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杆冷滚挤机床专用滚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0736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1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塞杆冷滚挤机床专用滚挤装置,它由齿轮轴、主动凹滚轮、从动凹滚轮、凸滚轮组成;本活塞杆冷滚挤机床专用滚挤装置采用滚轮座支承传动使工作压力小,滚光轴工作面仅接触工件,滚光轴使用寿命高,对工件外径无公差要求,降低上道工序加工难度,适用范围大,工件由主滚挤座带动使工件表面各处光洁度一致;设计的多凹凸配合滚轮组是完成滚挤的主要部件,各滚轮之间完美配合,滚轮组的转动带动工件的转动实现滚挤操作,同时它又有自适应与自调节所受压力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技术涉及一种滚挤机床的主要滚挤部件,具体来说是一种活塞杆冷滚挤机 床专用滚挤装置。
技术介绍
: 冷滚挤加工是表面冷硬光整加工方法,它是将高硬度且光滑的滚光轴与工件表面 进行滚挤,使工件表层材料产生塑性流动,从而形成新的表面粗糙度的加工工艺方法。经过 冷滚挤加工后的工件,表层金相组织细化并产生残余压应力,提高了工件的表面硬度、承载 能力、耐磨损能力、疲劳强度及耐腐蚀能力,并能得到表面性能优越的工作镜面。 目前现有冷滚挤机床采用多支滚光轴与锥度转台组合,通过转动转台带动滚光轴 对工件进行滚压,工作方式类似圆锥滚子轴承,其设计理念基于内孔镜面滚挤头,由于其工 作方式存在弊端,使得冷滚挤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产品达不到冷滚挤最佳效果。诸如:滚 光轴工作面易点蚀,使用寿命低;工作行程由锥度调节,调节范围小,对滚挤加工前工件的 外径公差要求严格,增加上道工序的工艺难度;加工高硬度工件,压力增加时,滚光轴轴向 力被固定阻挡,易卡死滚光轴;加工不同直径的工件必须要更换转台及相关零件,机床无通 用性。目前活塞杆冷挤压有两种加工方式:一种是通过机床带动活塞杆旋转,活塞杆主 动。冷挤压工装放置在机床导轨上作纵向运动,工装中的三个滚轮挤压活塞杆,滚轮和活塞 杆接触面积较大,挤压力也就大,机床使用寿命低,且由于活塞杆主动,操作时必须停机装 卸工件,生产效率低,采用拖拽运动,活塞杆的旋转中心与三个滚轮组成的中心要求同心, 且纵向运动时对导轨直线度的要求很高,活塞杆易产生弯曲变形,影响活塞杆的直线度;另 一种是活塞杆放置在冷挤压工装中,工装主要由滚针,滚针保持架和压力调整盘组成。滚针 保持架由皮带带动拨动滚针,带动活塞杆旋转并做直线运动,由于滚针工作表面接触压力 调整盘,使得滚针表面容易产生点蚀,影响活塞杆表面粗糙度。外力施加是通过滚针的锥度 调整,活塞杆的外径尺寸必须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才能通过并进行加工;这样,对上道工 序的工艺尺寸就要求非常严格,加大了工艺难度;活塞杆冷滚挤机床的每个组成部件都非 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塞杆冷滚挤机床专用滚挤装置。 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一种活塞杆冷滚挤机床专用滚 挤装置,它由齿轮轴1、主动凹滚轮2、从动凹滚轮3、凸滚轮4组成;齿轮轴1与主动凹滚轮 2相互啮合;主动凹滚轮2、从动凹滚轮3、凸滚轮4两两之间均接触配合安装。 本技术为了实现将转动力稳定传送到滚轮组的功能,设有齿轮轴1与主动凹 滚轮2 ;齿轮轴1与主动凹滚轮2相互啮合;位于滚挤装置的左下部。 本技术为了实现对待加工活塞杆进行滚挤加工,设有主动凹滚轮2、从动凹滚 轮3与凸滚轮4 ;主动凹滚轮2、从动凹滚轮3、凸滚轮4两两之间均相互接触且配合安装。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较好的实现了其专利技术目的,本活塞杆冷滚 挤机床专用滚挤装置吸取了国外相应冷滚挤机床的优点,结合自身设计特点,完全打破现 有冷滚挤机床的设计理念,其独有的工作方式,使冷滚挤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产品质量达 到冷滚挤的最佳效果;采用滚轮座支承传动使工作压力小,滚光轴工作面仅接触工件,滚光 轴使用寿命高,对工件外径无公差要求,降低上道工序加工难度,适用范围大,工件由主滚 挤座带动使工件表面各处光洁度一致;设计的多凹凸配合滚轮组是完成滚挤的主要部件, 各滚轮之间完美配合,滚轮组的转动带动工件的转动实现滚挤操作,同时它又有自适应与 自调节所受压力的功能。【附图说明】 : 附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技术标记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技术标记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技术标记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技术标记4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见说明书最后一页表格。【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结合附图对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由
