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级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6199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9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梯级链,能够避免减震结构卡在相邻链板的情况,同时保持原有的减震、耐磨损效果,销轴、内链节与外链节,所述销轴上套设有用于抵触减震结构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位于支撑板一自由端的抵触端、位于支撑板另一自由端的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套设于销轴,抵触端背向销轴的一面为弧形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梯级链。

Step chai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scade chain, can avoid the structure card in the adjacent chain plate, while maintaining the original effect of shock absorption, abrasion resistance, a pin shaft, the inner link and the outer link, the pin shaft is sheathed with a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conflict structure;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support plate, in the end, with a free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positioned on the supporting board another free end of the connecting hole; the connecting hole is sheathed on the pin shaft, the pin shaft supporting end back to the side of the curved surfaces,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cascade ch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梯级链
本技术涉及一种链条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梯级链。
技术介绍
目前,公告号为CN2035296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梯级链减震结构,在链轮的每个齿槽的正下方设置减震单元,以供梯级链的滚子进入齿槽过程中,梯级链的链片压在减震单元的外表面上,各减震单元位于梯级链轮的同一侧。这种梯级链减震结构能够使梯级链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但由于减震单元与梯级链的配合,接触、受力部位在两块内、外链板的连接处,既滚子、衬套的下方,在重载的情况下,当梯级链与链轮配合时,两片相邻链板之间会产生夹角,减震结构容易卡在梯级链两片相邻的连板之间,并在运行过程中对链板产生磨损,同时有可能导致销轴被顶起,滚子无法与链轮正常配合,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级链,能够避免减震结构卡在相邻链板的情况,同时保持原有的减震、耐磨损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梯级链,包括滚子、销轴、内链节与外链节,所述销轴上套设有用于抵触减震结构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位于支撑板一自由端的抵触端、位于支撑板另一自由端的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套设于销轴,抵触端背向销轴的一面为弧形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链条上套设一支撑结构,在链条运行过程中,能够代替现有减震结构与链板的接触方式,利用支撑端与减震结构抵触,由此避免的在重载情况下,发生减震结构卡在两个相邻链板产生的夹角之间的情况;同时,支撑端与减震结构的抵触,也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使梯形链保持了原有耐磨损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通孔内穿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套设于销轴。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外圆周面开设有环槽,所述连接通孔的内壁嵌设于环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套筒串联连接通孔与销轴,使支撑结构方便装配,同时,套筒结合环槽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通过连接通孔固定支撑板,起到了限位效果,防止支撑板随意移动,另一方面,还能够防止支撑片与链片接触,影响链片的正常工作。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表面焊接有配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的设计,提交抵触端位置的结构强度,延长支撑结构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为圆柱形结构、并位于抵触端的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柱形结构的配重块重量分布均匀,对抵触端部位的受力支持更加均匀,将其设置在抵触端的侧面,则避免了抵触端的增加影响梯级链的正常工作。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包括连接段,连接段的中心为镂空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镂空结构的连接段,既减轻了支撑结构的重量,减少链轮的工作负担,同时,又突出的抵触端位置的重量,并充分发挥配重块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抵触端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触端的设计促使自身能够更加自然地进入减震结构的抵触范围内,并与减震结构发生抵触,避免了在配合过程中发生卡壳的现象。