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服帖的踝足矫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790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戴服帖的踝足矫形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踝足矫形器不够舒适,防护有限,穿戴、调节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该踝足矫形器包括与人体足弓脚背至脚踝前侧相匹配的覆脚结构、与人体足弓脚掌掌心至脚踝后侧相匹配的承托结构和调节绳;所述承托结构足弓部两侧对应设有通孔、脚后跟部设有开口;所述调节绳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覆脚结构和所述承托结构可松紧调节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由调节绳调节脚结构与承托结构的位置和松紧,更加匹配不同人的脚掌大小、胖瘦和小腿粗细程度,操作方便,调节灵活,防护周全,易戴易卸;承托结构的开口使用力时脚后跟更加舒适,提高踝足矫形器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戴服帖的踝足矫形器
本技术涉及康复医学
,具体涉及一种穿戴服帖的踝足矫形器。
技术介绍
矫形器是一种以减轻身体运动功能障碍为目的的体外穿戴装置,应用于踝关节的矫形器成为踝足矫形器(AFO)。踝足矫形器用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内外翻足、尖足和各种瘫痪性疾病引起的踝足关节不稳等疾病,还可应用于矫正步态、预防踝足变形、加强对体重的支持等。目前,踝足矫形器有全接触AFO、带踝关节铰链的AFO、金属条AFO、免荷AFO、软性AFO等。然而,仍存在以下不足:踝部与足部关节活动范围受限,长期穿戴导致局部肌肉功能下降;矫形器过大,增加了局部皮肤受压的面积;限制了足部离地时的蹬腿动作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戴服帖的踝足矫形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踝足矫形器不够舒适,防护有限,穿戴、调节不方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穿戴服帖的踝足矫形器,包括与人体足弓脚背至脚踝前侧相匹配的覆脚结构、与人体足弓脚掌掌心至脚踝后侧相匹配的承托结构和调节绳;所述承托结构足弓部两侧对应设有通孔、脚后跟部设有开口;所述调节绳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覆脚结构和所述承托结构可松紧调节连接。优选的,所述覆脚结构足弓部前端设有前穿绳管,足弓部两侧设有位置对应的足侧穿绳管,脚踝部两侧设有位置对应的踝侧穿绳管。进一步的,所述承托结构的足踝部上端设有BOA旋钮扣,其两侧设有限位穿绳管。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绳依次穿过前穿绳管、两个通孔、足侧穿绳管、踝侧穿绳管、限位穿绳管,与所述BOA旋钮扣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承托结构的脚踝部上端还设有横穿绳管。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绳依次穿过前穿绳管、两个通孔、足侧穿绳管、踝侧穿绳管、横穿绳管、限位穿绳管,与所述BOA旋钮扣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开口上部开延伸至足踝部。优选的,所述调节绳在所述覆脚结构的足弓部和足踝部交接处交叉。优选的,所述承托结构的脚踝部还设有若干气孔。优选的,所述调节绳在覆脚结构的足弓部和足踝部交接处设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主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由调节绳调节脚结构与承托结构的位置和松紧,更加匹配不同人的脚掌大小、胖瘦和小腿粗细程度,穿着服帖,且穿戴操作方便,易戴易卸,松紧调节灵活,防护周全;承托结构的开口使用力时脚后跟更加舒适,提高踝足矫形器的穿着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穿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技术穿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之二。以上图中,1为覆脚结构、11为前穿绳管、12为足侧穿绳管、13为踝侧穿绳管、14为横穿绳管、15为气孔;2为承托结构、21为通孔、22为开口、23为BOA旋钮扣、24为限位穿绳管;3为调节绳、31为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零部件和结构或单元模块,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实施例1:一种穿戴服帖的踝足矫形器参见图1,该踝足矫形器,包括与人体足弓脚背至脚踝前侧相匹配的覆脚结构1、与人体足弓脚掌掌心至脚踝后侧相匹配的承托结构2和调节绳3。