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中早39第6染色体稻瘟病抗性QTL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92656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中早39第6染色体稻瘟病抗性QTL的方法:利用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进行检测,选择与中早39之间均存在多态性的材料作为稻瘟病抗性待改良的水稻材料,将稻瘟病抗性待改良的水稻材料与中早39杂交获得杂种F1代,并自交获得F2代,在F2代利用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选择分子标记带型均与中早39一致的F2代单株进行连续自交,并在后续每个世代利用上述5个分子标记选择带型均与中早39一致的单株进行自交,直到获得农艺性状稳定的Fn(n一般大于9)代稻瘟病抗性得到改良的水稻材料为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中早39第6染色体上的稻瘟病抗性QTL来改良水稻材料的稻瘟病抗性,以选育稻瘟病抗性提高的水稻育种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作为粮食作物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稻瘟病被认为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利用多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并将其聚合到同一个品种中是使该品种获得持久抗性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宄所培育的常规籼稻品种,于2009年通过浙江省审定,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中早39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该品种具有良好的稻瘟病抗性,本专利技术人通过QTL分析发现中早39在第6染色体携带qBR6_l (ZZ)、qBR6_2 (ZZ)、qBR6_3 (ZZ)、qBR6-4 (ZZ)、qBR6_5 (ZZ)等5个稻瘟病抗性QTL,因此中早39第6染色体上的稻瘟病抗性QTL可作为稻瘟病抗性基因的供体在育种实践上加以利用。在此背景下,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中早39第6染色体稻瘟病抗性QTL以改良水稻材料的稻瘟病抗性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利用D615、D621、D631、D638、D643这5个分子标记来最大程度的聚合中早 39 第 6 染色体上 qBR6_l (ZZ)、qBR6_2 (ZZ)、qBR6_3 (ZZ)、qBR6_4 (ZZ)、qBR6_5 (ZZ)等5个稻瘟病抗性QTL,并结合常规育种手段以选育稻瘟病抗性提高的水稻材料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主要有两个优点:㈧能最大程度的聚合中早39第6染色体上的qBR6_l(ZZ)、qBR6_2 (ZZ)、qBR6_3 (ZZ)、qBR6_4 (ZZ)、qBR6_5 (ZZ)等 5 个稻瘟病抗性 QTL ; (B)对稻瘟病抗性QTL的选择相对简单,在选择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田间接种鉴定,方便省事。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I)将稻瘟病抗性待改良的水稻材料与中早39杂交,获得杂种F1R,稻瘟病抗性待改良的水稻材料与中早39之间利用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进行检测均存在多态性;(2)种植步骤⑴获得的杂种F1R,将杂种F我自交,获得F 2代;(3)种植步骤(2)获得的&代,并利用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检测F2代分尚群体的每一个单株,选择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检测的带型均与中早39 —致的&代单株进行自交,获得F3R ;(4)种植步骤(3)获得的&代,并利用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检测F3代分尚群体的每一个单株,选择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检测的带型均与中早39 —致的F3代单株进行自交,获得F 4代;(5)种植步骤(4)获得的F4代,并利用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检测F4代分尚群体的每一个单株,选择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检测的带型均与中早39 —致的匕代单株进行自交,获得F5R ;(6)种植步骤(5)获得的匕代,按照步骤(5)的方法检测并选择合适的单株进行自交,自交后继续按照步骤(5)的方法检测并不断选择合适单株进行多次自交,直到得到农艺性状稳定的自交后代Fn (η值一般应大于9)为止;(7)种植步骤(6)得到的农艺性状稳定的自交后代Fn(n值一般应大于9),利用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检测Fn(η值一般应大于9)代群体的每一个单株,选择0615、0621、0631、0638、0643等5个分子标记检测的带型均与中早39 —致的单株作为最终稻瘟病抗性得到改良的水稻材料。