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小于2000mm的圆锥破碎机双组份轧臼壁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80771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1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锥破碎机在破碎石料过程中既能满足大石块破碎对轧臼壁的耐磨要求,又能满足小石块破碎对轧臼壁的耐磨要求的直径小于2000mm的圆锥破碎机双组份轧臼壁及制作方法,轧臼壁上部为高锰钢、轧臼壁下部为高碳铬钢。优点:一是解决了单一材料轧臼壁在破碎石料过程中,由于不同规格的石料对轧臼壁的磨损量不同,所造成的轧臼壁上部磨损小、下部磨损大而导致的石料破碎腔形成凹槽而无法破碎石料的致命缺陷;二是轧臼壁上部的高锰钢在破碎石料所产生的磨损量与高碳铬钢轧臼壁下部碾压破碎石料腔的磨损量相对一致,解决了单一材料的轧臼壁下部碾压破碎石料腔在碾破碎石料过程中,由于磨损量大于轧臼壁上部磨损量所造成凹槽的情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锥破碎机在破碎石料过程中既能满足大石块破碎对轧臼壁的耐磨要求,又能满足小石块破碎对轧白壁的耐磨要求的直径小于2000_的圆锥破碎机双组份轧臼壁及制作方法,属圆锥破碎机部件总成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CN101954456A、名称“用于铸造圆锥破碎机锰钢破碎壁或轧臼壁的金属型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根据圆锥破碎机破碎壁或轧臼壁不同大小规格型号,制造破碎壁或轧白壁的实样模;(2)根据实样模的形状分别设计制造相应壁厚的、整体结构的近形内金属型和近形外金属型;(3)在近内金属型和近外金属型布设喇叭形的排气孔;(4)将近内金属型和近外金属型、实样模装配在造型底板上,预留型腔。但是,由于圆锥破碎机在破碎石料的过程中从大块石料的破碎到小块石料破碎系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其轧臼壁上部用于破碎大块石料,大块石料对轧白壁上部形成的是冲击性载荷,并且石料与轧臼壁和破碎壁形成的是不确定、不是全部接触性的冲击挤压配合,因而对轧白壁和破碎壁上部的磨损状态相对小;而轧白壁和破碎壁下部为碎石碾压制造腔,碎小的石料与轧臼壁形成重叠性、完全接触性的碎石,其位于轧白壁与破碎壁之间的碎小石小在轧白壁和破碎壁的强力挤压下,碎小石料对轧白辟和破碎壁的磨损十分严重。如果采用采单一材料制作轧臼壁和破碎壁,无论是高锰钢,还是高铬铸铁,由于不同规格的石料对轧白壁的磨损量不同,结果造成轧白壁和破碎壁上部磨损小、中部磨损相对上部小、而下部磨损形成凹槽的情形,造成轧白壁和破碎壁磨损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目的: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圆锥破碎机在破碎石料过程中既能满足大石块破碎对轧白壁的耐磨要求,又能满足小石块破碎对轧白壁的耐磨要求的直径小于2000_的圆锥破碎机双组份轧臼壁及制作方法。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专利技术在结构设计上:1、轧臼壁上部为高锰钢、乳臼壁下部为高碳铬钢的设计,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高锰钢是抵抗强冲击、大压力物料磨损等耐磨材料中的最佳选择之一,它不仅具有其它耐磨材料无法比拟的加工硬化特性,而且在较大冲击载荷或较大接触应力的作用下,其高锰钢的表层产生加工硬化,表面硬度由HRC17—21迅速提升到HRC45以上,并且随着表面硬化层的逐渐磨损,新的加工硬化层会连续不断形成,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高耐磨表面层的同时,而高锰钢内层奥氏体仍保持良好的冲击韧性。本专利技术正是利用高锰钢的这一特性,将轧臼壁的上部(或中部和上部)采用高锰钢,由于轧白壁上部是用于破碎石料,石料对轧白壁上部形成的恰好是冲击性载荷,因而能够使轧白壁表层硬化,硬度迅速提升,满足了轧白壁上部对碎石的硬度要求和耐磨要求;而高碳铬钢含碳Wc为1%左右,含铬量Wcr为1.5%左右,并含有少量的锰、硅元素的过共析钢。铬可以改善热处理性能、提高淬透性、组织均匀性、回火稳定性,又可以提高钢的防锈性能和磨削性能,其硬度达HRC63±3,具有优异的耐磨性,满足了碾压破碎石料的耐磨要求,其磨损量大大低于高锰钢。2、轧白壁上部与轧白壁下部呈凹凸卡接配合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将轧臼壁上部的凸凹卡接在轧臼壁下部的凹凸结构中,当轧臼壁上部在外力的作用下升起时能够带动轧臼壁下部同步升起,从而达到方便调整轧臼壁与破碎壁之间龙口(破碎腔)的大小。技术方案1:一种直径小于2000mm的圆锥破碎机双组份轧臼壁,轧臼壁上部为高锰钢、乳臼壁下部为高碳铬钢。