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座垫调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916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自行车座垫调整结构,该调整结构包含底部具有承接部的座垫,该承接部设置具有一槽孔的第一棘齿面;分别具有与第一棘齿面对应的第二棘齿面及导轨的垫片,该垫片设有连通第二棘齿面、导轨并对应槽孔的穿孔;一端具有支撑部的座管,该支撑部一面具有与导轨对应的凸出部,另一面具有凹槽,且支撑部设有连通凸出部及凹槽并对应穿孔与槽孔的长槽孔;以及一穿设长槽孔、穿孔及槽孔的固定单元。由此,可利用锁转或拆卸固定单元,使垫片配合承接部及支撑部,达到调整座垫至所需的角度及水平位置,以符合使用者骑乘自行车时的适当需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座垫调整结构,尤指一种可达到调整座 垫至所需的角度及水平位置的调整结构。
技术介绍
普通已知的自行车座垫为了配合不同使用者的身材比例及骑乘习惯,大都已设有调整装置,可活动调整高度及倾斜角度,该调整装置如图5及 图6所示,具有一略呈C型的夹持单元5,该夹持单元5开口的两侧各延伸 有一凸耳51,各凸耳51的外侧面设有棘面部52,且各凸耳51并设有方形 轴孔53;两个第一夹片6,该第一夹片6中心部位设置一与凸耳51的方形 轴孔53对应的穿孔61, 一侧缘设置一向外的导轨62,内侧面设有与凸耳 51的棘面部52对应的齿部63;两个第二夹片64,该第二夹片64中央位置 处设一穿孔65, 一侧缘设置一向内的对应槽66; —轴杆7,该轴杆7穿设 于夹持单元5的方形轴孔53及第一、二夹片6、 64的穿孔61、 65;两个固 定元件71,各固定元件71套设于轴杆7的二端;当组合时,可将座垫8的 两固定杆81套置于两侧第一、二夹片6、 64的导轨62与对应槽66之间, 再将该夹持单元5套置于座管9上端,如此于调整时,可转松两个固定元 件71,使座垫8由第一夹片6与夹持单元5之间的相对转动,以达到调整 座垫8倾斜角度的目的。但在施行组装时,需以手施力将两侧的第一、二夹片6、 64平均撑开, 并将座垫8的两固定杆81由上往下套置于两侧第一、二夹片6、 64的导轨 62与对应槽66之间,然后再重新锁紧两个固定元件71以夹迫固定,因而造成组装动作不顺畅,另当调整座垫8的倾斜角度时,又必须转松两个固 定元件71,使二第一夹片6的齿部63完全脱离夹持单元5的棘面部52方 能进行调整动作,且其转松前述固定元件71后,两侧容易产生不平均,以 致使座垫8的两固定杆81由第一、二夹片6、 64的导轨62与对应糟66之 间脱落,同样造成调整动作失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座垫调整结构,以克服排 除上述已知结构的缺失,利用锁转或拆卸固定单元,使垫片配合承接部及 支撑部,达到调整座垫至所需的角度及水平位置,以符合使用者骑乘自行 车时的适当赛求。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行车座垫调整结构,该调整 结构包括有一座垫,其底部具有一承接部,该承接部的一面设置具有一槽孔的第 一棘齿面;一垫片,其一面上具有一与第一棘齿面对应的第二棘齿面,另一面上具有一导轨,且该垫片设有连通第二棘齿面、导轨并与槽孔对应的穿孔;一座管,其一端具有一支撑部,该支撑部的一面上具有一与垫片所设 导轨对应的凸出部,另一面上具有一凹槽,且该支撑部上具有连通凸出部 及凹槽,并对应穿孔与槽孔的长槽孔;一固定单元,穿设结合座管的长槽孔、垫片的穿孔及承接部的槽孔。该承接部的至少一侧面具有一刻度区。该第一棘齿面为一凹弧面。该第二棘齿面为一弧凸面。该固定单元至少由一设置于承接部另一面上的第一固定件、 一设置于 支撑部所设凹槽上的第二固定件、及一结合第一、二固定件的梢件所构成。由上所述,本技术的自行车座垫调整结构,可利用锁转或拆卸固 定单元,使垫片配合承接部及支撑部,达到调整座垫至所需的角度及水平 位置,以符合使用者骑乘自行车时的适当需求。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外观立体图。 图2: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本技术座垫的角度调整示意图。 图4:本技术座垫的前后位置调整示意图。 