进一步地,所述步骤(I)中,保证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在稻瘟病抗性待改良的水稻材料与中早39之间均存在多态性的目的是,在分尚世代中可根据多态性跟踪中早39染色体片段的导入情况。进一步地,所述步骤(I)中,稻瘟病抗性待改良的水稻材料应该用多个稻瘟病菌株检测后确认其抗性比中早39差,稻瘟病抗性待改良的水稻材料可以是籼稻,也可以是粳稻,可以是恢复系,也可以是保持系等不同的育种材料。进一步地,权利要求1描述的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是用于检测和追踪中早39第6染色体上的5个相应的稻瘟病抗性QTL ;其中D615用于追踪第6染色体上的qBR6_l (ZZ),D621用于追踪第6染色体上的qBR6_2 (ZZ),D631用于追踪第6染色体上的qBR6_3 (ZZ),D638用于追踪第6染色体上的qBR6_4 (ZZ),D643用于追踪第6染色体上的 qBR6-5(ZZ) ;D615、D621、D631、D638、D643 等 5 个分子标记是分别与 qBR6_l (ZZ)、qBR6_2 (ZZ)、qBR6_3 (ZZ)、qBR6_4 (ZZ)、qBR6_5 (ZZ)这 5 个稻瘟病抗性 QTL 紧密连锁的分子不己O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中,最终获得的稻瘟病抗性得到改良的水稻材料并不能保证同时存在 qBR6_l (ZZ)、qBR6_2 (ZZ)、qBR6_3 (ZZ)、qBR6_4 (ZZ)、qBR6_5 (ZZ)等 5 个抗性QTL,但是能保证聚合中早39第6染色体上尽量多的抗性QTL,并使最终获得的改良材料的稻瘟病抗性得到提高。【具体实施方式】用一个具体实施例子进行详细说明:利用中早39改良春江糯的稻瘟病抗性(春江糯是中国水稻研宄所培育的常规粳稻品种,于1993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D615、D621、D631、D638、D643这5个分子标记在中早39和春江糯之间存在多态性),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将中早39与春江糯杂交,获得杂种F1R (可以用中早39做母本春江糯做父本进行杂交,也可以用春江糯做母本中早39做父本进行杂交);2.种植杂种F1,将杂种F1R单株自交获得F 2代;3.种植F2代单株,利用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对F 2代单株进行检测,选择5个分子标记带型均与中早39 —致的单株自交,获得&代;4.种植F3代单株,利用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对F 3代单株进行检测,选择5个分子标记带型均与中早39 —致的单株自交,获得匕代;5.种植F4代单株,利用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对F 4代单株进行检测,选择5个分子标记带型均与中早39 —致的单株自交,获得匕代;6.种植F5代单株,利用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对F 5代单株进行检测,选择5个分子标记带型均与中早3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中早39第6染色体稻瘟病抗性QTL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稻瘟病抗性待改良的水稻材料与中早39杂交,获得杂种F1代,稻瘟病抗性待改良的水稻材料与中早39之间利用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进行检测均存在多态性;(2)种植步骤(1)获得的杂种F1代,将杂种F1代自交,获得F2代;(3)种植步骤(2)获得的F2代,并利用D615、D621、D631、1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检测F2代分离群体的每一个单株,选择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检测的带型均与中早39一致的F2代单株进行自交,获得F3代;(4)种植步骤(3)获得的F3代,并利用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检测F3代分离群体的每一个单株,选择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检测的带型均与中早39一致的F3代单株进行自交,获得F4代;(5)种植步骤(4)获得的F4代,并利用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检测F4代分离群体的每一个单株,选择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检测的带型均与中早39一致的F4代单株进行自交,获得F5代;(6)种植步骤(5)获得的F5代,按照步骤(5)的方法检测并选择合适的单株进行自交,自交后继续按照步骤(5)的方法检测并不断选择合适单株进行多次自交,直到得到农艺性状稳定的自交后代Fn(n值一般应大于9)为止;(7)种植步骤(6)得到的农艺性状稳定的自交后代Fn(n值一般应大于9),利用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检测Fn(n值一般应大于9)代群体的每一个单株,选择D615、D621、D631、D638、D643等5个分子标记检测的带型均与中早39一致的单株作为最终稻瘟病抗性得到改良的水稻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芝娟杨长登曾宇翔梁燕夏令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