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钢丝网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90725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面钢丝网放线装置,包括活动放线座和放线座支架;所述活动放线座包括主放线盘和放线座架,所述放线座架包括放线支撑轴,所述放线支撑轴两端分别设置有顶部轴承和底部轴承和座架支脚;所述主放线盘包括圆形的支撑盘,所述圆形支撑盘的两面分别设置有同轴的轴承安装套和支撑轴安装套;所述放线座支架包括相向同轴设置的顶部轴座和底部轴座、以及支撑所述顶部轴座和所述底部轴座的脚架,所述顶部轴座设置有轴承放置槽,所述底部轴座设置有支撑轴放置槽,所述轴承放置槽和所述支撑轴放置槽均为顶部开口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屋面钢丝网放线装置,能够显著地降低钢丝绳放线的作业强度,从而提高钢丝网铺装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屋面钢丝网放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屋面钢丝网放线装置,属于钢结构建筑安装

技术介绍
通常的钢结构屋面主要包括位于最顶层的机械防护层、位于中间层的隔热保温层和位于最底层的机械支撑层,位于最顶层的机械防护层通常采用钢板制成,而位于中间层的隔热保温层则通常采用保温棉,且通过贴面贴设于位于最顶层的机械防护层内侧,为了确保和提高隔热保温层与机械防护层的结合牢固性,还需要设置位于最底层的机械支撑层以提供支撑保温棉的力,位于最底层的机械支撑层通常为钢丝网制成,用于支撑保温棉的钢丝网可以是预制的成品钢丝网,通常的预制钢丝网直径为1~2毫米,预制的尺寸为150~250毫米的矩形形状,然后在施工现场通过四周角钢支撑将钢丝网从屋面纵横两向正交张拉固定。上述预制钢丝网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并不适用于纵横两向尺寸差别较大的轻钢厂房,其在纵向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可达上百米或几百米,横向宽度可达十几米或几十米,容易造成纵向直接张拉钢丝长度过长,施工难度加大。现有技术中,对于上述纵横两向尺寸差别较大的轻钢厂房则采用现场铺装钢丝网的方式进行作业,在铺设钢丝网的时候作业人员需要大力拉扯钢丝绳,从而才能将钢丝绳从常规的放线装置或者成圈的原包装结构中拉出,因此造成钢丝网的铺设作业劳动强度较大,且作业效率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屋面钢丝网放线装置,能够显著地降低钢丝绳放线的作业强度,从而提高钢丝网铺装作业的效率,满足实际使用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屋面钢丝网放线装置,包括:活动放线座和放线座支架;所述活动放线座包括主放线盘和放线座架,所述放线座架包括放线支撑轴,所述放线支撑轴两端分别设置有顶部轴承和底部轴承,所述放线支撑轴在设置有所述底部轴承的一端还设置有座架支脚;所述主放线盘包括圆形的支撑盘,所述圆形支撑盘中心处设置有通孔,且所述圆形支撑盘的一面设置有同轴的轴承安装套,所述圆形支撑盘的另一面设置有同轴的支撑轴安装套,所述放线支撑轴位于所述支撑轴安装套内,所述底部轴承位于所述轴承安装套内,所述支撑轴安装套一端连接所述圆形支撑盘,所述支撑轴安装套另一端连接所述顶部轴承;所述放线座支架包括相向同轴设置的顶部轴座和底部轴座、以及支撑所述顶部轴座和所述底部轴座的脚架,所述顶部轴座设置有轴承放置槽,所述底部轴座设置有支撑轴放置槽,所述顶部轴承位于所述轴承放置槽内,所述座架支脚和所述底部轴承之间的所述放线支撑轴位于所述支撑轴放置槽内,所述轴承放置槽和所述支撑轴放置槽均为顶部开口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座架支脚包括连接块和至少三个刚性柱状的支撑条,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连接所述放线支撑轴的端部,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以所述放线支撑轴的延长线为中心对称分布设置,且所述支撑条之间的间距从所述连接块向远处逐渐增加,所述支撑条之间还设置有加强固定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轴承安装套的一侧端面连接所述圆形支撑盘,所述轴承安装套的另一侧端面内侧设置有轴承限位环;所述支撑轴安装套的一侧端面连接所述圆形支撑盘,所述支撑轴安装套的另一侧端面外侧设置有缠绕限位凸起。