技术实现思路
可知,一种活塞杆冷滚挤机床专用滚挤装置,它由齿轮轴1、主动凹滚 轮2、从动凹滚轮3、凸滚轮4组成;齿轮轴1与主动凹滚轮2相互啮合;主动凹滚轮2、从动 凹滚轮3、凸滚轮4两两之间均接触配合安装。 本技术为了实现将转动力稳定传送到滚轮组的功能,设有齿轮轴1与主动凹 滚轮2 ;齿轮轴1与主动凹滚轮2相互啮合;位于滚挤装置的左下部。 本技术为了实现对待加工活塞杆进行滚挤加工,设有主动凹滚轮2、从动凹滚 轮3与凸滚轮4 ;主动凹滚轮2、从动凹滚轮3、凸滚轮4两两之间均相互接触且配合安装。 本技术所述的齿轮轴1是指:滚挤装置的组成部件;其由主动齿轮5与齿轮 中心轴6组成;其作用是带动其他滚轮运转;其结构如附图2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 标记1所示。 本技术所述的主动凹滚轮2是指:滚挤装置的组成部件;其上设有主动凹滚 轮凸圆面7、主动凹滚轮凹圆面8、从动齿轮9、主动凹滚轮中心轴10 ;其作用是将齿轮轴1 传输来的动力进行下次传输;其结构如附图3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2所示。 本技术所述的从动凹滚轮3是指:滚挤装置的组成部件;其上设有从动凹滚 轮凸圆面11、从动凹滚轮凹圆面12、从动凹滚轮中心轴13 ;其作用是与相邻滚轮接触与传 动;其结构如附图4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3所示。 本技术所述的凸滚轮4是指:滚挤装置的组成部件;其上设有凸滚轮凸圆面 14、凸滚轮凹圆面15、凸滚轮中心轴16 ;其作用是与相邻滚轮接触与传动;其结构如附图5 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4所示。 本技术所述的主动齿轮5是指:齿轮轴1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作为主传动 齿轮;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5所示。 本技术所述的齿轮中心轴6是指:齿轮轴1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作为主传 动轴;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6所示。 本技术所述的主动凹滚轮凸圆面7是指:设于主动凹滚轮2上的凸出圆面; 其作用是与凸滚轮凹圆面15、从动凹滚轮凸圆面11相接触进行传动;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 中标记7所示。 本技术所述的主动凹滚轮凹圆面8是指:设于主动凹滚轮2上的凹圆面;其 作用是与凸滚轮凸圆面14、从动凹滚轮凹圆面12相接触进行传动;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 标记8所示。 本技术所述的从动齿轮9是指:设于主动凹滚轮2 -端的齿轮;其作用是与 主动齿轮5相啮合进行传动的齿轮;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9所示。 本技术所述的主动凹滚轮中心轴10是指:主动凹滚轮2的中心轴;其作用是 作为传动轴;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10所示。 本技术所述的从动凹滚轮凸圆面11是指:设于从动凹滚轮3上的凸圆面;其 作用是与凸滚轮凹圆面15、主动凹滚轮凸圆面7相接触进行传动;其设计位置如附图4中 标记11所示。 本技术所述的从动凹滚轮凹圆面12是指:设于从动凹滚轮3上的凹圆面;其 作用是与凸滚轮凸圆面14、主动凹滚轮凹圆面8相接触进行传动;其设计位置如附图4中 标记12所示。 本技术所述的从动凹滚轮中心轴13是指:从动凹滚轮3的中心轴;其作用是 作为传动轴;其设计位置如附图4中标记13所示。 本技术所述的凸滚轮凸圆面14是指:设于凸滚轮4上的凸圆面;其作用是与 主动凹滚轮凹圆面8、从动凹滚轮凹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塞杆冷滚挤机床专用滚挤装置,其特征是它由齿轮轴、主动凹滚轮、从动凹滚轮、凸滚轮组成;齿轮轴与主动凹滚轮相互啮合;主动凹滚轮、从动凹滚轮、凸滚轮两两之间均接触配合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民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市格溢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