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基仁专利>正文

上身运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3631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2 0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能够与蹬踏脚踏板的下身运动并行的上身运动自行车,该上身运动自行车中的运动变换部的结构简单且车把上设有制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身运动自行车由运动变换部(40)构成,该运动变换部(40)将设有车把(31、31′)的旋转运动部(30)的运动向驱动传递部(50)传递,所述旋转运动部(30)能够通过由一对锥齿轮(410、411)构成的上下部运动变换机构(41、42),将车把(31、31′)的旋转驱动力向驱动传递部(50)传递,所述车把(31、31′)具有能够启动自行车前后轮(11、12)的车闸(111、121)的制动杆(1、1′)。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简化上身运动自行车的结构,并且在车把中执行制动功能而提供使用方便性和动作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上身运动自行车,具体而言,涉及通过与蹬踏脚踏板的下身运动并行的上身运动,能够均勻地锻炼上下身肌肉的上身运动自行车,该上身运动自行车的运动变换部的结构简单,并且在执行上身运动功能和操纵功能的车把上设有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一般的自行车只限于蹬踏脚踏板的下身运动,因此不能提供包括手臂和肩膀的上身运动的功能。鉴于此,韩国专利文献KR10-1990-9381号及KR10-0579530号公开了与自行车固有的下身运动一同提供上身运动功能的上身运动自行车。但是,上述自行车存在如下缺点可旋转运动的车把的驱动力仅传递到前轮,因此在爬坡时难以有效地分配驱动力,尤其对于韩国专利文献KR10-1990-9381号所记载的上身运动自行车而言,在操纵车把使各车把交叉上下往复运动而骑行中,特别是在弯曲路上骑行中,有可能使骑行者一时失去平衡,存在安全隐患。另外,韩国专利文献KR10-1990-16989号所记载的自行车代替链条采用了齿轮驱动方式,但是依然存在忽视上身运动,并且仅限于驱动力从脚踏板驱动轴向后方侧轮方向传递,难以有效地分配驱动力等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人专利技术了将蹬踏脚踏板的下身运动和上身运动并行以使上下身肌肉锻炼可行的上身运动自行车,该上身运动自行车通过运动变换部和驱动传递部,将前后或上下往复运动的转动运动部的驱动力向后方轮侧传递(韩国专利文献 KR10-08400262)。在上述上身运动自行车中,上部运动变换机构的上下部车把通过一对正齿轮连接,在此通过连杆棒再连接构成下部运动变换机构的一对转动齿轮,并且运动变换部通过将车把的旋转运动经由链轮传递到车轮的动力传递结构构成,从而结构复杂,此外,转动运动部的车把构成为可进行前后或上下往复运动,因此,难以顺利且安全地进行操纵功能。另外,上述上身运动自行车为了进行上身运动而使车把作旋转驱动,这使得在车把上无法设置用于在骑行中制动自行车的制动杆。一般的自行车在操纵车把上设有制动杆,该制动杆通过拉动与安装在自行车前后轮上的车闸连接的线缆来启动车闸,因此在执行方向转换等操纵功能以及自行车的制动上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对于上述上身运动自行车而言,为了上身运动,在旋转驱动而构成操纵功能的车把上,无法设置用于拉动车闸的线缆的制动杆,因此需要另行设置制动杆。因此,如果在骑行中需要制动时,需要将手从车把离开而操纵另行设置的制动杆,这不仅不能及时使车闸启动,而且不能顺利且迅速制动,导致出现骑行中发生安全事故等严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课题4本专利技术对上述上身运动自行车(韩国专利文献KR10-0840262)进行了改良,简化了运动变换部的结构,以使提供顺利且稳定的操纵功能,能够在用于进行上身运动的旋转驱动和操纵功能的车把上构成制动装置,从而通过简便且稳定的动作提供制动。S卩,本专利技术通过以简单的结构构成运动变换部,在用于进行上身运动的旋转驱动和操纵功能的车把上设置制动杆,从而提供一种不对车把的旋转驱动和操纵功能带来任何妨碍,能够通过操作车把上的制动杆来控制车间的制动装置。