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作用常闭电控单体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4720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作用常闭电控单体泵,包括双桃凸轮、滚轮柱塞、常闭型燃油控制阀、燃油油路换向阀和双出油阀。常闭型燃油控制阀安装在柱塞上方,燃油油路换向阀安装在常闭型燃油控制阀上方,常闭型燃油控制阀在未上电时为常闭状态,上电后,泄油锥阀打开泄油油路。常闭型燃油控制阀可解决发动机掉电等情况下燃油的供给问题。通过对泄油锥阀处燃油油路的改造,将油路设计为阶梯型,改变了阀两端所受燃油压力的面积,当电磁阀出现故障时,过高的燃油压力会推开泄油锥阀,完成泄油卸压功能。带保护装置常闭型燃油控制阀提高了阀本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改善了电控单体泵和喷油器等液压装置的可靠性,提高了发动机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作用常闭电控单体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喷油装置,具体地说是发动机喷油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现代发动机的发展不得不面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双重压力,发动机排放标准不断提高,这使得发动机发展必须向着节能减排的方向。而利用电子控制实现对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已经成为发动机的发展趋向,电控单体泵技术是一种重要技术手段。电控单体泵是一种满足发动机排放法规和经济性要求的时间控制式燃油喷射系统,具有喷油压力高、喷油定时柔性可调等特点。传统电控单体泵采用普通常开型电磁阀控制燃油泄油油路,而普通常开型电磁阀不上电时,阀的泄油油路处于常开状态,单体泵中的燃油通过泄油油路流回油箱。当电磁阀上电后,通过电磁力作用关闭泄油油路,柱塞加压后的燃油经常开阀流至喷油器。然而传统电控单体泵存在如下不足:其一,单体泵工作效率低,凸轮轴旋转一周只能完成对一个喷油器的供油功能;其二,若单纯的改变凸轮型线为双桃凸轮,凸轮轴旋转一周所供燃油多于一个喷油器的喷油量,将导致发动机燃油系统的效率降低;其三,传统电控单体泵,只能完成对单一控制阀的控制功能,难以满足发动机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对燃油喷射过程的要求;其四,当电磁阀故障无法上电时,泄油油路将始终处于打开状态,常开阀将不能完成控制燃油流通的功能;其五,若电磁阀卡死在关闭状态下,阀内油压会不断升高,对常开阀和喷油器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喷油器等其他液压装置受到破坏。总之传统电控单体泵工作效率较低,安全性较差,无法满足发动机工作稳定性,不具备对故障及时作出反应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以提高发动机经济性、动力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有害排放的双作用常闭电控单体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双作用常闭电控单体泵,其特征是:包括双桃凸轮、滚轮柱塞、常闭型燃油控制阀、燃油油路换向阀、双出油阀;滚轮柱塞包括滚轮、柱塞、柱塞弹簧、上柱塞壳、下柱塞壳,滚轮安装在下柱塞壳的下端,柱塞的上部位于上柱塞壳里,柱塞的下部位于下柱塞壳里,柱塞外面套装有柱塞弹簧,柱塞弹簧的上端部顶在上柱塞壳下端,柱塞弹簧的下端部位于下柱塞壳里,柱塞与上柱塞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柱塞腔,上柱塞壳上分别设置进油孔、泄油油路以及第一油路,柱塞腔连通进油孔和第一油路;常闭型燃油控制阀包括控制阀体、第一电磁阀体、电磁阀阀杆、泄油锥阀、电磁阀阀杆、泄油锥阀阀杆,控制阀体和第一电磁阀体并列布置,泄油锥阀、泄油锥阀阀杆设置在控制阀体里,第一电磁阀阀体通过电磁阀阀杆连接泄油锥阀的第一端,泄油锥阀的第二端为锥形端面,锥形端面与其旁的控制阀体配合,泄油锥阀阀杆第一端连接泄油锥阀的第二端,泄油锥阀阀杆的第二端顶在泄油锥阀弹簧上,泄油锥阀弹簧