进一步的,所述抵触端背向销轴的一面为磨砂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磨砂面可以增加抵触端上该面的粗糙度,在与减震结构配合、抵触的时候,降低打滑现象,更加稳固,减少套筒及销轴受到的扭力。进一步的,所述环槽与连接通孔之间设有硅胶垫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垫套能够增加连接通孔与环槽的摩擦,降低支撑板转动的灵活性,减少因支撑板转动角度过大导致自身无法与减震结构顺利完成配合的情况发生。进一步的,所述硅胶垫套的表面设有若干弧形凹陷部,各弧形凹陷部以销轴轴心为圆心周向均匀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均布设置的凹陷部来增加硅胶垫套的弹性,从而在出现减震结构没能与支撑板发生完美配合的时候,利用硅胶垫套的弹性形成压缩,使销轴与减震结构的间距达到正常值,让销轴能够与链轮的齿槽正常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撑结构来代替现有的链板与链轮上的减震结构抵触,一方面避免了减震结构卡在两个相邻链板之间,从而保证了梯级链的正常使用、以及电梯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通过支撑结构与减震结构的配合,保持了原有的减震、耐磨损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主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与链轮配合的示意图;图3为支撑结构的侧视图;图4为套筒与硅胶垫套的侧视图;图5为硅胶垫套的主视图。图中:1、销轴;2、内链节;3、外链节;4、支撑结构;41、支撑板;411、镂空结构;42、抵触端;43、连接通孔;44、弧形面;45、环槽;46、套筒;47、配重块;48、硅胶垫套;49、凹陷部;5、链轮;6、减震结构;7、滚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滚子7、内链节2与外链节3均为常规设计,此外,通过加长销轴1,以满足支撑结构4的装配要求。同时,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预期效果,如图2所示,可以将减震结构6与支撑结构4的抵触面设计成凹陷的圆弧结构,在滚子7未与链轮5齿槽接触时,抵触端42便已靠近减震结构6的配合面,还能减少打滑现象,以提高与支撑结构4的配合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结构4分为支撑板41、抵触端42、连接通孔43、套筒46、硅胶垫套48、配重块47这几个零部件,其中:结合图1、图2与图3所示,支撑板41,作为支撑结构4中承上启下的支撑、受力部件,一自由端开设与套筒46连接的连接通孔43,另一自由端设计呈圆弧形结构,作为抵触端42与减震结构6配合;如图3与图4所示,套筒46,外侧呈阶梯状结构,内圆套设在销轴1上,作为支撑板41与销轴1连接的介质,并在自身的外圆周面上开设呈阶梯状的环槽45,供连接通孔43卡入,同时,可以利用插销等方式固定套筒46与支撑板41,本实施例在环槽45与连接通孔43的孔壁之间套入硅胶垫套48作为弹性垫块;结合图1、图2与图3所示,配重块47,作为抵触端42朝向的导向部件,可一体焊接在抵触端42的侧面;抵触端42,在自身的侧面作磨砂处理,减少与减震结构6配合时打滑现象,自身的圆形结构,也与改进后的减震结构6紧密配合;如图4与图5所示,硅胶垫套48上的各凹陷部49,以销轴1轴心为中心轴向分布,类似花瓣的结构,为自身的弹性形变提供空间;如图1与图2所示,镂空结构411处于支撑板41的中部,形状可为三角形,既能减轻质量,又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此外,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4的设计尺寸需满足,自身的长度约等于从销轴1至减震结构6表面的距离,以达到支撑效果,因具体尺寸范围受本实施例设计规格影响,不在此限定公差等级。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当滚子7嵌入链轮5的齿槽内时,抵触端42便会靠近减震结构6,并与减震结构6发生抵触;由于本实施例与减震结构6均做了改进,在滚子7与齿槽抵触时,支撑结构4先于滚子7、或是与滚子7同时抵触齿槽,在重载情况下,可以利用硅胶垫套48作为缓冲,再使滚子7抵触链轮5的齿槽,达到现有的缓冲、降噪、耐磨的效果,同时,抵触端42距离销轴1的长度大于相连两链片形成的夹角距离滚子7的位置,减震结构6不会与链片接触,也就不再会出现两个相邻链板卡住减震结构6的情况。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梯级链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梯级链,包括滚子(7)、销轴(1)、内链节(2)与外链节(3),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1)上套设有用于抵触减震结构(6)的支撑结构(4);所述支撑结构(4)包括支撑板(41)、位于支撑板(41)一自由端的抵触端(42)、位于支撑板(41)另一自由端的连接通孔(43);所述连接通孔(43)套设于销轴(1),抵触端(42)背向销轴(1)的一面为弧形面(4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级链,包括滚子(7)、销轴(1)、内链节(2)与外链节(3),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1)上套设有用于抵触减震结构(6)的支撑结构(4);所述支撑结构(4)包括支撑板(41)、位于支撑板(41)一自由端的抵触端(42)、位于支撑板(41)另一自由端的连接通孔(43);所述连接通孔(43)套设于销轴(1),抵触端(42)背向销轴(1)的一面为弧形面(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孔(43)内穿设有套筒(46),所述套筒(46)套设于销轴(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级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6)的外圆周面开设有环槽(45),所述连接通孔(43)的内壁嵌设于环槽(45)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梯级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巨人动力链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