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排放口过滤机构及洗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8014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7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排放口过滤机构及洗扫车,其中,污水排放口过滤机构包括滤网结构,所述滤网结构的顶部铰接在排污门的内侧面,在所述排污门关闭状态下,所述滤网结构能够挡住所述排污门上的污水排放口,在所述排污门向上打开的状态下,所述滤网结构由于铰接和自身重力作用能够与所述污水排放口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排污门密封锁闭状态时,滤网结构受自身重力作用及水压作用,竖直贴靠在排污门的内侧面上,盖在位于其后方的污水排放口上;在倾倒垃圾时,排污门解锁后被开启,滤网结构因自身重力作用依然保持竖直状态,即滤网结构的后侧面是开放的,因此,可方便直接清理滤网结构、排污门内壁及污水排放口上的附着垃圾;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卫洗扫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排放口过滤机构及洗扫车
技术介绍
洗扫车是一种专用路面作业车辆,一般是由汽车底盘改装而成,既可单独作为扫路车进行路面清扫抽吸作业;又可作为高压冲洗车进行路面冲洗抽吸作业;还可将路面清扫抽吸与高压冲水组合作为洗扫车使用,实现清扫、冲洗、抽吸的多种组合选择使用,具有转场速度快,适合于大面积、远距离清扫,常用于城市主干道、城乡结合部、高速公路的路面清扫作业。由于洗扫车和扫路车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带有高压水路系统,作业时主要是靠长排喷杆喷出的扇形高压水帘进行路面清洗,然后经吸嘴回收垃圾和污水,因此,其用于倾倒垃圾及污水的后门在关闭时,必须具有密封要求,以防止垃圾运输过程中的污水滴漏所造成的二次污染,洗扫车工作完毕后一般是开至垃圾集散地,先通过后门上的污水排放口将污水放出,然后再打开后门倾泻固体垃圾。由于洗扫车工作过程中回收的垃圾和污水是混装的,因此大片的纸片或塑料袋等垃圾极易堵塞污水排放口,一般在后门内壁上正对污水排放口的位置设置滤网等过滤机构,污水中大片的纸片或塑料袋等垃圾被过滤机构阻挡,污水可顺利经污水排放口流出。现有技术中大多直接将滤网等过滤机构安装在后门内壁上,由于污水较脏,垃圾易附着在过滤机构上,因此直接安装在后门内壁上的过滤机构清理附着垃圾时较困难,特另提过滤机构面向后门内壁的内侧面,清理干净非常困难;且由于过滤机构的阻挡,后门内壁上的污水排放口更不容易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污水排放口过滤机构及洗扫车,其中,污水排放口过滤机构清理方便,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排放口过滤机构,其包括滤网结构,所述滤网结构的顶部铰接在排污门的内侧面,在所述排污门关闭状态下,所述滤网结构能够挡住所述排污门上的污水排放口,在所述排污门向上打开的状态下,所述滤网结构由于铰接和自身重力作用能够与所述污水排放口分离。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滤网结构和所述排污门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锁紧/解锁结构,在所述排污门关闭状态下,所述滤网结构能够通过所述锁紧/解锁结构与所述排污门锁紧,在所述排污门向上打开的状态下,所述滤网结构能够通过所述锁紧/解锁结构与所述排污门解锁。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解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滤网结构上的卡扣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污门上的与所述卡扣结构相配合的卡槽结构。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滤网结构包括滤网支撑框和滤网,所述滤网支撑框的顶部与所述排污门铰接,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滤网支撑框内。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滤网通过可拆卸结构设置在所述滤网支撑框内。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滤网支撑框内的插口,所述滤网通过所述插口设置在所述滤网支撑框内。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滤网支撑框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滤网。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滤网的覆盖面积大于所述污水排放口的面积。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滤网结构通过连接耳板铰接在所述排污门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洗扫车,其包括垃圾箱箱体和设置在垃圾箱箱体上的排污门,所述排污门上设置有污水排放口,其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污水排放口过滤机构。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污水排放口过滤机构,由于其滤网结构的顶端铰接在排污门的内侧面上,因此,在排污门密封锁闭状态时,滤网结构受自身重力作用及水压作用,竖直状态贴靠在排污门的内侧面上,盖在位于其后方的污水排放口上,污水排放时,污水经滤网结构流入污水排放口,在后方被排出,大片的垃圾或塑料袋等可被阻挡在滤网结构的前方;在倾倒垃圾时,排污门解锁后被开启,即液压油缸顶出,牵引排污门绕其顶端的铰接中心旋转打开,此时滤网结构因自身重力作用依然保持竖直状态,滤网结构由于铰接和自身重力作用能够与污水排放口分离,即滤网结构的后侧面是开放的,因此,可方便直接清理滤网结构、排污门内壁及污水排放口上的附着垃圾;且本技术提供的污水排放口过滤机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污水排放口过滤机构在后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污水排放口过滤机构在后门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1-连接耳板;2_滤网支撑框;21_卡扣结构;22_插口 ;3-滤网;4_排污门;5-污水排放口 ;6_垃圾箱箱体;7_滤网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以下描述以污水排放口所在的方向为后方,滤网结构所在的方向为前方。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污水排放口过滤机构的示意性实施例,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污水排放口过滤机构包括滤网结构7,滤网结构7的顶部铰接在排污门4的内侧面上,在排污门4关闭状态下,滤网结构7能够挡住排污门4上的污水排放口 5,在排污门4向上打开的状态下,滤网结构7由于铰接和自身重力作用能够与污水排放口 5分离。上述示意性实施例中,滤网结构7的顶端铰接在排污门4的内侧面上,因此,在排污门4密封锁闭状态时,滤网结构7受自身重力作用及水压作用,竖直状态贴靠在排污门4的内侧面上,盖在位于其后方的污水排放口 5上,污水排放时,污水经滤网结构7流入污水排放口 5,在后方被排出,大片的垃圾或塑料袋等可被阻挡在滤网结构7的前方;在倾倒垃圾时,排污门4解锁后被开启,即排污门4在液压油缸的作用下,绕其顶端的铰接中心旋转打开,此时滤网结构7因自身重力作用依然保持竖直状态,即滤网结构7的后侧面是开放的,因此,可方便直接清理滤网结构7、排污门4内壁及污水排放口 5上的附着垃圾;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本技术提供的污水排放口过滤机构的示意性实施例中,由于滤网结构7在排污门4打开时位于倾倒方向的前方,为了防止在倾倒垃圾时垃圾掉落在滤网结构7上造成二次污染,滤网结构7上和排污门4上可以设置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排放口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网结构(7),所述滤网结构(7)的顶部铰接在排污门(4)的内侧面,在所述排污门(4)关闭状态下,所述滤网结构(7)能够挡住所述排污门(4)上的污水排放口(5),在所述排污门(4)向上打开的状态下,所述滤网结构(7)由于铰接和自身重力作用能够与所述污水排放口(5)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龙吕永洪张彦明韩笑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