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级和设置有该梯级的自动扶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4526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1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梯级和设置有该梯级的自动扶梯。所述梯级包括踏板(11)、位于所述踏板后端下方的踢板(12)、接近所述踏板(11)前端且位于所述踏板(11)前端下方的主支撑筋(13)、和所述踏板两侧下方的两个支撑支架(14),每一个所述支撑支架(14)均包括第一侧臂(141)和第二侧臂(142),且每一个所述支撑支架(14)分别连接所述踏板(11)和所述踢板(12),所述主支撑筋(13)设于所述支撑支架(14)之间且支撑所述踏板(11),所述踏板(11)、所述踢板(12)、所述主支撑筋(13)和所述支撑支架(14)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减重构造,该减重构造使得梯级便于制造或者在满足相同承载能力的同时减轻梯级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具体说涉及一种自动扶梯及其梯级。
技术介绍
梯级是在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桁架上循环运行,供乘客站立的部件。作为自动扶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应用在机舱、火车站、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单个的梯级包括踏板、踢板、两个支撑支架、主轮和辅轮。自动扶梯的牵引链条与主轮的轮轴铰接而带动梯级沿预设的轨道运行,而辅轮支撑梯级上的乘客,也沿着设置的轨道运行,通过轨道的设计使自动扶梯上分支的梯级保持水平,而在下分支中将梯级倒挂。由于梯级数量多,又是运动部件,因此自动扶梯性能和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梯级的质量和性能。当梯级重量偏大时,会消耗原材料资源,并且影响制造工艺和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另外,重量大的梯级导致自动扶梯的总重量增加,进而加重电机的负载,进一步造成巨大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梯级,其结构得到简化,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提到的缺陷。本技术涉及的梯级包括:踏板、位于所述踏板后端下方的踢板、接近所述踏板前端且位于所述踏板前端下方的主支撑筋、和所述踏板两侧下方的两个支撑支架,其中每一个所述支撑支架均包括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并且每一个所述支撑支架分别连接所述踏板和所述踢板,所述主支撑筋设于所述支撑支架之间且支撑所述踏板,所述踏板、所述踢板、所述主支撑筋、或所述支撑支架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减重构造,该减重构造使得梯级便于制造或者在满足相同承载能力的同时减轻梯级重量。可选地,在上述梯级中,所述踏板包括波纹状的第一壁和从所述第一壁延伸出的防滑条,所述第一壁具有均匀的第一压铸壁厚。所述第一压铸壁厚具有在1.45mm和2.1mm之间的尺寸,并且优选地该尺寸为1.75mm。可选地,在上述梯级中,所述踢板包括波纹状的第二壁,所述第二壁具有均匀的第二压铸壁厚。所述第二压铸壁厚具有在1.85mm和2.2mm之间的尺寸,并且优选地该尺寸为2mm ο可选地,在上述梯级中,所述主支撑筋至少具有第一厚度和不同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以分别承载施加于所述主支撑筋上的不同大小的负载。可选地,在上述梯级中,所述主支撑筋在面向踏板侧及面向所述第一侧臂和所述第二侧臂的相交处的相对侧上具有所述第一厚度,所述主支撑筋在这两侧之间的区域上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厚度的所述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在3.5mm和5mm之间变化。所述第二厚度具有在1.5mm和1.9mm之间的尺寸,并且优选地该尺寸为1.75mm。可选地,在上述梯级中,所述主支撑筋的前表面上设有多个减重网纹,所述网纹所占的主支撑筋的区域部分和所述网纹以外的主支撑筋的区域部分分别对应所述第二厚度和所述第一厚度。可选地,在上述梯级中,所述支撑支架至少包括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所述第一侧臂从所述踢板倾斜地向上延伸,所述第二侧臂设置于所述踏板前端并与所述第一侧臂连接,在所述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的相交处,所述第一侧臂还延伸出一部分以连接所述主支撑筋。可选地,在上述梯级中,所述第一侧臂具有从前端向后端渐变的截面形状。可选地,在上述梯级中,所述第一侧臂的内侧自前端向后端有所改变,使得所述第一侧臂在接近前端处的截面形状为L形,而在接近后端处的截面形状为U形。可选地,在上述梯级中,在所述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的相交处形成第一轮座以提供用于安装主轮的空间;所述第一侧臂的后端向外延伸以形成第二轮座,用于提供安装辅轮的空间。可选地,在上述梯级中,所述第二轮座与预组装的辅轮组件安装在一起,其中所述预组装的辅轮组件包括所述辅轮和轴。可选地,在上述梯级中,所述梯级还包括至少一根副支撑筋,其架设于所述踏板和所述踢板之间,并且向所述踏板和所述踢板提供支撑。