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68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下述成分(a)、(b)及(c)的饮料,其中,(a)为0.05~10重量%的含异绿原酸类的绿原酸类混合物,且成分(a)中的异绿原酸类重量含率为1/3~1/20;(b)为羟酸类和/或来自蔬菜或水果的香料,羟酸类含量为成分(a)的5~30重量倍,且在饮料中的含量为0.25~15重量%,香料含量为成分(a)的0.1~30重量倍,且在饮料中的含量为0.25~15重量%;(c)为水,含量为30~99.7重量%。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得到具有稳定的降血压作用、味道好、且具有良好的长期保存稳定性的饮料。(*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饮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降血压等生理效果、味道好、且具有良好的保存稳定性的饮料。
技术介绍
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心脏病或脑梗塞、脑溢血、蛛网膜下出血等脑血管疾病与高血压有很深的关系,在日本人的各类死因中,分别占到第二位和第三位。而根据日本厚生省1998年的国民生活基础调查,因高血压症而去医院的患者数在日本是64人/千人,占到了病因的第一位。而在日本之外的其它国家,这些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也位居死因前列,且高血压病患者还在增加。高血压症的治疗手段大体可以举出服用利尿药、交感神经抑制药、血管扩张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障碍药等医药品的方法,这主要是用于重症高血压患者,而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忌烟酒等以改善生活习惯为目的的普通疗法,则广泛适用于从轻度患者到重症患者的高血压患者,因此,人们认识到了普通疗法的重要性。其中,改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存在着为数众多的故老相传的据说具有降血压作用的食品。而很久以来,对来自食品的降血压材料的探寻一直很活跃,对具有降血压作用的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也为数众多。本申请人对来自食物材料中的具有降血压作用的成分进行了研究,发现绿原酸类具有优异的降血压作用(日本特开2002-53464、特开2002-87977号公报)。但是,当绿原酸类调配在饮食品、特别是饮料中时,会出现带来苦涩味的问题。这种苦涩味在饮料中特别显著,因此,难以连续饮用该饮料。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含有高浓度的具有降血压作用的绿原酸-->类,且味道良好,可每日饮用的保存稳定性良好的饮料。于是,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当将绿原酸类与一定量羟酸类(hydroxy carbon acid)和/或来自蔬菜或水果的香料配合,并将绿原酸类中的异绿原酸量调节到一定范围时,就能得到改善了苦涩味,味道新鲜,易于饮用,且稳定期长的饮料。即,本专利技术提供含有下述成份(a)、(b)及(c)的饮料,其中,(a)为0.05~10重量%的含异绿原酸类的绿原酸类混合物,且成份(a)中的异绿原酸类重量含率为1/3~1/20;(b)为羟酸类和/或来自蔬菜或水果的香料,羟酸类含量为成份(a)的5~30重量倍,且在饮料中的含量为0.25~10重量%,香料含量为成份(a)的0.1~30重量倍,且在饮料中的含量为0.25~10重量%;(c)为水,含量为30~99.7重量%。用于本专利技术的饮料中的绿原酸类混合物(成份(a))中,含异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等绿原酸类及其衍生物。在本专利技术中,绿原酸为咖啡酸与奎尼酸的5位羟基进行酯结合的5-咖啡酰奎尼酸;隐绿原酸为咖啡酸与奎尼酸的4位羟基进行酯结合的4-咖啡酰奎尼酸;新绿原酸是咖啡酸与奎尼酸的3位羟基进行酯结合的3-咖啡酰奎尼酸。异绿原酸是咖啡酸与奎尼酸的3位、4位及5位羟基中的两个羟基进行酯结合的二咖啡酰奎尼酸,例如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其它绿原酸类有阿魏酸与奎尼酸的3位、4位及5位羟基中的一个羟基进行酯结合的阿魏奎尼酸,咖啡酸和阿魏酸与奎尼酸的3位、4位及5位羟基中的两个羧基进行酯结合的阿魏咖啡酰奎尼酸等,例如5-阿魏酰奎尼酸,3-阿魏基-4-咖啡酰奎尼酸。另外,异绿原酸类、绿原酸类等衍生物可举出盐、糖酯等生理学可容许物。其中,异绿原酸类、绿原酸类等的盐可举出钠盐、钾盐、钙盐、镁盐等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成份(a)优选为植物提取物。