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缺氧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324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缺氧药物中的应用,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柳叶见血飞18份、南五味子12份、走马风15份、滇苦菜12份、黄练芽15份,结果表中药组合物可显著提高窒息性缺氧和急性减压缺氧小鼠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提供了在制备抗缺氧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尤其涉及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缺氧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氧是人类及许多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低氧(Hypoxia)是指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氧不能得到充足的供给。氧和低氧是生命活动最重要的关键因素,是生命科学基本理论的重要课题。低氧的形成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外界环境氧含量降低,使正常生理活动过程不能摄取足够氧,如高原和航空缺氧;第二类是指因疾病等导致外界正常氧量不能充分到达机体内,造成心、脑和呼吸系统等的缺氧;第三类是机体活动所需氧消耗量,超过了生理动员能力,造成相对氧供给不足,常见于剧烈运动和超限量劳动。长期低氧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隐患,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低氧造成心、脑和呼吸系统等损伤已成为21世纪医学界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发现了中药组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缺氧作用,可用于防治缺氧损伤疾病,从而增加了中药组合物的应用领域。本专利技术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缺氧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柳叶见血飞18份、南五味子12份、走马风15份、滇苦菜12份、黄练芽15份。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取上述中药,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浓缩,干燥,粉碎得中药组合物颗粒。浓缩条件为:0.07MPa、60-70℃下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30。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20℃,出风温度为80℃,物料温度为90℃,雾化压力为0.4兆帕,喷雾速度为10ml/s。本专利技术中柳叶见血飞为毛茛科植物五叶铁线莲的全株或根。拉丁学名为Clematis-quinquefoliolata-Hutch,祛风除湿,温中理气,散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扭挫伤,胃痛,痛经,偏头痛,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鱼骨鲠喉。本专利技术以全株入药。南五味子为林兰科SchisandrasphenantheraRehd.EtWits.的果实。植物形态:落叶木质藤本。枝细长,红褐色,有皮孔。叶椭圆形、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1cm,宽3~7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疏锯齿。花单性,异株,单生或1~2朵生于叶腋,橙黄色;花梗纤细,长2~4cm;花被片5~9;雄蕊10~15,雄蕊柱倒卵形;紫蕊群近球形,心皮30~50。聚合果长6~9cm;浆果近球形,长6~9mm,红色,肉质。花期5~7月,果期8~10月。活血理气,祛风活络,消肿止痛。用于溃疡病,胃肠炎,中暑腹痛,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走马风,拉丁学名为Blumea laciniata(Roxb.)DC.,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六耳铃的全草入药的名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及西南部等地。味辛、苦,性微温,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功效。临床上用于风湿骨痛,头痛,跌打肿痛,湿疹及毒蛇咬伤等症。滇苦菜为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以全草入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肠炎,痢疾,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阑尾炎,乳腺炎,口腔炎,咽炎,扁桃体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外用治痈疮肿毒,中耳炎。黄练芽为漆树科植物黄连木的叶芽。清热,解毒,止渴。治暑热口渴,痧症,痢疾,晒喉肿痛,口舌糜烂,风湿疮、漆疮。专利技术涉及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缺氧药物中的用途属于首次公开,由于中药成分复杂,而且其抗缺氧活性强得意想不到,不存在由其他中药给出任何启示的可能,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同时用于抗缺氧显然具有显著的进步。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具体实施例的任何限制,而是由权利要求加以限定。实施例1:取柳叶见血飞18g、南五味子12g、走马风15g、滇苦菜12g、黄练芽15g,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浓缩,干燥,粉碎得中药组合物颗粒,浓缩条件为:0.07MPa、60-70℃下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30。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20℃,出风温度为80℃,物料温度为90℃,雾化压力为0.4兆帕,喷雾速度为10ml/s。实施例2:小鼠常压窒息性缺氧实验1、试验药品:按照上述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试验药品。2、方法:60只昆明小鼠,体重(20±2)g。随机分为4组,灌胃给药。第1组给予0.3%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第2组给予盐酸普萘洛尔0.03g·Kg-1,pro组。第3、4组分别给予含中药组合物的CMC-Na溶液,浓度分别为2、4g生药量·Kg-1。给药50min后,置于广口瓶中并盖紧瓶塞(瓶内放置5g钠石灰)。以呼吸停止为标志,记录小鼠存活时间。3、结果:与溶媒对照组相比,中药组合物2、4g生药量·Kg-1使小鼠在常压密闭条件下的存活时间分别延长了25.31%和43.3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5)。实施例3:小鼠减压缺氧实验1、试验药品:按照上述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试验药品。2、方法:40只昆明小鼠,体重(20±2)g。随机分为4组,灌胃给药。给药组给予中药组合物,浓度分别为2、4g生药量·Kg-1,对照组给予0.3%CMC-Na溶液,灌胃体积均为2ml·Kg-1。50min后,给药组和对照组各取5只,放入减压装置中,在26.7Kpa(相当于海拔约10000m)时停止减压,保持此压力不变,待动物死亡50%时,立即停止减压,缓缓放入空气,取出动物,记录各组死亡及存活数目,重复操作至实验完成。3、结果:中药组合物2、4g生药量·Kg-1使小鼠在减压缺氧条件下的存活率由对照组的30%、20%提高至62%、7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组合物可显著提高窒息性缺氧和急性减压缺氧小鼠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提供了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缺氧药物中的用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抗缺氧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柳叶见血飞18份、南五味子12份、走马风15份、滇苦菜12份、黄练芽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在抗缺氧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
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柳叶见血飞18份、南五味子12份、走马风15份、滇苦菜12
份、黄练芽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在抗缺氧药物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齐鼎立专利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