本技术涉及的梯级,由于在踏板、踢板、主支撑筋、和支撑支架上设置减重形状设计或构造设计,该减重形状设计或构造设计可以在减重的同时满足梯级制造要求或梯级强度要求。该减重装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包括对踏板、踢板、主支撑筋、支撑支架进行新的壁厚定义。踏板、踢板由于采用均匀的壁厚设计,不仅达到轻量化设计,还符合铸造充填所需的结构设计,从而达到很好的产品内部质量。另外,主支撑筋上的多个厚度,能承载施加于主支撑筋上的不同负载,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而且保证了承载能力。再者,支撑支架被设计成具有渐变的截面形状,以满足梯级的运行需要。由此可见,本技术的梯级结构更佳合理,既节约能源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是设置有上述梯级的自动扶梯。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其他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技术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附图仅仅意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技术,附图中同样的参考附图标记始终指代视图中同样的元件。其中: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梯级从一个角度看过去的轴测视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梯级从另一个角度看过去的轴测视图;图3为本技术涉及的梯级的一个实施例的视图;图4为沿图3中所示的A-A向的踏板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为沿图3中所示的B-B向的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涉及的梯级的踏板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涉及的梯级的一个实施例的视图;图8为沿图7中所示的C-C向的主支撑筋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9a、图%、图9c为沿图3中所示的D_D、E_E、F-F向的支撑支架的一个实施例的首丨J视图;图10为沿图3中所示的G-G向的支撑支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以及图lla、llb、llc为本技术涉及的梯级与辅轮的安装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为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确切地理解本技术要求保护的主题,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空间关系用语,诸如“前”、“后”、“左”、“右”、“上”、“下”、“前端”、“后端”、“下方”、“前缘”、“后缘”、“下缘”等,是为了描述的便利而在本文中使用,来描述如图中所图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领会的是,除了图中描绘出的方向外,空间关系用语意在包含使用或运行中的装置、部件、或结构的不同的方向定向。参见图1、图2,为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过去的本技术涉及的自动扶梯梯级的轴测视图,图1呈现的是梯级外部,图2呈现的是梯级内部。梯级包括踏板11、踢板12和支撑支架14。以图1方向为基准,其中踢板12设于踏板11后端下方,支撑支架14设于踏板11下方的左右两侧。支撑支架14分别连接踏板11和踢板12。踏板11、踢板12和支撑支架14共同构成梯级框架。梯级还包括主支撑筋13和副支撑筋15。主支撑筋13设置在梯级内部,从踏板11倾斜延展出,并与踏板11之间成一定的角度,如图1、2所示,该角度取决于梯级的结构设计要求。主支撑筋13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支撑支架14。副支撑筋15架设于踏板11和踢板12之间,于梯级的内侧支撑踏板11和踢板12。至少踏板11、踢板12、支撑支架14、主支撑筋13中的一者布置有减重构造,即上述各组成部分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在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截面呈现轻量化设计或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梯级,其包括:踏板(11)、位于所述踏板(11)后端下方的踢板(12)、接近所述踏板(11)前端且位于所述踏板(11)前端下方的主支撑筋(13)、和所述踏板(11)两侧下方的两个支撑支架(14),每一个所述支撑支架(14)均包括第一侧臂(141)和第二侧臂(142),且每一个所述支撑支架(14)分别连接所述踏板(11)和所述踢板(12),所述主支撑筋(13)设于所述支撑支架(14)之间且支撑所述踏板(11),其特征是:所述踏板(11)、所述踢板(12)、所述主支撑筋(13)和所述支撑支架(14)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减重构造,该减重构造使得梯级便于制造或者在满足相同承载能力的同时减轻梯级重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霞J米高塔赵海峰张健M索查
申请(专利权)人:乔治费歇尔汽车产品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