成份(a)可从单一植物或植物混合物的任一种中提取。其中,优选为紫苏、向日葵、艾蒿、红薯、咖啡生豆、南天竹的叶、未成熟苹果等植物体的提取物,更优选为咖啡生豆提取物,特别优选为用温的抗坏血酸、柠檬酸酸性水溶液或热水从茜科咖啡(Coffea arabica LINNE)种子中提取的提取物。另外,还可在混合利用提取物的成份(a)的化学修饰物后使用。-->成份(a)中的异绿原酸类、即成份(a)中的异绿原酸类重量含率为1/3~1/20,优选为1/4~1/15,更优选为1/5~1/10。当该重量含率大于1/3时,不能充分改善苦涩味;而当小于1/20时,饮料稳定性不好。重量含率的调整可采用:混合绿原酸类含量不同的植物提取液的方法;利用柱分离、提取、化学合成等得到的绿原酸类与上述植物提取物混合的方法;日本特开平9-9603号公报所述的利用树脂吸附-脱吸处理等选择性洗提绿原酸类,将其与上述植物提取物混合的方法等。本专利技术饮料中的成份(a)的含量为0.05~10重量%,优选为0.07~5.0重量%,特别优选为0.10~1.0重量%。当成份(a)的含量小于0.05重量%时,达不到充分的降压效果;当大于10重量%时,会因成份(a)而使苦涩味变重。本专利技术饮料所用的羟酸成份(b)可举出分子量60~300的羟酸,例如乳酸、柠檬酸、葡糖酸、乙醇酸、苹果酸、酒石酸、抗坏血酸等。这类羟酸除化学合成品以外,还包括天然物中本来就含有的羟酸,特别优选为植物中本来就含有的羟酸,利用提取和/或分离时的化学处理转变而的得的羟酸,以及经化学修饰的羟酸等。来自天然物的羟酸可举出例如日本农林标准所规定的酿造醋等及其提取物等。本专利技术的酿造醋是指利用乙酸发酵制成的食用醋,具体可举出以大米或其它谷物为原料的谷物醋——例如以糙米和生曲为原料经一段时间发酵的静置法酿制的被称为“黑醋”的谷物醋等,以苹果、葡萄或其它果实为原料的果醋,谷物醋和果实醋之外的酿造醋等。还可使用果汁或其提取物,具体可举出桔子、柑橘、苹果、葡萄、菠萝、桃、葡萄柚、柠檬、日本梨、洋梨、梅子、脐橙、草莓、西番莲果、甜瓜、酸橙、蕃石榴、杏、シ一クワ一シヤ一、柚子、椪柑、伊予柑、八朔橘、红莓苔、香蕉、李子、芒果、猕猴桃、柿子、金虎尾等的果汁或其混合果汁、浓缩果汁或它们的用水、乙醇、甲醇、乙酸、氯仿、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己烷、丙酮、苯、石油醚、醚等提取而得的提取物等。特别优选为水、乙醇提取物。在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来自蔬菜或水果的香料成份(b)中,来自水果的香料(水果香料)可举出由种子植物的食用生殖部分、特别是随种子带有甜味果肉的部分而得的香料。具体可举出由桔子、柑橘、苹果、葡萄、菠萝、桃、葡萄柚、柠檬、日本梨、洋梨、梅子、脐橙、草莓、西番莲-->果、甜瓜、酸橙、蕃石榴、杏、シ一クワ一シヤ一、柚子、椪柑、伊予柑、八朔橘、红莓苔、香蕉、李子、芒果、猕猴桃、柿子、金虎尾等得到的香料。而“水果香料”这一术语也包括为形成由天然资源而得的水果香料合成制得的香料。特别优选的水果香料为含桔子、柠檬、柑橘及葡萄柚香味的柑橘类香料。还可使用苹果、葡萄、樱桃、菠萝、椰子等水果香料。这些水果香料既可由水果汁及香油等天然资源得到,也可通过合成得到。另外,还可使用含桔子、柠檬、柑橘及葡萄的果汁作为香料成份。从配制角度看,上述香料优选使用浓缩物。另外,来自蔬菜的香料可举出由蔬菜的根、叶得到的香料。蔬菜香料与水果香料一样,也包括合成香料。具体优选为由胡萝卜、西红柿、甘薯、龙须菜、长果种黄麻、欧芹、菠菜、小松菜、芹菜、圆白菜、青椒、卷心菜、萝卜叶、莴苣、白菜、萝卜、姜、南瓜、龙须菜、茄子、甜菜、水芹等得到的香料。从配制角度看,上述香料也优选使用浓缩物。这些羟酸类及来自蔬菜或水果的香料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本专利技术饮料中的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含有下述成份(a)、(b)及(c)饮料,其中,(a)为0.05~10重量%的含异绿原酸类的绿原酸类混合物,且成份(a)中的异绿原酸类重量含率为1/3~1/20;(b)为羟酸类和/或来自蔬菜或水果的香料,羟酸类含量为成份(a) 的5~30重量倍,且在饮料中的含量为0.25~15重量%,香料含量为成份(a)的0.1~30重量倍,且在饮料中的含量为0.25~15重量%;(c)为水,含量为30~99.7重量%。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6-28 190690/2002;JP 2002-6-28 190689/20021.含有下述成份(a)、(b)及(c)饮料,其中,(a)为0.05~10重量%的含异绿原酸类的绿原酸类混合物,且成份(a)中的异绿原酸类重量含率为1/3~1/20;(b)为羟酸类和/或来自蔬菜或水果的香料,羟酸类含量为成份(a)的5~30重量倍,且在饮料中的含量为0.25~15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盐屋靖草浦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