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滚动摩擦体的挡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4558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1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滚动摩擦体的挡钵器,其包括:挡钵器底座(1)、位于所述挡钵器底座(1)两侧的沉孔(6)和位于所述挡钵器底座(1)中间的螺纹孔(7);其还包括:相对于所述螺纹孔(7)对称设置的两套滚动摩擦体组件,每套所述滚动摩擦体组件包括两根立柱(8),所述立柱(8)位于所述挡钵器底座(1)的上表面;在两根所述立柱(8)之间架设有轴线水平放置的滚动轴,所述滚动轴上套装有滚动摩擦体(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滚动摩擦体的挡钵器大大降低了滚动摩擦体与匣钵壁之间的摩擦力,并减轻了滚动摩擦体的磨损,从而使生产可以连续运转,同时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线体自动装卸料输送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滚动摩擦体的挡钵器
技术介绍
在线体自动装卸料输送过程中,经常涉及到需要分隔多个匣钵钵体之间距离的问题,例如在将匣钵从输送线体转入到装卸料系统前,这就需要使用挡钵器来进行控制。目前生产上最常用的挡钵器是固定摩擦体挡钵器,其原理为通过挡钵器的上下往复运动来实现匣钵钵体之间的分离。如图2所示,该固定摩擦体挡钵器包括挡钵器底座I和对称焊接在所述挡钵器底座I上表面两侧的立轴13,所述立轴13外壁套有挡钵器固定摩擦体12,垫片11由螺钉10连接在立轴顶部用以限制所述固定摩擦体12沿立轴轴向的运动,所述挡钵器底座I两侧的沉孔和中间的螺纹孔用以连接气缸,使得挡钵器可以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当挡钵器向上运动时,其超出输送线体的输送平面,从而可以挡住随线体输送过来的匣钵,使挡住的匣钵与其之前的匣钵之间隔开一定距离,从而不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正常运转;当在线体上输送的多个匣钵钵体之间的距离不需控制时,挡钵器向下运动,匣钵可以顺利通过线体进行输送。但目前的固定摩擦体挡钵器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固定摩擦体挡钵器其挡钵效果差,并且在挡钵位置所述固定摩擦体挡钵器与匣钵钵体之间的接触方式为线接触,当挡钵器上下移动时,接触线上属于滑动摩擦,摩擦系数大,经常因磨损严重而损坏挡钵器的固定摩擦体和导向杆,因此固定摩擦体挡钵器的维修频率高,连续运行半个月就必须更换新的固定摩擦体,影响生产的连续运转,使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并且由于固定摩擦体和匣钵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气缸在向下移动时阻力也较大,影响了气缸的使用寿命。2.传统的固定摩擦体挡钵器对于单一质量且质量较轻产品的挡钵效果相对较好,但对于需要经常切换不同容重的产品挡钵效果较差,摩擦体损坏更加严重。例如对于4000目煅烧高岭土产品而言,其重量为0.75公斤左右;当切换为325目煅烧高岭土产品时,其重量为1.5公斤左右,导致挡钵器负荷增大,挡钵器气缸不能正常动作;并且固定摩擦体损坏增高,生产不能连续运转。由此可见,在挡钵器的使用中,如何减小挡钵器与匣钵壁之间的摩擦以及挡钵器的磨损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用于自动装卸料系统线体上的具有滚动摩擦体的挡钵器。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滚动摩擦体的挡钵器,其包括:挡钵器底座1、位于所述挡钵器底座I两侧的沉孔6和位于所述挡钵器底座I中间的螺纹孔7 ;其还包括:相对于所述螺纹孔7对称设置的两套滚动摩擦体组件,每套所述滚动摩擦体组件包括两根立柱8,所述立柱8位于所述挡钵器底座I的上表面;在两根所述立柱8之间架设有轴线水平放置的滚动轴,所述滚动轴上套装有滚动摩擦体9。其中,所述挡钵器底座I两侧的沉孔和中间的螺纹孔用以连接气缸,从而使得挡钵器可以在气缸的控制下而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滚动摩擦体9为圆柱体。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滚动摩擦体组件与所述挡钵器底座I之间为固定连接。通常,所述滚动摩擦体组件与所述挡钵器底座I之间为焊接。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两套滚动摩擦体组件中的滚动轴的水平轴线之间成120。?150。的夹角。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具有滚动摩擦体的挡钵器相当于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摩擦体由竖直方向改为水平方向,并且本技术中的滚动摩擦体可以绕滚动轴转动,这样当滚动摩擦体与圆筒形匣钵接触时,其接触方式由现有技术中的线接触变为点接触;而且当挡钵器上下移动时,滚动摩擦体在匣钵壁产生滚动,从而大大降低了滚动摩擦体与匣钵壁之间的摩擦力,并减轻了滚动摩擦体的磨损。