轮14两侧的踏板15;另外,把手12下方的把手杆122向下延伸穿设过该 平板li,并固设在一圆形转盘16上,如图2所示;在转盘16上套设有一传动 皮带17,系被扭转成"8"字形后,再将另一端套设在一轮径较小的转向轮18 上,使把手12下方的把手杆122可控制该转向轮18前进或转向;另在平板ll 的相对应两侧上各设有一辅助轮19,如图3所示。骑乘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运动用自行车,当将把手12转向正时,转向轮 18即同时被控制转向正,使运动用自行车可在直线方向向前前进,如图3所示; 当将把手12转向左时,转向轮18及辅助轮19即跟着转动,使运动用自行车可 往左移动前进,如图4所示;而当把手12转向右时,转向轮18及辅助轮19 亦跟着转动,使运动用自行车可往右移动前进,如图5所示。因把手12下方的把手杆122与转盘16固定,又转盘16藉该传动皮带17 与该转向轮18作连结,故只要转动把手12即可经由转盘16及传动皮带17来 控制带动转向轮18转向,而辅助轮19则于行进中随行进方向而改变,进而使 整体运动用自行车能更顺利向前行走;又因前轮14的轮径较转向轮18的轮径 大,故可藉由前轮14的驱动及转向轮1'S的支撑,并配合二辅助轮19的支撑, 使本专利技术形成一种三点以上的支撑着地,使骑乘者在骑乘时不易倾倒,宛如三 轮车般稳固。请参阅图6、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及侧视图。本专利技术 第二实施例在构造组成上具有一车架2,呈n字形,车架2向前、向上延伸分 别设有一把手22及一坐垫23,前方则设有一轮径较大的前轮24及分位两侧的 踏板25;把手22下方的把手杆222直接连设一轮径较小的转向轮28,车架2 两端底部则各设有一辅助轮29。骑乘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运动用自行车时,因把手22下方的把手杆222 直接与转向轮28连接,故骑乘者只需转动把手22,即可藉由把手22来直接控 制带动转向轮28转动方向,此时,藉由前轮24、转向轮28及二辅助轮29的 支撑着地,使本实施例形成四点式的稳固支撑。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虽简省了第 一实施例的平板,但在使用上仍可达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功效。请参阅图8、图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及侧视图。本专利技术 第三实施例在构造组成上具有一车架3,该车架3两侧各设有同样的把手32A、 32B, —坐垫33A、 33B, 一轮径较大的前轮34A、 34B,及踏板35A、 35B;其中, 把手32A、32B下方的把手杆322A、322B分别直接连设一轮径较小的转向轮38A、 38B,且二转向轮38A、 38B之间以一传动皮带37作连结。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运动用自行车不但可供双人骑乘,如协力车般,且因 转向轮38A与转向轮38B间以传动皮带37作连结,故即使只有一方转动,亦可 带动另一方转动,而达到双人骑乘的乐趣。而且因转向轮38A、 38B更兼具辅助 轮的功能,使本实施例也形成四点式之稳固支撑。请参阅图10、图1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及侧视图。本发 明第四实施例在结构组成上大致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具有一车架4,及固设在 车架4上的一把手42、 一坐垫43、 一轮径较大的前轮44、踏板45、 一轮径较 小的转向轮48及二辅助轮49,其中,本实施例是在车架4上增设有一组包含 有电池、马达及传动机构的动力系统50。骑乘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运动用自行车时,平常除了可利用动力系统50 的电力来驱动该运动用自行车前进,当动力系统50电力不足时,亦可直接脚踩 踏板45使该运动用自行车前进。权利要求1、一种运动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车架,车架向前、向上延伸分别设有一把手及一坐垫,前方则设有一轮径较大的前轮及位于前轮两侧的踏板,把手下方的把手杆向下延伸则连结有一轮径较小的转向轮,车架底部复设有一个以上的辅助轮;藉由转动把手以控制该转向轮前进或转向。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运动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可固设在一平板 上,而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动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车架,车架向前、向上延伸分别设有一把手及一坐垫,前方则设有一轮径较大的前轮及位于前轮两侧的踏板,把手下方的把手杆向下延伸则连结有一轮径较小的转向轮,车架底部复设有一个以上的辅助轮;藉由转动把手以控制该转向轮前进或转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武人
申请(专利权)人:黄铭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