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兴伟专利>正文

防盗自行车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8146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单铃体自行车铃的改进。其特征是本防盗自行车铃简化了撞击装置,该装置仅由摇臂和撞击块组成,铃体有一中心孔,通过铆钉绞链状地焊连在座板U形支架上。安在自行车上的铃体倾斜25—35度。它解决了已有自行车铃所存在的铃体可轻而易举地用手拧开被盗,构造较复杂,制造成本高,故障多的问题。具有防盗,构造简单,制造成本低,无故障,工作可靠的优点。(*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单铃体自行车铃的改进。已有的单铃体自行车铃存在下述缺点一是铃体通过在铃体中心处的螺钉安装在铃座U形支架上,不需任何工具用手即可轻而易举地把铃体安上去,也可把铃体取下来,因而铃体往往被盗,尤其是被不懂事的小孩盗去玩;二是构造较为复杂,撞击装置除带拨爪的摇臂外,还有撞击块和回位弹簧;三是故障多,容易坏,拨爪拨动撞击块后往往两者的相互位置错乱,回位弹簧也容易生锈或失去弹性,均会致使铃不能打响,便要拧下铃体检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没有故障或故障少,铃体用手拧不脱的防盗自行车铃。本技术仅采用带撞击块的摇臂来撞击铃体,把车铃倾斜安装在车把上,撞击块靠自重再击铃体,以代替回弹簧的作用,用简化结构的办法,来消除故障,免弃检修,便可把铃体绞链状地焊连在铃座U形支架上。本技术的特点一是铃体用手无法拧开,不会轻而易举地被盗去;二是构造简单,制造容易,造价低;三是没有故障,免检修,经久耐用。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自行车铃正视图(局部剖开)。图2是图1在A-A处的剖视图。参照图1~2,本自行车铃由夹紧架(8)、座板(9)、座板U形支架(4)、铃体(3)和撞击装置组成。撞击装置由摇臂(6)、撞击块(7)组成,摇臂(6)的一端接撞击块(7),另一端为手推把,把摇臂连撞击块的一段放在座板(9)上面,其手推把置于座板外,摇臂(6)中部有一圆孔,在圆孔处上、下面各垫一只垫圈后,用铆钉(5)绞链状地铆接在座板(9)上面。座板U形支架(4)2个开口端向下对称固定在座板(9)表面上,U形支架(4)纵剖面与座板(9)垂直并通过其直径。铃体(3)有一中心孔,用铆钉(1)穿过座板U形支架(4)中心孔,加上垫圈(2),穿过铃体(3)中心孔后绞链状地焊连在座板U形支架上。本自行车铃通过夹紧架(8)安装在自行车手把后,铃体(3)倾斜25~35度。权利要求一种防盗自行车铃,由夹紧架(8)、座板(9)、座板U形支架(4)、铃体(3)和撞击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该自行车铃撞击装置由摇臂(6)和撞击块(7)组成,摇臂(6)的一端接撞击块(7),另一端为手推把,把摇臂连撞击块的一段放在座板(9)上面,其手推把置于座板外,摇臂中部有一圆孔,在圆孔处上、下面各垫一只垫圈后,用铆钉(5)绞链状地连接在座板(9)上面,座板U形支架(4)两个开口端向下对称固定在座板(9)表面上,U形支架(4)纵剖面与座板(9)垂直并通过其直径。铃体(3)有一中心孔,用铆钉(1)穿过座板U形支架(4)中心孔,加上垫圈(2),穿过铃体(3)中心孔后绞链状地焊连在座板U形支架上,本自行车铃通过夹紧架(8)安装在自行车手把后,铃体(3)倾斜25~35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单铃体自行车铃的改进。其特征是本防盗自行车铃简化了撞击装置,该装置仅由摇臂和撞击块组成,铃体有一中心孔,通过铆钉绞链状地焊连在座板U形支架上。安在自行车上的铃体倾斜25—35度。它解决了已有自行车铃所存在的铃体可轻而易举地用手拧开被盗,构造较复杂,制造成本高,故障多的问题。具有防盗,构造简单,制造成本低,无故障,工作可靠的优点。文档编号B62J3/00GK2041656SQ8821559公开日1989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22日专利技术者李兴伟 申请人:李兴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盗自行车铃,由夹紧架(8)、座板(9)、座板U形支架(4)、铃体(3)和掸击装置组成,其特征在该自行车铃撞击装置由摇臂(6)和撞击块(7)组成,摇臂(6)的一端接撞击块(7),另一端为手推把,把摇臂连撞击块的一段放在座板(9)上面,其手推把置于座板外,摇臂中部有一圆孔,在圆孔处上、下面各垫一只垫圈后,用铆钉(5)绞链状地连接在座板(9)上面,座板U形支架(4)两个开口端向下对称固定在座板(9)表面上,U形支架(4)纵剖面与座板(9)垂直并通过其直径。铃体(3)有一中心孔,用铆钉(1)穿过座板U形支架(4)中心孔,加上垫圈(2),穿过铃体(3)中心孔后绞链状地焊连在座板U形支架上,本自行车铃通过夹紧架(8)安装在自行车把后,铃体(3)倾斜25-35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兴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