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齿轮壳定位孔安装孔加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323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1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锥齿轮壳定位孔安装孔加工工装,包括底座、撑环及压紧块;所述底座的中心部位安装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呈圆环状,在固定座的上端的外侧套装有一撑环,所述撑环呈圆环状,撑环内壁的上下两侧均为斜面,该斜面自撑环的中心向上下两侧方向逐渐向内侧倾斜,且撑环内壁的下斜面与固定座的上端外侧相互贴合,在撑环的上端设置有一压紧块,所述压紧块呈圆盘状,且压紧块的外壁与撑环内壁的上斜面相贴合,并可由压紧机构带动进行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本装置,在对锥齿轮壳进行加工的定位的过程中,将锥齿轮壳套装在撑环的外侧,然后转动压紧螺栓使得压紧块下行,压紧撑环使其向外撑开,从而达到夹紧锥齿轮壳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工工装,特别涉及一种锥齿轮壳定位孔安装孔加工工装
技术介绍
锥齿轮也叫伞齿轮,广泛应用于工业传动设备,车辆差速器,机车,船舶,电厂,钢厂,铁路轨道检测等。锥齿轮具有寿命长,高负荷承载力,耐化学和腐蚀性强,降噪和减震,重量轻,成本低,易于成型,润滑性好等优点。目前,对于用于车辆差速器的锥齿轮壳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先将锥齿轮壳进行固定后,再对其进行加工。传统的固定方式是利用若干个螺母将锥齿轮壳固定在加工平台上,而采用这样的固定方式时,需要一个一个的将螺母固定,工作量大,同时在加工完成拆卸时,也需要一个一个的将螺母拆下,操作繁琐,人工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拆卸方便,工作效率高的很好锥齿轮壳定位孔安装孔加工工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锥齿轮壳定位孔安装孔加工工装,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底座、撑环及压紧块;所述底座的中心部位安装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呈圆环状,在固定座的上端的外侧套装有一撑环,所述撑环呈圆环状,撑环内壁的上下两侧均为斜面,该斜面自撑环的中心向上下两侧方向逐渐向内侧倾斜,且撑环内壁的下斜面与固定座的上端外侧相互贴合,在撑环的上端设置有一压紧块,所述压紧块呈圆盘状,且压紧块的外壁与撑环内壁的上斜面相贴合,并可由压紧机构带动进行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一压紧螺栓,在压紧块的中心部位具有一容压紧螺栓穿过的螺纹通孔,同时在底座的相应位置也具有一与压紧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压紧螺栓穿过压紧块上的螺纹通孔后与底座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撑环的上下两端均具有若干利于撑环发生形变的切口,所述切口沿着撑环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上下两端的切口交错分布,所述切口的深度大于撑环宽度的1/2且小于撑环的整体宽度,在撑环的外壁的中心部位沿其圆周方向具有一向内凹陷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切口由一细长的矩形段以及圆形段两部分共同构成。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本装置,在对锥齿轮壳进行加工的定位的过程中,将锥齿轮壳套装在撑环的外侧,然后转动压紧螺栓使得压紧块下行,同时压紧撑环使其向外撑开,从而达到夹紧锥齿轮壳的目的;当加工完成后,反向旋转压紧螺栓,使得压紧块上行,同时撑环由于压紧块的作用而向内收缩,松开锥齿轮壳,方便取下锥齿轮壳;本装置爱机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锥齿轮壳定位孔安装孔加工工装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锥齿轮壳定位孔安装孔加工工装的撑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示意图可知,本技术的锥齿轮壳定位孔安装孔加工工装包括底座1、撑环5及压紧块3。底座I呈圆盘状,在底座I的中心部位安装有一固定座2,该固定座2呈圆环状,在固定座2的上端的外侧套装有一撑环5。撑环5呈圆环状,撑环5内壁的上下两侧均为斜面,分别为上斜面及下斜面,上斜面自撑环5的中心向上侧方向逐渐向内侧倾斜,下斜面自撑环5的中心向下两侧方向逐渐向内侧倾斜,撑环5内壁的下斜面与固定座2的上端外侧面相互贴合,撑环5内壁的上斜面与压紧块3的下端外侧面相互贴合。