技术方案2:—种直径小于2000mm的圆锥破碎机双组份乳臼壁的制造方法,(I)按常规技术制作轧臼壁下部浇铸模且轧臼壁浇铸模外壁或内壁上有凹凸槽成型卡接模,将制作好的轧白壁下部浇铸模置于高频振动平台上,在高频振动平台的振动下将熔融高碳铬钢浇铸到轧臼壁下部浇铸模,冷却成型后得轧臼壁下部,然后对轧臼壁下部进行热处理、精加工;(2)按常规技术制作轧臼壁上部浇注模且轧臼壁上部浇铸模由二块或多块构成,乳臼壁上部浇铸模内壁或外壁上有凸凹成型卡接模,将制作好的轧白壁上部浇铸模置于高频振动平台上,在高频振动平台的振动下将熔融高锰钢浇铸到轧臼壁上部浇铸模内,冷却成型后得轧白壁上部,然后对轧白壁上部进行热处理后、精加工后分割成二块或多块;(3)将精加工后的轧臼壁上部卡接在轧臼壁下部即可。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一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单一(无论是锰钢,还是高铬铸铁)材料轧臼壁在破碎石料过程中,由于不同规格的石料对轧臼壁的磨损量不同,所造成的轧臼壁上部磨损小、下部磨损大而导致的石料破碎腔形成凹槽而无法破碎石料的致命缺陷;二是轧白壁上部的高锰钢在破碎石料所产生的磨损量与高碳铬钢轧白壁下部碾压破碎石料腔的磨损量相对一致,因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单一材料的轧白壁下部碾压破碎石料腔在碾破碎石料过程中,由于磨损量大于轧白壁上部磨损量所造成凹槽的情形,不仅极大地延长了轧臼壁的使用寿命,而且大大地降低了轧臼壁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的同时,降低了破碎石料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直径小于2000_的圆锥破碎机双组份轧臼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由轧臼壁和破碎壁匹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单一材料轧臼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2。一种直径小于2000mm的圆锥破碎机双组份轧臼壁,轧臼壁上部I为高锰钢、轧臼壁下部2为高碳铬钢。轧臼壁上部I由二块或多块构成。轧臼壁上部I与轧臼壁下部2呈凹凸卡接配合3。高锰钢轧臼壁高度大于高碳铬钢轧臼壁2的高度。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高锰钢轧臼壁内壁与高碳铬钢轧臼壁外壁呈凹凸卡接配合。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高锰钢轧臼壁外壁与高碳铬钢轧臼壁内壁呈凹凸卡接配合。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直径小于2000mm的圆锥破碎机双组份轧臼壁的制造方法,(O按常规技术制作轧白壁下部浇铸模且轧白壁浇铸模外壁或内壁上有凹凸槽成型卡接模,将制作好的轧臼壁下部浇铸模置于高频振动平台上,在高频振动平台的振动下将熔融高碳铬钢浇铸到轧臼壁下部浇铸模,冷却成型后得轧臼壁下部,然后对轧臼壁下部进行热处理、精加工;(2)按常规技术制作轧白壁上部浇注模且轧白壁上部浇铸模由二块或多块构成,乳臼壁上部浇铸模内壁或外壁上有凸凹成型卡接模,将制作好的轧臼壁上部浇铸模置于高频振动平台上,在高频振动平台的振动下将熔融高锰钢浇铸到轧臼壁上部浇铸模内,冷却成型后得轧白壁上部,然后对轧白壁上部进行热处理后、精加工后分割成二块或多块;(3)将精加工后的轧臼壁上部卡接在轧臼壁下部即可。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直径小于2000mm的圆锥破碎机双组份轧臼壁,其特征是:轧臼壁上部为高锰钢、乳臼壁下部为高碳铬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径小于2000_的圆锥破碎机双组份轧臼壁,其特征是:乳臼壁上部I由二块或多块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径小于2000_的圆锥破碎机双组份轧臼壁,其特征是:轧臼壁上部与轧臼壁下部呈凹凸卡接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径小于2000_的圆锥破碎机双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径小于2000mm的圆锥破碎机双组份轧臼壁,其特征是:轧臼壁上部为高锰钢、轧臼壁下部为高碳铬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祖尧胡建明王永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金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