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兴伟专利>正文

一种复位固定骨科矫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472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位固定骨科矫形器,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上侧以及下侧的中间部位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箱内安装有矫正结构,所述固定箱外侧四周固定连接有两对结构相同的缓冲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通过转动把手可以调节两个矫正板之间的间距,矫正结构适用于小腿粗细不同的骨折病患,适应性较强;通过固定筒四周设置的缓冲结构可以防止病患矫正的位置受到外界的冲击或者磕碰从而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再一次的伤害,充分的保护了患者的手术部位;通过固定筒、海绵垫以及矫正板开设的通风孔有利于患者手术部位的通风,海绵垫的设置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

A reduction and fixation orthopedic orth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位固定骨科矫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为一种复位固定骨科矫形器。
技术介绍
矫形器是一种以减轻骨骼肌肉系统的功能障碍为目的的体外支撑、保护、矫正、辅助或替代装置,它借助外部机械结构对运动器官起辅助治疗及康复作用,护士在给病人运用矫形器时一定要教会病人正确佩戴,严密观察,若使用不当会出现畸形.压疮等并发症,所以如何正确使用矫形器是骨科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骨折病患在做完手术后,需要通过下肢固定矫形器对小腿进行固定矫形。但是现有的下肢固定矫形器的舒适度较差;且现有的下肢固定矫形器无法适用于小腿粗细不同的骨折病患,适应性较差,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位固定骨科矫形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位固定骨科矫形器,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上侧以及下侧的中间部位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箱内安装有矫正结构,所述固定箱外侧四周固定连接有两对结构相同的缓冲结构;所述矫正结构包括一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位固定骨科矫形器,包括固定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1)上侧以及下侧的中间部位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箱(1)内安装有矫正结构,所述固定箱(1)外侧四周固定连接有两对结构相同的缓冲结构;/n所述矫正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转杆(2)、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齿轮(3)、转轴(4)、第二齿轮(5)、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杆(6)、一对结构相同的移动座(7)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矫正板(8);/n一对所述转杆(2)一端活动嵌装于固定箱(1)内一侧底端,且其另一端活动贯穿于固定箱(1)内另一侧底端,一对所述转杆(2)两侧开设有反向螺纹,一对所述第一齿轮(3)分别固定套装于一对所述转杆(2)另一端,且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位固定骨科矫形器,包括固定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1)上侧以及下侧的中间部位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箱(1)内安装有矫正结构,所述固定箱(1)外侧四周固定连接有两对结构相同的缓冲结构;
所述矫正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转杆(2)、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齿轮(3)、转轴(4)、第二齿轮(5)、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杆(6)、一对结构相同的移动座(7)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矫正板(8);
一对所述转杆(2)一端活动嵌装于固定箱(1)内一侧底端,且其另一端活动贯穿于固定箱(1)内另一侧底端,一对所述转杆(2)两侧开设有反向螺纹,一对所述第一齿轮(3)分别固定套装于一对所述转杆(2)另一端,且其位于固定箱(1)外,所述转轴(4)一端活动嵌装于固定箱(1)一侧,且其位于一对所述转杆(2)之间,所述第二齿轮(5)固定套装于转轴(4)外侧,且其与一对所述第一齿轮(3)相啮合,一对所述固定杆(6)两端分别固定嵌装于固定箱(1)内两侧,且其位于一对所述转杆(2)正上方,一对所述移动座(7)两侧分别活动套装于一对所述转杆(2)以及一对所述固定杆(6)两侧,且其与一对所述转杆(2)两侧螺纹连接,一对所述矫正板(8)固定安置于一对所述移动座(7)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位固定骨科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滑轨(9)、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撑板(10)、支撑柱(11)、一对结构相同的运动座(12)、弹簧(13)、一对结构相同的活动杆(14)以及缓冲板(15);
所述滑轨(9)固定安置于固定箱(1)外一侧,一对所述支撑板(10)固定安置于所述滑轨(9)两端,所述支撑柱(11)两端固定嵌装于一对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兴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