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木荣专利>正文

改良结构的束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00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结构的束管,主要包括一束管本体,并在束管本体的一端形成设有束紧部,且在束紧部上开设有一斜向槽,并同时贯穿设有横向螺槽,另设有一锁固件锁紧固设于束紧部,上述结构相组合构成改良结构的束管。其在使用时不会使工件产生应力集中情形,能够达到更佳的束紧功效,同时可使其在束紧时应力能够同时分配于工件所有部位,不会发生习用束管容易脆裂的现象,其具有结构简单,且能适合于利用不同的复合材料或碳纤维材料,非常适于实用的功效。(*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领域的改良结构的束管,特别是涉及一种更具束紧功效的束管结构改良结构的束管。其是利用利用具斜向槽的束紧部,而使其在束紧时不会达到应力集中的缘故,而成为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的新设计,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应用。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图2、图3所示,一般现有习用的束管,其结构主要包括一束管本体(10),并在束管本体(10)的一端形成设有束紧部(11),且在束紧部(11)上开设有直向槽(12),并同时穿设有横向螺槽(13),再藉由设有一锁固件(14)锁紧束紧部(11),并同时藉由直向槽(12)而使束紧部(11)的两侧缩小槽距,从而形成束紧的结构。上述现有习用的束管,虽可提供使用者一束紧束管的功效,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结构中还存在有若干缺点,其在一些特定的产品或工件上却反而成了破坏结构的部件产品,造成该束管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因此整体来讲可说是相当不具有实用性,而其缺点可归纳如下1、使用过现有习用束管的人都知道,其确可达到相当束紧的功效,原因是利用其槽距的缩小,而使束紧部(11)达到束紧的效果;但是如果利用此种束管结构应用在自行车的碳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结构的束管,主要包括一束管本体,并在束管本体的一端形成设有束紧部,其特征在于其在束紧部上开设有斜向槽,并同时贯穿设有横向螺槽,另设有一锁固件锁紧固设于束紧部,上述结构相组合构成改良结构的束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木荣
申请(专利权)人:李木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