图5:已知调整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已知座垫的调整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号座垫1承接部11刻度区111第一棘齿面12槽孔121垫片2第二棘齿面21导轨22穿孔23座管3支撑部31凸出部32凹槽33长槽孔34固定单元4第一固定件41第二固定件42梢件43夹持单元5凸耳51棘面部52方形轴孔53第一夹片6穿孔61导轨62齿部63第二夹片64穿孔65固定组件71 座垫8 固定杆81 座管9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的外观立体图及本实用新 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自行车座垫调整结构, 是由一座垫l、 一垫片2、 一座管3以及一固定单元4所构成,可利用锁转 或拆卸固定单元4,使垫片2配合座垫1及座管3,达到调整座垫l至所需 的角度及水平位置,以符合使用者骑乘自行车时的适当需求。上述的座垫1其底部具有一承接部11,该承接部11的至少一侧面具有 一刻度区lll,且该承接部11的一面设置具有一槽孔121的第一棘齿面12, 而该第一棘齿面12为一凹弧面。该垫片2其一面上具有一与上述第一棘齿面12对应的第二棘齿面21, 另一面上具有一导轨22,该第二棘齿面21为一弧凸面,且该垫片2设有连 通第二棘齿面21、导轨22并与槽孔121对应的穿孔23。该座管3 —端具有一支撑部31,该支撑部31的一面上具有一与上述垫 片2所设导轨22对应的凸出部32,另一面上具有一凹槽33,且该支撑部 31上具有连通凸出部32及凹槽33,并对应穿孔23与槽孔121的长槽孔34。该固定单元4穿设结合座管3的长槽孔34、垫片2的穿孔23及承接部 11的槽孔121,且该固定单元4至少由一设置于承接部11另一面上的第一 固定件41、 一设置于支撑部31所设凹槽33上的第二固定件42、及一穿设 长槽孔34、穿孔23及槽孔121且结合第一、二固定件41、 42的梢件43所 构成。如此,由上述的结构组合成一全新的自行车座垫调整结构。另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技术座垫的角度调整示意图。如图所示 当进行座垫1角度调整时,由一所需的工具(图中未示)对应转动该固定单元4的梢件43,使梢件43略为松卸,而不再紧配第一、二固定件41、 42锁固于座垫1的承接部11、垫片2与座管3的支撑部31;此时,即可扳 压座垫1,使座垫1由承接部11的第一棘齿面12于垫片2的第二棘齿面 21上、下移动,并利用承接部ll一侧所设刻度区lll的对应提示,而将座 垫l调整至所需的角度,之后再以梢件43配合第一、二固定件41、 42锁 固座垫1的承接部11、垫片2与座管3的支撑部31,让该承接部11的第 一棘齿面12卡合于垫片2的第二棘齿面21而使二者形成顶掣,以达到调 整座垫l至所需的角度。再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技术座垫的前后位置调整示意图。如图 所示当进行座垫1前后位置调整时,同样由一所需的工具(图中未示) 对应转动该面定单元4的梢件43,使梢件43略为松卸,而不再紧配第一、 二固定件41、 42锁固于座垫1的承接部11、垫片2与座管3的支撑部31; 此时,即可往前或向后的方向拉移座垫l,让座垫1同时连动垫片2,使垫 片2利用导轨22于座管3所设支撑部31 —面上的凸出部32滑动,并同时 使固定单元4的梢件43于承接部11的槽孔121以及支撑部31的长槽孔34 内移动,以将座垫1调整至所需的前后适切位置,待调整妥当后,再以梢 件43紧配第一、二固定件41、 42进行锁固,使座垫l的承接部ll、垫片 2与座管3的支撑部31固接,以达到调整座垫1至所需的前后位置。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自行车座垫调整结构,确可有效改进已知结 构的各种缺失,利用锁转或拆卸固定单元,使垫片配合承接部及支撑部, 达到调整座垫至所需的角度及水平位置,以符合使用者骑乘自行车时的适 当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座垫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调整结构包括有:    一座垫,其底部具有一承接部,该承接部的一面设置具有一槽孔的第一棘齿面;    一垫片,其一面上具有一与第一棘齿面对应的第二棘齿面,另一面上具有一导轨,且该垫片设有连通第二棘齿面、导轨并与槽孔对应的穿孔;    一座管,其一端具有一支撑部,该支撑部的一面上具有一与垫片所设导轨对应的凸出部,另一面上具有一凹槽,且该支撑部上具有连通凸出部及凹槽,并对应穿孔与槽孔的长槽孔;    一固定单元,穿设结合座管的长槽孔、垫片的穿孔及承接部的槽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爵
申请(专利权)人:美而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