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器及使用该温控器的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287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14:34
目前市场上带有加热功能的家电,如豆浆机、开水煲、料理机、电饭煲、饮水机、热水器等,为了防止加热过程中出现过热,损坏机器,一般都会在加热容器上设置温控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控器,包括外壳和外接端,所述外壳内设有静触头、动触头和双金属片,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动触头分别与所述外接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与被测温部件贴合的感温面,所述双金属片上设有呈平面状的感温平面,所述感温平面与所述感温面贴合,所述双金属片感温后形变,进而控制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动触头的接触或者分离。双金属片上设置感温平面,增大了接触面积,提高响应速度,避免过热损坏机器。另外,在动作可靠性、尺寸优化、防水性等方面亦有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控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对加热过程中出现过热异常快速响应的温控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带有加热功能的家电,如豆浆机、开水煲、料理机、电饭煲、饮水机、热水器等,为了防止加热过程中出现过热,损坏机器,一般都会在加热容器上设置温控器。现有的温控器,普遍采用双金属片方案,通过两层不同膨胀系数的材料复合而成的双金属片进行感温,然而由于双金属片材料、结构等的限制,使得温控器的响应时间较长,进而导致控制系统不能在指定的温度及时动作,在温度达到设定值的时候,由于其热惯性,温控器并未能在此温度点进行动作,这种响应时间越长,越容易造成加热装置过度运行时间的加长,无法准确及时的把握其感温温度到加热容器实际温度,从而导致发热装置的大量发热,高温情况下会造成食品加工机的损坏甚至引起火灾。尤其是随着目前加热装置的传热效率的提高,同时一些新型加热方式的广泛使用或者关注,比如碳纤维加热、厚膜加热、电磁加热等,其传热效率较一般加热方式有明显的提升,进一步对温控器的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温控器响应速度迟缓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温控器,包括外壳和外接端,所述外壳内设有静触头、动触头和双金属片,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动触头分别与所述外接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与被测温部件贴合的感温面,所述双金属片上设有呈平面状的感温平面,所述感温平面与所述感温面贴合,所述双金属片感温后形变,进而控制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动触头的接触或者分离。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还设有支架和动接触片,所述动接触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动触头位于所述动接触片的自由端,所述双金属片呈圆片状且整体向所述感温面拱起,所述感温平面位于所述双金属片的中心处,所述双金属片通过贯穿所述支架的推杆带动所述动接触片,进而控制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动触头的接触或者分离。进一步的,所述感温平面的直径为d,所述双金属片整体的直径为D,其中,1/4 ( d/D ( 2/3 ο进一步的,所述双金属片的边缘设有向所述感温面凸起的凸筋,所述凸筋的顶点至所述双金属片距离所述感温面最远一端的高度差为hl,所双金属片的中心处至所述双金属片距离所述感温面最远一端的高度差为h2,其中,hi < h2。进一步的,所述凸筋沿着所述双金属片的边缘连续分布;或者,所述凸筋为沿着所述双金属片的边缘均匀分布的至少三个凸点。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在所述双金属片的边缘的对位处设有向所述感温面凸起的钳位凸台,所述双金属片的边缘位于所述钳位凸台和所述感温面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双金属片设有对称切边,两侧切边间的距离与所述双金属片的直径之比至少为2/3。进一步的,所述外壳设有单一安装孔,所述温控器的其它部件通过所述安装孔装入所述外壳内并引出所述外接端,所述安装孔用密封胶封装。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有呈α角度设置的静接触片容纳腔和动接触片容纳腔,所述静接触片容纳腔内固定有静接触片,所述静触头位于所述静接触片上,所述动接触片位于所述动接触片容纳腔内,所述动接触片的自由端位于所述静接触片的上方,所述动接触片容纳腔上设有供所述推杆穿过的通孔,其中,10° < α <4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加热容器、加热装置和温控器,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温控器位于所述加热容器外侧,所述温控器和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通断,所述温控器为上述方案所述的温控器。本技术中,双金属片与外壳的感温面贴合处为呈平面状的感温平面,增大了传热接触面积,提高了传热效率,进而使得温控器能够快速响应,避免过热损坏机器。另外,双金属片边缘还设置凸筋,用以增加跳变后的行程,提高了温控器动作的可靠性。同时,在尺寸优化、防水性等方面亦有显著提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1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2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3 ;图5是图4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的双金属片的示意图1 ;图8是本技术的双金属片的示意图2 ;图9是本技术的双金属片实施例二的装配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双金属片实施例二的局部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双金属片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图5所示,一种温控器,包括外壳I和外接端2,外壳I上设有与被测温部件贴合的感温面11和单一安装孔12,外接端2用以与被控电路连接,可以是金属端子,也可以是导电线。温控器的其它部件通过安装孔12装入外壳I内并引出外接端2,安装孔12用密封胶封装,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外壳I内设有支架5、静触头411和动触头421,静触头411位于静接触片41的一端,静接触片41的另一端通过铆钉等固定在支架5上,铆钉可以同时固定外接端2,动接触片42的一端及其相应的外接端2以同样的方式固定于支架5上,动触头421即为动接触片42的自由端。另外,出于减少部件数量、提高装配的便捷性以及电连接的可靠性等方面考虑,外接端还可以是与静接触片和/或动接触片一体的结构。静接触片41与动接触片42间呈一定角度布置,使得温控器整体的结构更加紧凑,各个方向的尺寸得到合理的设置,本实施例中,两者间的角度为10-45°,一方面,保证了两者固定端连接的外接端间的安全距离,另一方面,使得温控器整体的尺寸较小。另外,为了保证静接触片和动接触片设置的可靠性,防止装配不到位,使得静触头和动触头间接触不可靠而出现温控器失效甚至打火的风险,可以采用两个铆钉或者其它两点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值得一提的是,还可以在支架5设置静接触片41与动接触片42相应位置处设置静接触片容纳腔与动接触片容纳腔,即使两者仅有一端固定,依然能保证两者装配时不发生转动,与其它方式相比该实施方式装配更便捷,也不必考虑两点固定带来的尺寸增大的问题。支架5的另一侧设有双金属片3,双金属片3上设有感温平面31,感温平面31和外壳的感温面11的内侧贴合,被测温部件的热量通过感温面11后传递至感温平面31,由两层不同膨胀系数的材料复合而成的双金属片3感温后发生跳变,带动穿过支架5的推杆7,进而顶动动接触片42,使得动触头421和静触头411分离,电路断开。当然,也可以是初始状态为动触头和静触头分离,双金属片感温后发生跳变,顶动动接触片,进而使得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其中,动接触片42和推杆7接触处设有凸起422,该凸起结构的设置可以保证推杆7在顶动动接触片42时一直与之保持点接触,受力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保持一致,避免推杆7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一致而造成推杆7与位于支架5上的供推杆穿过的通孔的侧壁发生挤压而形成阻力,影响温控器动作。另外,现有的温控器的双金属片在装配腔内上下方向一般为间隙配合,该结构好处在于非工作状态下双金属片不受力,缺点是当温控器感温面朝上装配时,双金属片因重力作用与外壳的感温面分开,此时将利用空气传热进行动作,动作灵敏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控器,包括外壳和外接端,所述外壳内设有静触头、动触头和双金属片,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动触头分别与所述外接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与被测温部件贴合的感温面,所述双金属片上设有呈平面状的感温平面,所述感温平面与所述感温面贴合,所述双金属片感温后形变,进而控制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动触头的接触或者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田洪波曹郑刘生平董希光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