由图2所示的示意图可知,在撑环5的上下两端均具有若干利于撑环5发生形变的切口 6,切口 6沿着撑环5的圆周方向均勾分布,且上下两端的切口 6交错分布,切口 6由一细长的矩形段以及圆形段两部分共同构成,切口 6的深度大于撑环5宽度的1/2且小于撑环5的整体宽度,在撑环5的外壁的中心部位沿其圆周方向具有一向内凹陷的凹槽。在撑环5的上端设置有一压紧块3,压紧块3呈圆盘状,且压紧块3的外壁与撑环5内壁的上斜面相贴合,并压紧块3可由压紧机构带动进行上下移动。压紧机构包括一压紧螺栓4,在压紧块3的中心部位具有一容压紧螺栓4穿过的螺纹通孔,同时在底座I的相应位置也具有一与压紧螺栓4相配合的螺纹孔,压紧螺栓4穿过压紧块3上的螺纹通孔后与底座I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正向与反向旋转压紧螺栓4可实现压紧块3的上下移动。在进行锥齿轮壳加工时,首先将待加工的锥齿轮壳套装在撑环5的外侧,然后正向转动压紧螺栓4,从而带动压紧块3不断的下行,随着压紧块3的不断下行,撑环5由于压紧块3的压力的压紧作用逐渐向外撑开,从而实现了锥齿轮壳的固定;当锥齿轮壳加工完成后,反向转动压紧螺栓4,从而压紧块3不断的上行,随着压紧块3的不断上行,撑环5由于压紧块3的压力逐渐消失,而逐渐向内收紧,追中松开锥齿轮壳,此时可由工作人员取下锥齿轮壳,完成一个锥齿轮壳的加工,非常的方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锥齿轮壳定位孔安装孔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撑环及压紧块; 所述底座的中心部位安装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呈圆环状,在固定座的上端的外侧套装有一撑环,所述撑环呈圆环状,撑环内壁的上下两侧均为斜面,该斜面自撑环的中心向上下两侧方向逐渐向内侧倾斜,且撑环内壁的下斜面与固定座的上端外侧相互贴合,在撑环的上端设置有一压紧块,所述压紧块呈圆盘状,且压紧块的外壁与撑环内壁的上斜面相贴合,并可由压紧机构带动进行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壳定位孔安装孔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一压紧螺栓,在压紧块的中心部位具有一容压紧螺栓穿过的螺纹通孔,同时在底座的相应位置也具有一与压紧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压紧螺栓穿过压紧块上的螺纹通孔后与底座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壳定位孔安装孔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环的上下两端均具有若干利于撑环发生形变的切口,所述切口沿着撑环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上下两端的切口交错分布,所述切口的深度大于撑环宽度的1/2且小于撑环的整体宽度,在撑环的外壁的中心部位沿其圆周方向具有一向内凹陷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锥齿轮壳定位孔安装孔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由一细长的矩形段以及圆形段两部分共同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锥齿轮壳定位孔安装孔加工工装,包括底座、撑环及压紧块;所述底座的中心部位安装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呈圆环状,在固定座的上端的外侧套装有一撑环,所述撑环呈圆环状,撑环内壁的上下两侧均为斜面,该斜面自撑环的中心向上下两侧方向逐渐向内侧倾斜,且撑环内壁的下斜面与固定座的上端外侧相互贴合,在撑环的上端设置有一压紧块,所述压紧块呈圆盘状,且压紧块的外壁与撑环内壁的上斜面相贴合,并可由压紧机构带动进行上下移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本装置,在对锥齿轮壳进行加工的定位的过程中,将锥齿轮壳套装在撑环的外侧,然后转动压紧螺栓使得压紧块下行,压紧撑环使其向外撑开,从而达到夹紧锥齿轮壳的目的。【IPC分类】B23Q3-06【公开号】CN204504787【申请号】CN201420690695【专利技术人】毛永锋, 卢坤林, 祁爱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齿轮壳定位孔安装孔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撑环及压紧块;所述底座的中心部位安装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呈圆环状,在固定座的上端的外侧套装有一撑环,所述撑环呈圆环状,撑环内壁的上下两侧均为斜面,该斜面自撑环的中心向上下两侧方向逐渐向内侧倾斜,且撑环内壁的下斜面与固定座的上端外侧相互贴合,在撑环的上端设置有一压紧块,所述压紧块呈圆盘状,且压紧块的外壁与撑环内壁的上斜面相贴合,并可由压紧机构带动进行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永锋卢坤林祁爱兵宋智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