课题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上身运动自行车由旋转运动部和运动变换部构成,该旋转运动部通过旋转轴两侧的车把的旋转驱动旋转旋转轴,将动力经由驱动传递部向脚踏板驱动轴传递,该运动变换部由上述上部运动变换机构和下部运动变换机构构成并与旋转运动部联动,将旋转运动部的运动传递给驱动传递部,上述旋转运动部被设置在壳体内部并安装在操纵棒上,以旋转轴为中心可旋转驱动两侧旋转车把,通过由一对锥齿轮构成的上下部运动变换机构,将旋转车把的驱动力传递给驱动传递部,在连接于上述旋转运动部的旋转轴的车把上设置制动杆,启动安装在自行车前后轮上的制动。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身运动自行车以简单的结构构成上述上身运动自行车(韩国专利文献KR10-0840262号)的运动变换部,提供具有紧凑结构的上身运动自行车,并且,在具备用于进行上身运动的旋转驱动和操纵功能的车把上设置制动杆,以便在构成上身运动和操纵操作的车把上能够控制制动,以使上身运动自行车具备迅速且稳定的制动功能,通过制动装置的顺利且方便的使用性能和工作性能进一步提高上身运动自行车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适用的上身运动自行车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运动变换部的结构的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作用状态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作用状态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一部分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适用的上身运动自行车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中运动变换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4和图 5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6和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作用状态图。上身运动自行车包括安装在自行车车架10前方的支撑部20、安装在所述支撑部20上端的旋转运动部30、与旋转运动部30结合的运动变换部40、与所述运动变换部40连接的驱动传递部50,在所述车架10的前后方分别安装车轮11、12,所述后车轮12通过链条与脚踏板驱动轴13连接,利用脚踏板的旋转力和旋转运动部30的旋转力驱动自行车。并且,在所述支撑部20上,与车架10的前方,更详细为安装前车轮11的操纵棒14 结合而设有下述的旋转运动部30和运动变换部40。运动变换部40与支撑部20上部的旋转运动部30联动,起到将所述旋转运动部30的运动向驱动传递部50传递的作用,其由上部运动变换机构41和下部运动变换机构42构成。另外,驱动传递部50将所述运动变换部40和脚踏板驱动轴13连接,将所述运动部30所产生的驱动力通过所述运动变换部40和脚踏板驱动轴13向后车轮12传递。而且,在脚踏板驱动轴13上设有连接或切断驱动传递部50和后车轮12之间传递的动力的驱动传递开关60。在所述旋转运动部30中,车把31、31'安装在支撑部20的上端的旋转轴32的两侧,该车把31、31'通过旋转运动旋转旋转轴32,通过驱动传递部50,将动力向脚踏板驱动轴13传递。所述旋转轴32通过运动变换部40的上部运动变换机构41和下部运动变换机构42向驱动传递部50传递车把31、31 ‘的驱动力。所述运动变换部40的上下部运动变换机构41、42分别由一对锥齿轮(410、411)、(420,421)构成,向驱动传递部50传递动力。而且,所述运动变换部40的上下部运动变换机构41、42和动力传递轴43内置在壳体70内。以下,具体说明所述旋转运动部3的运动变换部40。在所述运动部30中,可旋转运动的车把31、31'安装在支撑部20的上端,从而具备旋转运动和操纵功能。旋转运动部30通过两侧旋转轴32结合旋转车把31、31 ‘,以旋转轴32为中心旋转驱动两侧旋转车把31、31'。S卩,将车把31、31'结合成以脚踏板驱动轴 13的旋转轴32为中心旋转而旋转驱动。另外,所述旋转轴32通过运动变换部40的上部运动变换机构41和下部运动变换机构42向驱动传递部50传递旋转车把31、31'的驱动力。运动变换部40的上部运动变换机构41通过一对锥齿轮410、411将旋转轴32和动力传递轴43垂直结合,能够将旋转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基仁
申请(专利权)人:安基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