顶在其旁的控制阀体上,电磁阀阀杆上安装有电磁阀弹簧,电磁阀弹簧处连通泄油油路,控制阀体里设置与第一油路相通的第二油路,泄油锥阀阀杆与第二油路相互交叉;燃油油路换向阀包括第二电磁阀体、前换向阀杆、换向阀体、后换向阀杆、燃油油路隔块,第二电磁阀体连接前换向阀杆,前换向阀杆通过前换向阀杆小弹簧与钢球相连,钢球顶在换向阀体上,后换向阀杆通过弹簧压在换向阀体上,前换向阀杆、前换向阀杆小弹簧、钢球、换向阀以及后换向阀杆均设置在换向壳体里,换向壳体安装在第二电磁阀体上,换向壳体里设置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第三出油油路,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均与第三出油油路相通,第三出油油路里设置燃油油路隔块,第二油路伸入至换向壳体里,换向阀体在第二电磁阀体的控制下实现第二油路与第一出油油路或第二出油油路的相通;双出油阀包括第一出油阀和第二出油阀,第一出油阀连通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阀连通第二出油油路;双桃凸轮与滚轮相配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1、泄油锥阀阀杆上与第二油路交叉的部分分别设置第一受压面和第二受压面,第一受压面和第二受压面分别位于第二油路的泄油锥阀一侧以及泄油锥阀弹簧一侧,第一受压面的面积不小于第二受压面面积的1.2倍。2、:双桃凸轮的每个桃对滚轮作用角度范围为80°~110°,两个桃之间等速段角度为100°~70°。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本装置中的双作用电控单体泵能够实现对两个喷油器灵活供油的功能,可配合双桃凸轮在凸轮轴旋转一周时完成对两个喷油器交替供油的功能,能有效的提高电控单体泵的工作效率,提高发动机效率,改善发动机经济性、动力性,能够有效降低有害排放。本装置中的燃油油路换向阀,能够实现对双出油阀油路的配合控制,电磁阀控制燃油油路换向阀可提高换向阀的响应速度,可灵活控制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不同负荷下的供油次数、供油时刻和供油量。同时燃油油路换向阀还可实现双出油阀的组合控制,通过改变电磁阀控制信号,可以实现出油阀27工作出油阀28不工作,出油阀28工作出油阀27不工作,两种供油方式,从而提高了单体泵的灵活性。同时本装置还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在燃油控制阀电磁阀正常工作时,能有效的控制燃油通过燃油控制阀的流通速率和流通时间,同时通过燃油控制阀电磁阀不同的控制方式可实现燃油流通量和流通时刻的的灵活控制。通过改变燃油控制阀控制信号可使喷油系统满足发动机多工况和多次供油的需求,改善发动机经济性、动力性,有效降低有害排放。本装置燃油控制阀为常闭型电磁阀,当其电磁阀发生故障不能上电时,泄油锥阀处于常闭状态,仍然能够继续完成供油的功能,改善了发动机掉电等情况下发动机的应变能力和工作稳定性。同时,本装置燃油控制阀设计有保护措施,当电磁阀发生故障不能上电时,或连接单体泵的喷油器等液压装置发生故障时,泄油锥阀处于常闭状态会导致常闭电磁阀内压力不断升高,但在保护措施的作用下,泄油锥阀会打开泄油油路,使燃油流回低压油箱,降低整个系统中的燃油压力,保护燃油系统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滚轮柱塞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的常闭型燃油控制阀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局部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的燃油油路换向阀结构示意图,图4b燃油油路换向阀双模式示意图之一,图4c燃油油路换向阀双模式示意图之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双出油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双桃凸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专利技术做更详细地描述:结合图1~6,本装置包括双桃凸轮1、滚轮柱塞2、常闭型燃油控制阀3、燃油油路换向阀4和双出油阀5组成。滚轮柱塞2安装在泵体6底部,由滚轮7、柱塞8、柱塞弹簧9、柱塞腔10、进油孔11、油路12和泄油油路13组成。