并且使生产可以连续运转,同时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2、由于滚动摩擦体和匣钵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气缸在上下移动时阻力也较小,减轻挡钵器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时的负载,从而延长了气缸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的挡钵器对于不同质量的匣钵或质量较重的匣钵均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摩擦体挡钵器仅能针对单一质量且质量较轻物体的缺陷。4、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固定摩擦体的挡钵器,其为环状的固定摩擦体通常仅有一面与匣钵接触,而其余部分没有被利用就不得不被更换掉;而本技术中的滚动摩擦体因为在作用过程中不断滚动,其整个表面均会与匣钵接触,滚动摩擦体作用更为充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具有滚动式摩擦体的挡钵器安装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摩擦体挡钵器安装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的具有滚动式摩擦体的挡钵器示意图。图3b为本技术的具有滚动式摩擦体的挡钵器俯视图。图4a为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摩擦体挡钵器示意图。图4b为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摩擦体挡钵器俯视图。其中各附图标记具有以下含义:1-挡钵器底座;2_导向直线轴承;3_槽钢座;4_导向轴;5_直线气缸;6-沉孔;7-螺纹孔;8_立柱;9_滚动摩擦体;10_螺钉;11_垫片;12_固定摩擦体;13_立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现在结合附图1,说明本技术的具有滚动式摩擦体的挡钵器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由图1可知,本技术的具有滚动式摩擦体的挡钵器包括:挡钵器底座1、位于所述挡钵器底座I两侧的沉孔6和位于所述挡钵器底座I中间的螺纹孔7 ;其还包括:相对于所述螺纹孔7对称设置的两套滚动摩擦体组件,每套所述滚动摩擦体组件包括两根立柱8,所述立柱8位于所述挡钵器底座I的上表面;在两根所述立柱8之间架设有轴线水平放置的滚动轴,所述滚动轴上套装有滚动摩擦体9。其中,所述挡钵器底座I两侧的沉孔和中间的螺纹孔用以连接气缸,从而使得挡钵器可以在气缸的控制下而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其中,所述滚动摩擦体9为圆柱体。所述滚动摩擦体组件与所述挡钵器底座I之间为焊接。所述两套滚动摩擦体组件中的滚动轴的水平轴线之间成140°的夹角。本技术的挡钵器的原理为通过挡钵器的上下往复运动来实现匣钵钵体之间的分离。该挡钵器通过所述挡钵器底座I两侧的沉孔和中间的螺纹孔连接气缸,使得挡钵器可以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当挡钵器向上运动时,其超出输送线体的输送平面,从而可以挡住随线体输送过来的匣钵,使挡住的匣钵与其之前的匣钵之间隔开一定距离,从而不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正常运转;当在线体上输送的多个匣钵钵体之间的距离不需控制时,挡钵器向下运动,匣钵可以顺利通过线体进行输送。本技术的具有滚动摩擦体的挡钵器相当于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摩擦体由竖直方向改为水平方向,并且本技术中的滚动摩擦体可以沿其两侧立柱的轴线转动,这样当滚动摩擦体与匣钵接触时,其接触方式由现有技术中的线接触变为点接触;而且当挡钵器上下移动时,滚动摩擦体在匣钵壁产生滚动,从而大大降低了滚动摩擦体与匣钵壁之间的摩擦力,并减轻了滚动摩擦体的磨损。并且使生产可以连续运转,同时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固定摩擦体的挡钵器,其为环状的固定摩擦体通常仅有一面与匣钵接触,而其余部分没有被利用就不得不被更换掉;而本技术中的滚动摩擦体因为在作用过程中不断滚动,其整个表面均会于匣钵接触,滚动摩擦体作用更为充分。生产实践中发现,改用本技术的具有滚动摩擦体的挡钵器后,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挡钵器中的滚动摩擦体已经连续运行I年零3个月了也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滚动摩擦体的挡钵器,其包括:挡钵器底座(1)、位于所述挡钵器底座(1)两侧的沉孔(6)和位于所述挡钵器底座(1)中间的螺纹孔(7);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相对于所述螺纹孔(7)对称设置的两套滚动摩擦体组件,每套所述滚动摩擦体组件包括两根立柱(8),所述立柱(8)位于所述挡钵器底座(1)的上表面;在两根所述立柱(8)之间架设有轴线水平放置的滚动轴,所述滚动轴上套装有滚动摩擦体(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勇冯欲晓武占忠王超陈林周宝玉孙良刘占星孙凯王蒙军侯小栋李晓慧李凯闫海军张军伟张旭滕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乌海市天宇高岭土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