所述覆脚结构1穿戴时覆盖于足弓脚背和足踝前侧,使其与足弓脚背和足踝前侧贴合;覆脚结构1足弓部前端设有前穿绳管11,足弓部两侧设有位置对应的足侧穿绳管12,脚踝部两侧设有位置对应的踝侧穿绳管13。所述承托结构2穿戴时承托足弓脚掌掌心和足踝后侧,使其与足弓脚掌掌心和足踝后侧贴合;所述承托结构2的足弓部两侧分别对应设有两个通孔21,脚后跟部设有开口22,所述开口22向上开至足踝部,穿戴后走路用力时使脚后跟更加舒适;所述承托结构2的足踝部上端设有BOA旋钮扣23,其两侧设有限位穿绳管24。所述调节绳3依次穿过前穿绳管11、两个通孔21、足侧穿绳管12、踝侧穿绳管13、限位穿绳管24,与所述BOA旋钮扣23固定连接,可调节的连接所述覆脚结构1和承托结构2,便于依据不同人的脚掌大小、胖瘦和小腿粗细程度不同,通过旋转BOA旋钮扣23进行适应性松紧调节。所述调节绳3在覆脚结构1的足弓部和足踝部交接处交叉,进一步使覆脚结构1与脚掌更加贴合。在通过旋转所述BOA旋钮扣23以调节调节绳3长短或松紧时,所述限位穿绳管24可以减少调节绳3和BOA旋钮扣23之间的摩擦或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实施例2:一种踝足矫形器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所述承托结构2的脚踝部上端还设有横穿绳管14,所述调节绳3依次穿过前穿绳管11、两个通孔21、足侧穿绳管12、踝侧穿绳管13、横穿绳管14、限位穿绳管24,与所述BOA旋钮扣23固定连接进一步使覆脚结构1与脚踝更加贴合;所述承托结构2的脚踝部还设有若干气孔15,便于踝足矫形器通气,保持其干燥、不捂脚。实施例3:一种踝足矫形器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调节绳3在覆脚结构1的足弓部和足踝部交接处设有把手31,当旋转BOA旋钮扣23松开所述调节绳3时,可提拉把手31,以便更轻松的打开踝足矫形器的覆脚结构1和承托结构2。所述覆脚结构1的材质为牛皮。所述承托结构2的材质为塑料,其足弓脚掌掌心处设有按摩垫,使脚掌更加舒适。上述踝足矫形器的操作使用方法如下:穿戴上述踝足矫形器时,旋转BOA旋钮扣23松开所述调节绳3,提拉把手31,打开踝足矫形器的覆脚结构1和承托结构2,脚掌穿过覆脚结构1和承托结构2,与脚掌贴合,掌心处与按摩垫贴合,脚后跟伸出开口22;旋转BOA旋钮扣23拉紧所述调节绳3,使覆脚结构1与足弓和脚踝前侧贴合,调整调节绳3,依据脚掌大小、胖瘦和小腿粗细程度进行适应性松紧调节。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或者相关部件及结构等同替代,从而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戴服帖的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人体足弓脚背至脚踝前侧相匹配的覆脚结构、与人体足弓脚掌掌心至脚踝后侧相匹配的承托结构和调节绳;所述承托结构足弓部两侧对应设有通孔、脚后跟部设有开口;所述调节绳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覆脚结构和所述承托结构可松紧调节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11 CN 20202005366071.一种穿戴服帖的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人体足弓脚背至脚踝前侧相匹配的覆脚结构、与人体足弓脚掌掌心至脚踝后侧相匹配的承托结构和调节绳;所述承托结构足弓部两侧对应设有通孔、脚后跟部设有开口;所述调节绳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覆脚结构和所述承托结构可松紧调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穿戴服帖的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脚结构足弓部前端设有前穿绳管,足弓部两侧设有位置对应的足侧穿绳管,脚踝部两侧设有位置对应的踝侧穿绳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穿戴服帖的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结构的足踝部上端设有BOA旋钮扣,其两侧设有限位穿绳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穿戴服帖的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绳依次穿过前穿绳管、两个通孔、足侧穿绳管、踝侧穿绳管、限位穿绳管,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美利康医疗器械销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