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屋面钢丝网放线装置,能够显著地降低钢丝绳放线的作业强度,从而提高钢丝网铺装作业的效率,满足实际使用要求,且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屋面钢丝网放线装置进行放线时钢丝绳产生的扭矩小,因而便于从各个角度对钢丝绳进行铺装作业;活动放线座的座架支脚既可以用于支撑竖直放置的活动放线座,也可以用于拨动旋转水平放置在放线座支架上的活动放线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活动放线座和放线座支架组装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活动放线座单独作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放线座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放线座支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屋面钢丝网放线装置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所述屋面钢丝网放线装置,包括:活动放线座和放线座支架;所述活动放线座包括主放线盘和放线座架,所述放线座架包括放线支撑轴2,所述放线支撑轴2两端分别设置有顶部轴承3和底部轴承4,所述放线支撑轴2在设置有所述底部轴承4的一端还设置有座架支脚;所述主放线盘包括圆形的支撑盘1,所述圆形支撑盘1中心处设置有通孔,且所述圆形支撑盘1的一面设置有同轴的轴承安装套5,所述圆形支撑盘1的另一面设置有同轴的支撑轴安装套6,所述放线支撑轴2位于所述支撑轴安装套6内,所述底部轴承4位于所述轴承安装套5内,所述支撑轴安装套6一端连接所述圆形支撑盘1,所述支撑轴安装套6另一端连接所述顶部轴承3;具体优选地,所述座架支脚包括连接块10和至少三个刚性柱状的支撑条11,所述连接块10的一端连接所述放线支撑轴2的端部,所述连接块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条11,所述支撑条11以所述放线支撑轴2的延长线为中心对称分布设置,且所述支撑条11之间的间距从所述连接块10向远处逐渐增加,所述支撑条11之间还设置有加强固定筋12。进一步改进地,所述轴承安装套5的一侧端面连接所述圆形支撑盘1,所述轴承安装套5的另一侧端面内侧设置有轴承限位环5-1;所述支撑轴安装套6的一侧端面连接所述圆形支撑盘1,所述支撑轴安装套6的另一侧端面外侧设置有缠绕限位凸起6-1。所述放线座支架包括相向同轴设置的顶部轴座7和底部轴座8、以及支撑所述顶部轴座7和所述底部轴座8的脚架9,所述顶部轴座7设置有轴承放置槽7-1,所述底部轴座8设置有支撑轴放置槽8-1,所述顶部轴承3位于所述轴承放置槽7-1内,所述座架支脚和所述底部轴承4之间的所述放线支撑轴2位于所述支撑轴放置槽8-1内,所述轴承放置槽7-1和所述支撑轴放置槽8-1均为顶部开口结构。工作时,当需要使用较长长度的钢丝绳时,可以将活动放线座从放线座支架上取下,如图2所示方式竖直立放活动放线座,铺设钢丝网的作业人员在高度轻轻拉动钢丝绳即可使钢丝绳从活动放线座上放出,当需要精细调整钢丝绳的长度时,或根据其它需要时可以将活动放线座放置在放线座支架上,从而使活动放线座和放线座支架配合作业,此时地面作业人员也可以用手拨动座架支脚,以协助放线。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屋面钢丝网放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屋面钢丝网放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活动放线座和放线座支架;所述活动放线座包括主放线盘和放线座架,所述放线座架包括放线支撑轴(2),所述放线支撑轴(2)两端分别设置有顶部轴承(3)和底部轴承(4),所述放线支撑轴(2)在设置有所述底部轴承(4)的一端还设置有座架支脚;所述主放线盘包括圆形的支撑盘(1),所述圆形支撑盘(1)中心处设置有通孔,且所述圆形支撑盘(1)的一面设置有同轴的轴承安装套(5),所述圆形支撑盘(1)的另一面设置有同轴的支撑轴安装套(6),所述放线支撑轴(2)位于所述支撑轴安装套(6)内,所述底部轴承(4)位于所述轴承安装套(5)内,所述支撑轴安装套(6)一端连接所述圆形支撑盘(1),所述支撑轴安装套(6)另一端连接所述顶部轴承(3);所述放线座支架包括相向同轴设置的顶部轴座(7)和底部轴座(8)、以及支撑所述顶部轴座(7)和所述底部轴座(8)的脚架(9),所述顶部轴座(7)设置有轴承放置槽(7‑1),所述底部轴座(8)设置有支撑轴放置槽(8‑1),所述顶部轴承(3)位于所述轴承放置槽(7‑1)内,所述座架支脚和所述底部轴承(4)之间的所述放线支撑轴(2)位于所述支撑轴放置槽(8‑1)内,所述轴承放置槽(7‑1)和所述支撑轴放置槽(8‑1)均为顶部开口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钢丝网放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活动放线座和放线座支架;所述活动放线座包括主放线盘和放线座架,所述放线座架包括放线支撑轴(2),所述放线支撑轴(2)两端分别设置有顶部轴承(3)和底部轴承(4),所述放线支撑轴(2)在设置有所述底部轴承(4)的一端还设置有座架支脚;所述主放线盘包括圆形的支撑盘(1),所述圆形支撑盘(1)中心处设置有通孔,且所述圆形支撑盘(1)的一面设置有同轴的轴承安装套(5),所述圆形支撑盘(1)的另一面设置有同轴的支撑轴安装套(6),所述放线支撑轴(2)位于所述支撑轴安装套(6)内,所述底部轴承(4)位于所述轴承安装套(5)内,所述支撑轴安装套(6)一端连接所述圆形支撑盘(1),所述支撑轴安装套(6)另一端连接所述顶部轴承(3);所述放线座支架包括相向同轴设置的顶部轴座(7)和底部轴座(8)、以及支撑所述顶部轴座(7)和所述底部轴座(8)的脚架(9),所述顶部轴座(7)设置有轴承放置槽(7-1),所述底部轴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也文吴良贵余世友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有色建安钢构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