柱塞腔10的上方安装有常闭型燃油控制阀3,包括电磁阀14、电磁阀阀杆15、电磁阀弹簧16、泄油锥阀连接套筒17、泄油锥阀18和泄油锥阀弹簧19。燃油油路换向阀4安装在常闭型燃油控制阀3上方,其包括电磁阀22、前换向阀杆23、换向阀24和后换向阀杆25,以及燃油油路隔块26。双出油阀5安装在泵体顶部,由出油阀27和出油阀28组成。本专利技术的双作用常闭电控单体泵由双桃凸轮1、滚轮柱塞2、常闭型燃油控制阀3、燃油油路换向阀4和双出油阀5组成。滚轮柱塞2由滚轮7、柱塞8、柱塞弹簧9、柱塞腔10、进油孔11、油路12和泄油油路13组成。当柱塞8下行时,从进油孔11吸入燃油,双桃凸轮1推动滚轮7使柱塞8上行,关闭进油孔11后,压缩柱塞腔10中的燃油,完成燃油加压功能,压缩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作用常闭电控单体泵

【技术保护点】
双作用常闭电控单体泵,其特征是:包括双桃凸轮、滚轮柱塞、常闭型燃油控制阀、燃油油路换向阀、双出油阀;滚轮柱塞包括滚轮、柱塞、柱塞弹簧、上柱塞壳、下柱塞壳,滚轮安装在下柱塞壳的下端,柱塞的上部位于上柱塞壳里,柱塞的下部位于下柱塞壳里,柱塞外面套装有柱塞弹簧,柱塞弹簧的上端部顶在上柱塞壳下端,柱塞弹簧的下端部位于下柱塞壳里,柱塞与上柱塞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柱塞腔,上柱塞壳上分别设置进油孔、泄油油路以及第一油路,柱塞腔连通进油孔和第一油路;常闭型燃油控制阀包括控制阀体、第一电磁阀体、电磁阀阀杆、泄油锥阀、泄油锥阀阀杆,控制阀体和第一电磁阀体并列布置,泄油锥阀、泄油锥阀阀杆设置在控制阀体里,第一电磁阀阀体通过电磁阀阀杆连接泄油锥阀的第一端,泄油锥阀的第二端为锥形端面,锥形端面与其旁的控制阀体配合,泄油锥阀阀杆第一端连接泄油锥阀的第二端,泄油锥阀阀杆的第二端顶在泄油锥阀弹簧上,泄油锥阀弹簧顶在其旁的控制阀体上,电磁阀阀杆上安装有电磁阀弹簧,电磁阀弹簧处连通泄油油路,控制阀体里设置与第一油路相通的第二油路,泄油锥阀阀杆与第二油路相互交叉;燃油油路换向阀包括第二电磁阀体、前换向阀杆、换向阀体、后换向阀杆、燃油油路隔块,第二电磁阀体连接前换向阀杆,前换向阀杆通过前换向阀杆小弹簧与钢球相连,钢球顶在换向阀体上,后换向阀杆通过弹簧压在换向阀体上,前换向阀杆、前换向阀杆小弹簧、钢球、换向阀以及后换向阀杆均设置在换向壳体里,换向壳体安装在第二电磁阀体上,换向壳体里设置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第三出油油路,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油路均与第三出油油路相通,第三出油油路里设置燃油油路隔块,第二油路伸入至换向壳体里,换向阀体在第二电磁阀体的控制下实现第二油路与第一出油油路或第二出油油路的相通;双出油阀包括第一出油阀和第二出油阀,第一出油阀连通第一出油油路,第二出油阀连通第二出油油路;双桃凸轮与滚轮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双作用常闭电控单体泵,其特征是:包括双桃凸轮、滚轮柱塞、常闭型燃油控制阀、燃油油路换向阀、双出油阀;滚轮柱塞包括滚轮、柱塞、柱塞弹簧、上柱塞壳、下柱塞壳,滚轮安装在下柱塞壳的下端,柱塞的上部位于上柱塞壳里,柱塞的下部位于下柱塞壳里,柱塞外面套装有柱塞弹簧,柱塞弹簧的上端部顶在上柱塞壳下端,柱塞弹簧的下端部位于下柱塞壳里,柱塞与上柱塞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柱塞腔,上柱塞壳上分别设置进油孔、泄油油路以及第一油路,柱塞腔连通进油孔和第一油路;常闭型燃油控制阀包括控制阀体、第一电磁阀体、电磁阀阀杆、泄油锥阀、泄油锥阀阀杆,控制阀体和第一电磁阀体并列布置,泄油锥阀、泄油锥阀阀杆设置在控制阀体里,第一电磁阀阀体通过电磁阀阀杆连接泄油锥阀的第一端,泄油锥阀的第二端为锥形端面,锥形端面与其旁的控制阀体配合,泄油锥阀阀杆第一端连接泄油锥阀的第二端,泄油锥阀阀杆的第二端顶在泄油锥阀弹簧上,泄油锥阀弹簧顶在其旁的控制阀体上,电磁阀阀杆上安装有电磁阀弹簧,电磁阀弹簧处连通泄油油路,控制阀体里设置与第一油路相通的第二油路,泄油锥阀阀杆与第二油路相互交叉;燃油油路换向阀包括第二电磁阀体、前换向阀杆、换向阀体、后换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立云闫昕董全扈爽赵文圣刘友刘龙袁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